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以为然(不以為然)  拼音:bù yǐ wéi rán
不认为是这样。表示不同意。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四:「宣和初,徽宗有意征辽,蔡元长、郑达夫不以为然。」《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到底也没有一个人说一句閒话,并没有半点不以为然的意思。」
《國語辭典》:百无一是(百無一是)  拼音:bǎi wú yī shì
形容能力太差,错误连连。如:「最近不知如何?做起事来百无一是。」
《漢語大詞典》:攧扑不破(攧撲不破)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宋 张载 张子语录·后录下:“ 伊川 ‘性即理也’, 横渠 ‘心统性情’,二句攧扑不破。” 宋 朱熹 《答陆子美书》:“所説许多道理,条贯脉络,井井不乱,只今便在目前,而亘古亘今,攧扑不破。”
《國語辭典》:从善如流(從善如流)  拼音:cóng shàn rú liú
比喻乐于接受善意的劝导。《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宜哉!」《晋书。卷六二。祖逖传》:「且好学不倦,从善如流。」也作「从善若流」。
《國語辭典》:错觉(錯覺)  拼音:cuò jué
个体的知觉经验与外在刺激的物理特徵不一致的现象。如两个相同大小的圆,第一个圆旁边围绕一圈较小的圆,第二个圆旁边围绕一圈较大的圆,这时第一个圆看起来会比第二个圆大。
《國語辭典》:弃旧图新(棄舊圖新)  拼音:qì jiù tú xīn
抛弃过去错误,重新找到正确的新方向。如:「他终于浪子回头,弃旧图新,不再留恋声色场所。」
《國語辭典》:似是而非  拼音:sì shì ér fēi
语本《孟子。尽心下》:「恶似而非者。」表面相似而实际上却不然。汉。王充《论衡。死伪》:「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
《國語辭典》:实事求是(實事求是)  拼音:shí shì qiú shì
1.做事切实,力求真确。《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2.按照实际情况,确实办事。《官场现形记》第七回:「老弟肚里实在博学,但上头的意思是要实事求是。你的文章固然很好,然而空话太多。」
《國語辭典》:舍己从人(舍己從人)  拼音:shě jǐ cóng rén
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而尊从他人。《书经。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也作「舍己就人」、「舍己从人」。
《國語辭典》:舍己从人(捨己從人)  拼音:shě jǐ cóng rén
放弃己见,听从他人。也作「舍己从人」、「舍己就人」。
《國語辭典》:审查(審查)  拼音:shěn chá
详细勘验检查。如:「审查法案」、「中小学教科书需由教育部审查通过,才能发行。」也作「审察」。
《國語辭典》:是是非非  拼音:shì shì fēi fēi
1.确定对的,否定错的。指能明辨是非对错。《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2.各种是非纷争。《孤本元明杂剧。冲漠子。第二折》:「猿也你再休向灵台寄迹,马也再休向黄庭伏枥,再休管是是非非。」《群音类选。卷六。清腔类。北新水令。自怜愁病度春秋曲》:「乐事成愁,好事成羞,更落得是是非非,断送人唧唧啾啾。」
《國語辭典》:群众路线(群眾路線)  拼音:qún zhòng lù xiàn
一种政治手段。为争取个人或团体的利益,假手于群众,藉群众的力量以达成目的。如:「他专走群众路线,以达成个人的目的。」
《漢語大詞典》:碻当(碻當)
正确恰当。 黄远庸 《记盐政计画》:“本部所定计画,亦未敢信为碻当,仍应派员分赴各省实地调查。”参见“ 确当 ”。
分類:正确恰当
《國語辭典》:确当(確當)  拼音:què dàng
正确、适当。如:「这篇报导对当前时事分析得很确当。」
《國語辭典》:确当(確當)  拼音:què dàng
正确、适当。如:「这篇报导对当前时事分析得很确当。」
《漢語大詞典》:假报告
不正确的报告。例如:在所得税空白表格上做的假报告。
分類:正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