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
词典
1
分类词汇
8
词典
正楷
《國語辭典》:
正楷
拼音:
zhèng kǎi
汉字字体的一种。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称为「正楷」。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现在。也称为「楷书」。
分類:
正楷
楷书
汉字
字体
《國語辭典》:
楷书(楷書)
拼音:
kǎi shū
1.一种汉字书体。初指笔画平直,端正工整的字体,唐宋以后专指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正体书法。与隶书的主要区别为省略尾部的挑笔。约起源于后汉,至魏完备成体,通行至今。也称为「真书」、「真字」、「正楷」、「正书」。
2.以楷隶誊抄文字的官吏。起自晋代。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故事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录净而已。」
分類:
楷书
字书
书体
正书
真书
正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