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
词典
2
分类词汇
10
佛典
1
分类词汇
圆觉
成道
妙果
道果
圣僧
圣果
得果
上果
果位
辟支果
《漢語大詞典》:
圆觉(圓覺)
佛教语。指佛家修成圆满正果的灵觉之道。 南朝 梁元帝
《扬州梁安寺碑序》
:“旃檀散馥,无復圆觉之风。” 宋
曾慥
《
类说·佛书杂说·无漏法门
》
:“人弗为恶,通乎昼夜之道,而即所谓圆觉也。”
《
红楼梦
》
第一二○回:“方知 石兄 下凡一次,磨出光明,修成圆觉,也可谓无復遗憾了!”
分類:
佛教语
佛家
家修
修成
圆满
正果
《國語辭典》:
成道
拼音:
chéng dào
修行成佛。《后汉书。卷三○下。襄楷传》:「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八。木篇》:「菩提树,出摩伽陀国,在摩诃菩提寺,盖释迦如来成道时树,一名思惟树。」
分類:
成道
成佛
领会
佛道
正果
《國語辭典》:
妙果
拼音:
miào guǒ
修行者的心灵达到的殊胜境界。《法集经》卷四:「善男子!譬如一切草木丛林,依地为根本;如是一切世间、出世间妙果,依戒为根本。」
分類:
佛教语
佛果
正果
《國語辭典》:
道果
拼音:
dào guǒ
宗教上的修行方法和成就。《西游记》第一回:「毕竟不知向后修些甚么道果?」
分類:
佛道
正果
《國語辭典》:
圣僧(聖僧)
拼音:
shèng sēng
佛教用语:(1)佛教称由悟道的出家人所组成的团体。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八:「于一切圣僧不坏信。」(2)禅林僧堂中央所安置的佛弟子像,如舍利弗、目犍连等。(3)尊称精通佛法、悟得大道的高僧。《西游记》第二七回:「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
分類:
圣僧
佛教
白杨
杨梅
正果
高僧
《國語辭典》:
圣果(聖果)
拼音:
shèng guǒ
佛教用语:(1)指證得阿罗汉的境界。《大集法门经。卷上》:「诸苾刍,汝今当知,我等诸声闻大众,皆是离尘清净心者,现證诸法,善能了知诸出离道要,各各已得所證圣果。」(2)指證得见道位以上的境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七一:「有圣道,有修圣道,由斯得有圣果差别。」
分類:
佛教语
佛教
正果
修行
行所
圆满
境界
《國語辭典》:
得果
拼音:
dé guǒ
1.收穫果实。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诗:「种园得果尽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2.佛家用语。指修得正果。《南史。卷二五。列传。到彦之》:「及卒,颜色如恒,手屈二指,即佛道所云得果也。」
分類:
佛教语
收获
果实
学佛
证悟
正果
《漢語大詞典》:
上果
(1).亦作“ 上菓 ”。精美的果品。 汉
班固
《
汉武帝内传
》
:“ 王母 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 明
汤显祖
《匡山馆赋为友人豫章胡孟弢作》
:“朝飢则 平湖 上菓,瞑暗则 弥山 佛灯。”
(2).佛家语。犹言正果。 北齐
魏收
《缮写三部一切经愿文》
:“用此功德,心若虚空;以平等施,无思不洽;藉我愿力,同登上果。”
分類:
佛家
佛家语
家语
正果
精美
果品
《漢語大詞典》:
果位
佛教名词。谓修行得道已证正果之位。与“因位”对言。 宋
蔡绦
《
铁围山丛谈
》
卷五:“今人动自负道家真伯, 释氏 果位,恐悉过矣,得不勉旃!”
《初刻拍案惊奇》
卷二八:“今生更復勤修精进,直当超脱玄门,上证大觉,后来果位,当胜前生,这是正理。” 清
魏源
《
圣武记
》
卷五:“且於 宗喀巴 微行解衣时,见有山神奉衣护卫,知已证果位,遂共礼拜称弟子。”
分類:
果位
佛教
佛教名词
教名
修行
得道
正果
《漢語大詞典》:
辟支果
佛教语。小乘二果之一。系通过缘觉乘修得的正果。后用以比喻诗歌中成就较低者。 宋
严羽
《
沧浪诗话·诗辩
》
:“论诗如论禪, 汉 、 魏 、 晋 与盛 唐 之诗,则第一义也。 大历 以还之诗,则小乘禪也,已落第二义矣。晚 唐 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 清
钱谦益
《〈唐诗英华〉序》
:“ 严氏 以禪喻诗,无知妄论,谓 汉 、 魏 、盛 唐 为第一义, 大历 为小乘禪,晚 唐 为声闻、辟支果,不知声闻、辟支即小乘也。”
分類:
佛教语
小乘
缘觉乘
正果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