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隋河间人。尹式族人。有隽才,名显于世。宇文化及江都之乱后,司马德戡欲袭化及自立,与正卿、赵行枢等谋,谋泄被杀。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
正卿名晋。以字行。颍川人。
李正卿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1—844 【介绍】: 唐扬州江都人,字肱。李邕孙。应进士未第。德宗贞元末,为泾原节度从事。宪宗元和初,因献赋而授松滋令,迁汜水令。元和末,程异荐为成都令。历陵、阆二州刺史、少府少监、邛州刺史、江陵少尹、安州刺史、司农少卿、卫尉少卿。复出为淄州刺史,迁绵州刺史。
赵君旨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6—834 【介绍】: 唐秦州天水人,字正卿。耽习儒训,尤好礼学。登三礼科高第,授右监门卫录事参军。历国子监助教、丞。文宗大和初,出宰陆浑、江陵二县,擢连州刺史,免。无何,朝廷立五经博士,诏拜国子监礼记博士,寻兼领石经事。
赵安易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0—1005 【介绍】: 宋洛阳人,字季和。赵普弟。太宗太平兴国中,历官监察御史、知兴元府;又拜宗正少卿、知定州。淳化中请铸大钱,以十当百,岁中才得三千缗,大有亏耗,众议喧然,遂罢。知襄、庐二州后归朝,就迁宗正卿。时属籍未备,奏请纂录,真宗咸平初,受命与梁周翰同事修纂。略涉书传,性强狠,好谈世务,然多疏阔不可用。晚岁进趋不已,时论嗤之。
全宋文·卷五三
赵安易(九三○——一○○五),字季和,幽州蓟(今北京)人,赵普弟。建隆初摄府州录事参军,再迁河南府推官。太平兴国中历华、邢二镇掌书记。拜监察御史、知兴元府,转殿中。九年起拜宗正少卿、知定州。后命按视北边事。历知襄、庐二州,就迁宗正卿。安易略涉书传,好谈事务,而疏阔不可用。曾请复井田之制,又屡言陵庙事。景德二年卒,年七十六。《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附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永福人,一名羽,字正卿。从朱熹学,后筑室龙门庵,讲道德性命之旨。尝为道南书院堂长。有《梅坞集》。
全宋文·卷六四五九
林学蒙,一名羽,字正卿,福州永福(今福建永福)人。受业于朱熹,聚徒讲学,不求仕进,乡人皆师尊之。著有《梅坞集》。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七,《宋元学案补遗》卷六九。
《漢語大詞典》:正卿
上卿。 春秋 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左传·文公七年:“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国语·晋语八:“ 晋 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於 晋 , 晋国 其谁不为子从?”史记·汲郑列传:“ 黯 ( 汲黯 )数质责 汤 ( 张汤 )於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
《漢語大詞典》:少卿
(1).官名。大卿的副职。左传·昭公三十年:“我先大夫 印段 实往,敝邑之少卿也。”
(2).官名。 北魏 太和 时所设官名, 北齐 时为正卿的副职、 隋 唐 至 清 亦沿置。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九、十。
(3).凫的别名。见《嫏嬛记》卷上引 宋 无名氏《采兰杂志》
《國語辭典》:宗师(宗師)  拼音:zōng shī
1.崇拜景仰,尊以为师。《汉书。卷三○。艺文志》:「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后汉书。卷五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谢弼》:「中直方正,为乡邑所宗师。」
2.为众所尊崇的学者。《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朱浮》:「寻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使孔圣之言传而不绝。」唐。颜真卿 尚书刑部侍郎孙逖文公集序:「夫然,信可谓人文之宗师,国风之哲匠者矣!」
3.明、清时对提督学政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次年,宗师田洪录科考,韩子文又得吴太守一力举荐,拔为前列。」《儒林外史》第三回:「正直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
4.职官名。汉置,掌管训导宗室子弟之事。《汉书。卷一二。平帝纪》:「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晋书。卷五九。列传。汝南王亮》:「时宗室殷盛,无相统摄,乃以亮为宗师,本官如故。」
《國語辭典》:国政(國政)  拼音:guó zhèng
国家的政事。《三国演义》第三回:「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
《國語辭典》:五大  拼音:wǔ dà
1.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等五种人。《左传。昭公十一年》:「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晋书。卷一二○。李特载记》:「传云五大不在边,将军起兵始尔,便遣李庠握强兵于外,愚窃惑焉。」
2.佛教用语。称地、水、火、风、空为「五大」。
3.指电视大学、业馀大学、职工大学、夜大学和函授大学的合称。
《漢語大詞典》:国卿(國卿)
诸侯的正卿。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国卿,君之贰也,民之主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鲁秋洁妇:“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参见“ 正卿 ”。
《漢語大詞典》:正卿
上卿。 春秋 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左传·文公七年:“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国语·晋语八:“ 晋 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於 晋 , 晋国 其谁不为子从?”史记·汲郑列传:“ 黯 ( 汲黯 )数质责 汤 ( 张汤 )於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
《漢語大詞典》:扶余(扶餘)
(1).古国名。位于 松花江 平原。 晋 太康 年间为 鲜卑族 慕容氏 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 南朝 宋 、 齐 间消亡。参阅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 扶餘国 。” 古直 《虬髯客》诗:“万丈红光海外起,坐拥 扶餘 作天子。”
(2).复姓。 唐 有司稼正卿 扶馀隆 。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乾封祭文》
《漢語大詞典》:鸿胪正(鴻臚正)
鸿胪寺长官鸿胪寺正卿的省称。 明 徐渭 《寿王鸿胪序》:“有一人焉,以明经用,乃考命,亦输国子,亟就謁,再得南鸿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