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艳曲(豔曲)
(1).爱情歌曲。《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晋 陶融 妻 陈氏 《筝赋》:“尔乃秘艳曲,卓砾殊异,周旋去留,千变万态。” 唐 李峤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诗:“飞花随蝶舞,艳曲伴鸎娇。”
(2).指内容和曲调淫荡的歌曲。 唐 李商隐 《杂纂·恶模样》:“对丈人丈母唱艳曲。”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凡艳曲淫词,皆不宜作。”
《國語辭典》:曲调(曲調)  拼音:qǔ diào
有组织进行的乐音。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漢語大詞典》:歌儿(歌兒)
歌童。史记·孝武本纪:“于是塞 南越 ,祷祠 泰一 、 后土 ,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鐘鼓五乐,歌儿数曹。”《水浒传》第七八回:“ 高俅 先发御营马出城,又选教坊司歌儿舞女三十餘人,随军消遣。”
歌曲。如:唱一支歌儿。
分類:歌曲
《國語辭典》:中吕(中呂)  拼音:zhōng lǚ
1.音乐上指十二律之第六律。也作「仲吕」。
2.词曲宫调的六宫之一。中吕所属曲牌,据九宫大成谱所载,包括北曲五十六支及南曲一百四十四支。
《漢語大詞典》:郢调(郢調)
指 楚 地的歌曲。 唐 王勃 《采莲赋》:“徘徊 郢 调,悽愴 燕 歌。”亦指高雅的曲调。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 琴 ]:‘恐污尊听,不敢胡弹。’[ 云 ]:‘何必太谦,愿闻 郢 调。’”
分類:歌曲高雅
《漢語大詞典》:歌章
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董逃歌》, 后汉 游童所作也。 后汉 有 董卓 作乱,率以逃亡,后人习之,以为歌章。”
《国语辞典》:间奏(间奏)  拼音:jiān zòu
泛指歌曲或独奏曲在主要乐段之间,所插入的音乐部分。
《漢語大詞典》:于蔿于
(1).歌曲名。为 唐 人 元德秀 所作。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 德秀 惟乐工数十人,联袂而歌《于蔿于》《于蔿于》, 德秀 所为歌也。” 唐 权德舆 《醉后戏赠苏九翛》诗:“劝君莫问 长安 路,且读 鲁山 《于蔿于》。”
(2).泛指歌曲。 宋 苏轼 《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折扬》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蔿于》。”
《漢語大詞典》:乐风(樂風)
指歌曲。山海经·大荒西经:“ 祝融 生 太子长琴 ,是处 榣山 ,始作乐风。” 郭璞 注:“创製乐风曲也。”《淮南子·说山训》:“欲学歌謳者必先徵羽乐风,欲美和者必先始於《阳阿》《采菱》。”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淮南子四》:“风者,歌曲之谓也……然则乐风即乐之歌曲也。”
分類:歌曲郭璞
《漢語大詞典》:遗讴(遺謳)
指古代留传下来的歌曲。 南朝 齐 王融 《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 燕 棠缺初雅, 郑 袞息遗謳。”
分類:留传歌曲
《漢語大詞典》:凡歌
指庸俗的歌曲。 唐 鱼玄机 《春情寄子安》诗:“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分類:庸俗歌曲
《漢語大詞典》:辽歌(遼歌)
指 辽 地的歌曲。
分類:歌曲
《漢語大詞典》:阕勾(闋勾)
借指歌曲。歌的首数叫阕,曲的调类之一叫勾。 景耀月 《无题》诗之三:“自谱闋勾成《河满》,亲填《别》《恨》授 江淹 。”按:《别》《恨》分别指 江淹 的《别赋》《恨赋》
分類:歌曲调类
《國語辭典》:玉树(玉樹)  拼音:yù shù
1.被雪覆盖的树。唐。李白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诗:「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2.神话传说中的仙树。《淮南子。地形》:「有神二人,连臂为帝,……,有玉树在赤水之上。」
3.如玉般的美树。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俺道您琼林玉树,却元是朽木枯株。」
4.比喻少年的材质或面貌美好。唐。杜甫 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翰林生得仪容俊雅,性格风流,所事在行,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谪仙,人中玉树。」
5.油加利的别名。参见「油加利」条。
《國語辭典》:阳春(陽春)  拼音:yáng chūn
1.温暖的春天。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西游记》第三七回:「又遇著阳春天气,红杏夭桃,开花绽蕊,家家士女,处处王孙,俱去游春赏玩。」
2.形容无添加物或配件。如:「阳春面」、「阳春车」。
3.称颂惠爱百姓的政治。参见「有脚阳春」条。
4.俗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
5.乐曲名。参见「阳春白雪」条。
《國語辭典》:阳春白雪(陽春白雪)  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
1.乐曲名:(1)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阳春〉和〈白雪〉是两首乐曲。(2)〈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琵琶大曲的代表作,其特点是综合文曲、武曲的表现手法和演奏风格。最早见于浦东派鞠士林传抄的琵琶谱,名为《六板》,其后发展成不同版本,后人称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新谱》、沈浩初《养正轩琵琶谱》整理的10段与12段乐谱为《大阳春》;汪煜庭所传的7段乐谱为《小阳春》。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阳春白雪〉是7段的《小阳春》。乐曲以活泼、新颖的旋律和稍快而有力的节奏,描绘大地回春、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2.书名:(1)宋赵闻礼撰,八卷,外集一卷。共搜录宋代不传之作品,约二百馀家。(2)元杨朝英编撰。全名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前后集各分五卷,词曲兼收,尤多元人散曲中的小令、套数。
3.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东周战国。宋玉 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