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唱和  拼音:chàng hè
1.唱歌时,互相应和。《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资治通鉴。卷二七二。后唐纪一。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谑浪。」
2.以诗词互相酬答。唐。张籍 哭元九少府诗:「閒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
3.互相呼应、配合。《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纪》:「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新唐书。卷一七四。列传。李宗闵》:「而宗闵中助多,先得进,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
《國語辭典》:高唱  拼音:gāo chàng
高声唱歌或大声喊叫。《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二三》:「臣闻绝节高唱,非凡耳所悲。」
《國語辭典》:度曲  拼音:dù qǔ
1.依曲调的节拍歌唱。汉。张衡〈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唐。杜甫〈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之二:「翠眉萦度曲,云鬓俨成行。」
2.制作乐曲。《汉书。卷九。元帝纪》:「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聊斋志异。卷二。林四娘》:「谈及音律,辄能剖悉宫商。公遂意其工于度曲。」
《國語辭典》:歌颂(歌頌)  拼音:gē sòng
以诗文来颂扬、赞美。唐。元结〈大唐中兴颂〉:「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若今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也作「歌诵」。
《國語辭典》:哀歌  拼音:āi gē
1.因哀伤而歌。《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六》:「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2.一种西洋诗歌的类型。多歌咏沉痛、悲哀的忧愁情思。
分類:悲伤歌唱
《國語辭典》:讴吟(謳吟)  拼音:ōu yín
歌唱吟咏。《汉书。卷一○○。叙传上》:「今民皆讴吟思汉,乡仰刘氏,已可知矣。」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诗官采言,乐盲被律。」
《國語辭典》:低唱  拼音:dī chàng
轻声细语的歌唱。如:「夜深人静时,他低唱著绿岛小夜曲,别有一番韵味。」
分類:轻柔歌唱
《漢語大詞典》:一唱
谓一声歌唱。 晋 陆机 《拟古诗·东城一何高》:“一唱万夫叹,再唱梁尘飞。” 唐 李白 《丁都护歌》:“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國語辭典》:雅歌  拼音:yǎ gē
1.歌唱雅诗。《后汉书。卷二○。祭遵传》:「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亦指高雅之歌。
2.旧约圣经中所收歌咏爱情的诗歌。相传为以色列王所罗门王所作。
《漢語大詞典》:歌笑
歌唱笑乐。 晋 王嘉 拾遗记·周:“此二人辩口丽词,巧善歌笑。”晋书·董景道传:“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弹琴歌笑以自娱。” 唐 杜甫 《水会渡》诗:“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分類:歌唱笑乐
《國語辭典》:和歌  拼音:hé gē
一种日本传统韵文。盛行于平安朝时代。今则专称节奏为五、七、五、七、七共三十一音的短歌形态之抒情诗。
《漢語大詞典》:和哥
见“ 和歌 ”。
分類:和哥
《國語辭典》:歌曲  拼音:gē qǔ
结合诗歌和乐曲,供人歌唱的作品。《儒林外史》第一回:「口里唱著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
《國語辭典》:清唱  拼音:qīng chàng
1.嘹亮的歌唱。晋。陆机〈棹歌行〉:「名讴激清唱,榜人纵棹歌。」唐。李白 苏台览古诗:「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2.一种戏曲的演唱形式。不穿戏服、不化妆,只唱曲而省去宾白。通常由一人独唱片段。《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清唱的,时供新调;修痒的,百般腾那。」《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况有一班女戏常远包在家中,投充来清唱龙阳,不离门内。」
3.没音乐伴奏的演唱称为「清唱」。
《國語辭典》:齐唱(齊唱)  拼音:qí chàng
1.众口齐一,同声而唱。《乐府诗集。卷四九。清商曲辞六。无名氏。青骢白马》:「齐唱可怜使人惑,昼夜怀欢何时忘。」
2.两位以上的歌唱者,不分声部按照同一旋律同时演唱,称为「齐唱」。
《國語辭典》:歌板  拼音:gē bǎn
乐器名,打击乐器。在歌唱时敲击作为节奏的拍板。由六块或九块长方形木板组成,双手合击板块出声。也称为「拍板」、「的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