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宪檄(憲檄)
旧时称上官所发檄文的敬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顷奉宪檄,安插垦荒官兵屯种,敢不澟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然犹恐以额外沙滩指为承粮熟地……诚有如宪檄之所驳者。”
《漢語大詞典》:谕檄(諭檄)
说明情况安定民心的公文。 宋 王安石 《送文学士倅邛州》诗:“时平无諭檄,不访 碧鸡 祥。”参见“ 諭蜀文 ”。
《漢語大詞典》:谕蜀文(諭蜀文)
汉 番阳 令 唐蒙 奉命赴 夜郎 ,途中,“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 武帝 乃使 司马相如 责 唐蒙 ,并草檄“喻告 巴蜀 民以非上意”。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諭蜀文”喻指安民告示。 元 陈孚 《交州使还感事》诗之二:“榻前未上征 辽 疏,囊底空留諭 蜀 文。”亦作“ 諭蜀书 ”。 明 张舍 《己亥秋月寄杨升庵》诗:“登楼莫作依 刘 赋,奉使曾传諭 蜀 书。”
《漢語大詞典》:檄定
谓奉檄征讨平定。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第念定鼎之初,王实统众入关,肃清京輦,檄定中原,前劳未可尽泯。”
分類:征讨平定
《漢語大詞典》:长檄(長檄)
(1).长牒。给行远路者以某种证明的文书。后汉书·安帝纪:“其各勑所部长吏,躬亲晓喻。若欲归本郡,在所为封长檄;不欲,勿强。” 李贤 注:“长檄犹今长牒也。”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元年:“ 青州 兵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 贾逵 曰:‘不可。’为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稟食。”
(2).长篇檄文。 元 张宪 《匡复府》诗:“ 扬州 都督开三府,十万强兵猛如虎。 骆生 长檄 魏生 谋,大义精忠照千古。”
《漢語大詞典》:笺檄(牋檄)
犹笺记。给上级官员的书札。后汉书·梁冀传:“百官迁召,皆先到 冀 门牋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
《漢語大詞典》:檄移
文体名。檄文、移文的并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顺命资移。”
《高级汉语词典》:檄委
用檄文晓谕、托咐
《骈字类编》:檄命
晋书葛洪传:洪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
《骈字类编》:檄试(檄试)
唐书史孝章传:魏博节度使李愬阅大将子弟籍于军,孝章愿以文署职。愬奇之,檄试都督府参军。
《漢語大詞典》:巡檄
巡行晓喻。明史·广西土司传一·柳州:“ 万历 元年, 洛容 知县 邵廷臣 以养归,主簿 谢漳 行县事。会上元夜,单骑巡檄山中。 僮 蛮 韦朝义 率 上油 、 古底 诸 僮 夜半出掠,逐 漳 ,追至城,杀 漳 ,夺县印去。”
分類:巡行晓喻
《漢語大詞典》:檄羽
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唐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诗:“草映翻营緑,花临檄羽飞。”参见“ 檄 ”。
《漢語大詞典》:章檄
奏章檄文等公文。 唐 白居易 《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初询以谋画,结舌不对;次强以章檄,絶笔不书。”
《高级汉语词典》:檄调
行檄调动
《漢語大詞典》:鱼檄(魚檄)
指鱼形檄牌。 明 张煌言 《挽华青甫明经》诗:“鱼檄纔传身已危,英魂烈骨任披离。”
分類:鱼形
《漢語大詞典》:暗檄
秘密文书。 唐 苏颋 《奉和马常侍寺中之作》:“河岳《阴符》启,星辰暗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