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裁模
犹模拟。 前蜀 杜光庭 《龙兴观御容院醮土地词》:“於是裁模世域,垂象人寰。 周穆 西归,拟层臺而结宇; 汉皇 南瞩,遵太一以疏基。”
分類:模拟
《漢語大詞典》:攀拟(攀擬)
犹模拟。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李攀龙》:“古乐府音节久亡,不可攀拟。”
分類:模拟
《漢語大詞典》:棿拟(棿擬)
模拟;比拟。棿,通“ 掜 ”。 汉 扬雄 《太玄·棿》:“棿,拟也,图象也,告其所由往也。维天肇降生民,使其貌动、口言、目视、耳听、心思,有法则成,无法则不成,诚有不威,棿拟之经。垂消为衣,襞幅为裳,衣裳之示,以示天下,棿拟之三八。” 范望 注:“準拟其事,取象而作之也。”
分類:模拟比拟
《國語辭典》:陶铸(陶鑄)  拼音:táo zhù
用土作胚模以铸造铜器。比喻造就人才。如:「这所大学陶铸出不少优秀的人才。」
《漢語大詞典》:赋形(賦形)
(1).谓赋予人或物以某种形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造化赋形,支体必双。” 清 俞蛟 梦厂杂著·蜰虫:“夫蜰虫与蚊蚋蚤蝨,赋形虽殊,其噬人肤血则一也。”
(2).谓模拟形体。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二:“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内召以后,更细意熨贴,因物赋形,无一字不稳愜。” 梁启超 《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自 罗马 解纽以后,而后之新民族,皆赋形于 罗马 。”
《国语辞典》:步虚声(步虚声)  拼音:bù xū shēng
一种道士诵经礼赞的腔调。传说是因模拟神仙的诵经声而来。《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陈思王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也。」
《國語辭典》:仿古  拼音:fǎng gǔ
摹仿古器物、古文字或古制度而成的器具、文物等。
《國語辭典》:比试(比試)  拼音:bǐ shi
1.较量高低。《薛仁贵征辽事略》:「有争功者臣与比试,无争者恁时挂印未迟。」《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操欲观武官比试弓箭。」
2.摆出某种动作、姿势。如:「他抡起大枪一比试,全场哗然。」
《漢語大詞典》:拟托(擬托)
见“ 拟託 ”。
《漢語大詞典》:杂拟(雜擬)
古诗诗体之一种。指各种模拟前人作品所写的诗。文选·诗·杂拟上 唐 刘良 注:“杂,谓非一类。拟,比也;比古志以明今情。”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序:“予有社内之因,故言别之日,爱缘瞥起,时也秋尽,咏 江淹 《杂拟》以送之。” 宋 苏轼 《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清 刘熙载 《艺概·诗概》:“﹝ 江文通 ﹞虽长於杂拟,於古人苍壮之作亦能肖吻,究非其本色耳。”
《漢語大詞典》:无声乐(無聲樂)
一种模拟乐器形状及演奏动作而不发声的游戏,俗以为酒令。 宋 郑厚 《艺圃折中》:“僕在童齔,与同队行笑令曰‘无声乐’。其令:以十数辈环立相视,笙簫鼓板杂部,各司其一。无其器,而有其状。其手之所指,口之所拟,身之所倚,足之所履,儼如其部之器,瞪目禁声,先笑者犯。” 清 翟灏 通俗编·俳优:“无声乐:按时俗每以此为酒令,以为一时俳谐,不料其亦本於古也。”
《國語辭典》:摇钱树(搖錢樹)  拼音:yáo qián shù
本为传说中的一棵宝树,树上布满钱财,一摇晃就会掉落下来。后喻指可以获取钱财的人或事物。《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别人家养的女儿便是摇钱树,千生万活。」《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这是个摇钱树,一摇一斗,十摇成石。」
《漢語大詞典》:说表
评弹演员叙述故事情节和模拟故事中人物口吻的说白。《光明日报》1982.12.20:“评弹的语言比较其他曲艺来得精练、细腻,特别是具备了说表的特点。”
《漢語大詞典》:拟水(擬水)
古代祭祀仪式中模拟盥洗的动作。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二十一年春二月,公还 鄴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临祭就洗,以手拟水而不盥。夫盥以洁为敬,未闻拟而不盥之礼。”
《國語辭典》:摹想  拼音:mó xiǎng
摹拟想像。如:「有些东西,如今不存在,只能用摹想的。」
分類:模拟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