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概 → 槩概”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概括承受  拼音:gài guā chéng shòu
法律上指即就他人之财产或营业全部承受其资产及负债谓之。
《國語辭典》:概括  拼音:gài guā
1.总括。如:「概括全部」、「概括其他」。
2.一种理则学上的归纳法。由分析若干事物得其共同性,推而界定其全类事物也都有此特性。
《漢語大詞典》:概念的概括
通过减少某一概念的内涵来扩大该概念的外延的方法。如在“专科词典”这一概念中减少“收录和解释专科词语”这一内涵,概念的外延就相应扩大而过渡到属概念“词典”。
《國語辭典》:范围(範圍)  拼音:fàn wéi
界限。《老残游记》第九回:「弄的朱夫子也出不了这个范围,只好据韩昌黎的原道去改孔子的论语。」
《漢語大詞典》:笼罩(籠罩)
(1).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吉当当,鎗和斧笼罩着身躯;扢挣挣,斧迎鎗几番烟燄举。” 茅盾 《子夜》一:“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 外白渡桥 的高耸的钢架。”
(2).超越;凌驾于其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屈平 联藻於日月, 宋玉 交彩於风云。观其艳説,则笼罩《雅》《颂》。”陈书·徐陵传论:“ 徐孝穆 挺五行之秀,稟天地之灵,聪明特达,笼罩今古。” 唐 康骈 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謐。文物之盛,笼罩 姬 汉 。”
(3).概括;统摄。朱子语类卷二七:“ 江西 学者偏要説甚自得,説甚一贯,看他意思只是拣一箇儱侗底説话,将来笼罩,其实理会这箇道理不得。”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话:“盖《文心》笼罩羣言,而诗品深从六艺。”
(4).控制;笼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孙兴公 ﹞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於斟酌时宜,笼罩当世,亦多不及。’”明史·王越传:“ 越 姿表奇伟……奬拔士类,笼罩豪俊,用财若流水,以故人乐为用。”
(5).谓擒拿,擒获。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钱尚父 始杀 董昌 ,奄有两 浙 ,得行其志,士人耻之。 吴侍郎 , 越州 萧山县 人,举进士,场中甚有声采……乃脱身西上。将及 苏 臺 界,回顾有紫綬者二人追之, 吴 谓必遭笼罩。”
《國語辭典》:总括(總括)  拼音:zǒng guā
包括一切。《后汉书。卷六○。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轶越三家,驰骋五帝,悉览休祥,总括群瑞。」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
《漢語大詞典》:函盖(函蓋)
包含;概括。 清 梁章钜 浪迹续谈·东西:“世俗通行之语但举东西,而不言南北者,东谓我儒之教,即 孔子 之东家某;西即彼教,谓西方之圣人;举此二端,足以函盖一切矣。”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虞书》文还是古诗言语的艺术之孑遗,不足以函盖近代文字的艺术。”
分類:包含概括
《國語辭典》:网络(網絡)  拼音:wǎng luò
1.网罗、搜求。《汉书。卷八三。朱博传》:「其治左冯翊,文理聪明殊不及薛宣,而多武谲,网络张设,少爱利,敢诛杀。」《文选。郭璞。江赋》:「网络群流,商搉涓浍。」
2.由若干电子元件组成的复杂电路。
3.各相关部门互相联系,密切配合的组织系统。
4.指网路。参见「网路」条。
《漢語大詞典》:该括(該括)
包罗;概括。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该括羣流,集成兹典,事以例分,义随理合。”张子语录·后录下:“弥纶天地,该括古今。” 林纾 《书黄生札记后》:“铭辞之体,义取该括。”
分類:包罗概括
《漢語大詞典》:总凡(總凡)
犹概括。 宋 宋祁 《〈庆历兵录〉序》:“披文指要,坐帷而判,盖简稽之决要,蒐乘之总凡。”
分類:概括
《國語辭典》:概观(概觀)  拼音:gài guān
大略的省察。如:「概观全局」。
分類:概况概括
《漢語大詞典》:笼圈(籠圈)
概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至於割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长怀序志,以驭羣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
分類:概括
《國語辭典》:综括(綜括)  拼音:zòng guā
统合总括。《新唐书。卷一○二。姚思廉传》:「思廉采谢炅、顾野王等诸家言,推究综括,为梁、陈二家史,以卒父业。」
分類:总括概括
《漢語大詞典》:隐栝(隱栝)
亦作“ 隐括 ”。
(1).用以矫正邪曲的器具。韩非子·难势:“夫弃隐栝之法,去度量之数,使 奚仲 为车,不能成一轮。” 王先慎 集解:“ 张榜 本、 赵 本‘栝’作‘括’。”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揉曲曰隐,正方曰栝。”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俗非 唐 虞 之时,而世非 许由 之民,而欲废法以治,是犹不用隐括斧斤,欲挠曲枉直也。” 郭沫若 《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木箭必待隐栝而后成为轮矢,人也必须加以人工然后才成为善人。”
(2).引申为标准、规范。 唐 长孙无忌 《进律疏议表》:“撰《律疏》三十卷,笔削已了,实三典之隐括,信百代之準绳。”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下:“虽中庸史官,皆可勉副绳墨,粗就隐括。”
(3).矫正,修正。后汉书·邓训传:“ 训 考量隐括。” 李贤 注引《孙卿子》:“拘木必待隐括蒸揉然后直。”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序》:“往者略依 胡母生 条例,多得其正,故遂隐括使就绳墨焉。” 徐彦 疏:“解云,隐谓隐审,括为检括,绳墨犹规矩也。”
(4).审度;查核。后汉书·邓训传:“ 建初 三年,拜 训 謁者,使监领其事。 训 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李贤 注:“隐审量括之也。”梁书·武帝纪上:“请自今选曹宜精隐括,依旧立簿,使冠履无爽,各实不违。”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五:“阁下宜勉数日之劳,躬往隐括而发之,裁其价以予民。”
(5).概括。儒林外史第一回回目:“説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评〈离骚〉底作者》:“但《离骚》里面的话分明被隐括着的。”
《漢語大詞典》:含盖(含蓋)
(1).笼罩覆盖。 北周 王褒 《咏雾应诏诗》:“带楼疑海气,含盖似浮云。”
(2).包括;概括。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上自 唐 虞 ,下至 秦穆 ,这儿所含盖的时期非常辽远。” 郭沫若 《断断集·社会发展阶段之再认识》:“大约在 马克思 的意识中,已觉得由古代 希伯来 传说所得来的概念不能含盖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