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8,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楼毅( 娄 常山公 )
楼龙儿
娄幼瑜( 楼 字 季玉 )
楼宝( 娄 字 道成 广宁县伯 )
朱粲(别称 迦楼罗王、楚帝 )
楼颖
楼子山
赵嘏(字 承祐、承佑 世称 赵倚楼、赵渭南 行第 二十二 )
苏舜钦(字 子美 号 沧浪翁 )
楼郁(字 子文 世称 西湖先生 )
楼光
楼常(字 权中 )
楼异(字 试可 世称 墨庄先生 )
楼炤(字 仲晖、仲晦 襄靖 )
其它辞典(续上)
楼惠明(字 智远 )楼毅( 娄 常山公 )
楼龙儿
娄幼瑜( 楼 字 季玉 )
楼宝( 娄 字 道成 广宁县伯 )
朱粲(别称 迦楼罗王、楚帝 )
楼颖
楼子山
赵嘏(字 承祐、承佑 世称 赵倚楼、赵渭南 行第 二十二 )
苏舜钦(字 子美 号 沧浪翁 )
楼郁(字 子文 世称 西湖先生 )
楼光
楼常(字 权中 )
楼异(字 试可 世称 墨庄先生 )
楼炤(字 仲晖、仲晦 襄靖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东阳太末人,字智远。立性贞固。有道术。居金华山,传禽兽毒螫者皆避之。宋明帝、齐高帝徵召皆不至。文惠太子在东宫,苦延方至,仍又辞归。齐武帝永明三年,自金华轻舟回丰安,旬日之间,唐寓之乱起,城陷,唯丰安独全,时人以为有先觉。齐武帝敕为立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7 【介绍】: 姓或作娄。北魏代人。楼伏连兄曾孙。历职内外,后迁殿中尚书,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以擒反人梁众保加侍中。后转都督凉河二州、鄯善镇诸军事、凉州刺史。尝谏孝文帝车驾南伐,未从。全后魏文·卷四十
毅,代人。历殿中尚书、散骑常侍,赐爵常山公。加安南将军,迁尚书右仆射,加侍中,后例降为侯。出为镇东将军、定州刺史,转凉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人。任安州都将。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库莫奚犯塞,龙儿击走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姓或作楼。南朝齐东阳太末人,字季玉。官至给事中。聚徒教授儒学,为临川王萧映所赏异。著《礼捃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姓或作娄。西魏代人,字道成。楼伏连曾孙。性淳朴,好读书,孝明帝时官至朔州刺史。曾参与镇压葛荣起事,被俘,变姓名匿于行伍。荣起事失败,逃归。孝庄帝时假员外散骑常侍,出使柔然。孝武帝时从入关,封广宁县伯。西魏文帝大统中累进仪同三司兼太子太傅。为人清简少言,守靖谦恭,颇为人敬。后行泾州事,卒于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1 【介绍】: 唐亳州城父人。隋炀帝大业中从军。后聚众,自称迦楼罗王,攻荆、沔、山南等地。自称楚帝,年号昌达。所部杨士林等起兵攻粲,诸州响应,粲兵败奔菊潭,乞降李渊。寻奔王世充。东都平,被斩洛水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天宝初为国子生,与芮挺章为友。挺章编成《国秀集》后,颖作序,述该集缘起与选诗之旨。又曾为傅翕《善慧大士语录》作序。亦能诗。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玄宗时与芮挺章同为国子生。天宝三载(744),芮挺章编成《国秀集》,楼颖为之序,阐明芮挺章编《国秀集》之缘起与宗旨。《全唐文》卷三五六以此序为芮挺章作,显误。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早有记载。事迹见《国秀集》目录、《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楼颖与李收有交往。开元时已有诗名,芮挺章选其诗5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5首。唐诗汇评
楼颖,生卒年不详。玄宗时与芮挺章同为国子生。天宝三载为芮挺章《国秀集》作序。《国秀集》收其诗五首,采入《全唐诗》。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山阳人,字承祐。武宗会昌中擢进士第。宣宗大中中官渭南尉。工诗,其诗瞻美而多兴味。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句,杜牧因呼之“赵倚楼”。卒年约四十余岁。有《渭南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6—852? 字承祐。排行二十二。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弱冠前后,曾北至塞上,继游浙东观察使元稹幕,盘桓数年,与幕僚卢简求结识。元稹移镇武昌,嘏乃往客宣城,为宣歙观察使沈传师之幕宾。与沈子询、从事杜牧友善。文宗大和六年(832)传师举嘏为乡贡进士,乃溯江、汉西入长安,次年省试落第,遂留寓长安。武宗会昌四年(844)登进士第。其间曾南至岭南循州。嘏家于浙西(今江苏镇江),往来浙西、长安间。宣宗大中六年(852)左右,入仕为渭南(今陕西渭南)尉,世称赵渭南。以后之行止及卒年均不可考。生平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七与一五、《唐诗纪事》卷五六、《唐才子传》卷七等。今人谭优学有《赵嘏行年考》。嘏诗题材狭窄,内容单薄。所抒发者,不外于大僚之赞颂,与僧道之往还,故园乡土之怀恋,流落不第之悲哀,以及友朋间之一般酬酢。嘏诗以七律之造诣较为突出。清圆熟练,时有警句。不假雕饰,落去铅华。圆熟而不失于油滑,幽远而不至于晦涩。有“自然英旨”之美。其《早秋》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杜牧目嘏为“赵倚楼”。近人段朝端校补《渭南诗集》2卷,补遗1卷。收入《楚州丛书》。谭优学有《赵嘏诗注》。《全唐诗》存赵嘏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5首,断句7。唐诗汇评
起嘏,生卒年不详,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大和、开成中,南游淮南、吴越,寓居宛陵,干谒元稹、沈传师等,与卢弘止、沈述师、杜牧等交游唱和。会昌四年(844),登进士第,归山阳。大中中任渭南尉,卒,人称“赵渭南”。嘏工诗,其《长安狄望》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为杜牧激赏,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后者尚列存于敦煌遗书中。《全唐诗》编诗二卷。全唐诗补逸
赵嘏字承佑,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作品评论
对床夜语
赵嘏、刘沧七言,间类许浑,但不得其全耳。吴礼部诗话
赵嘏多警句,能为律诗,盖小才也。唐音癸签
赵渭南才笔欲横,故五字即窘,而七字能拓。蘸毫浓,揭响满,为稳于牧之,厚于用晦。若加以清英,砭其肥痴,取冠晚调不难矣。为惜“倚楼”,只句摘赏,掩其平生。《诗源辨体》
赵嘏七言律……声皆浏亮,语皆俊逸,亦晚唐一家。《唐诗归折衷》
嘏虽举进士,尉渭南,而烟霞性成,故其诗曰:“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出世之情,累见乎词,非可强效以欺人也。一瓢诗话
赵承祐除“倚楼”之外,尽多佳句,于此偶然得名。《退馀丛话》
赵倚楼诗于斜中见整,极参差出没之妙。视同时雕镂涂泽,以华丽为工者,倜乎远矣。石洲诗话
赵嘏瓦七绝,亦皆清迥,许之匹也。《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承祐七律,清丽挺拔,较胜飞卿。《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承佑诗,七言最多。七律八十馀篇,独五律寥寥。虽性有偏好,亦散轶耳。昔人称其诗赡美多兴味,余谓五言风格尤绝近水部。断为及门第一人。《东目馆诗见》
赵嘏少古体。其七律七律,词多散漫,唯五律遒劲。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王勃、沈侄期,发声清润而入格未遒。七律为多,则当时之体也。有如“长笛一声人倚楼”、“蒹葭霜冷雁初飞”,神韵清超,不虚名下。《昔昔盐》下二篇,仿梁陈赋得之体,夫其诗派所宗,亦于兹可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8—1049 【介绍】: 宋绵州盐泉人,字子美,号沧浪翁。苏舜元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少有大志,当天圣中,学者为文多病偶对,独其与穆修好为古文歌诗,一时豪杰多从之游。初以父荫补官,累迁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其才,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杜衍与仲淹主新政,多遭谗陷,舜钦坐售故纸钱召妓乐会宾客除名。流寓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以自适。工诗文,其体豪放,时发愤于歌诗中。又善草书,每酣酒落笔,为时人所传。后为湖州长史卒。有《苏学士集》全宋诗
苏舜钦(一○○八~一○四九),字子美,原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自曾祖起移家开封(今属河南)。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进士(《隆平集》卷六),历任蒙城、长垣县令,入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时杜衍、富弼、范仲淹执政,主持“庆历新政”。苏舜钦为杜衍婿,因进奏院祠神,以出售废纸公钱宴会,为人所劾,以监守自盗罪削职为民,闲居苏州。后复为湖州长史,庆历八年(一○四八)十二月卒(《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一《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年四十一。有《苏学士文集》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苏舜钦诗,以沈文倬点校《苏舜钦集》为底本。沈氏点校本以清康熙中宋荦校定徐惇复刊印本为底本,曾参校清黄丕烈过录何焯校本(简称黄本)、陈乃乾过录何焯校本(简称陈本)、清光绪中李星根等重编校刊十卷本(简称李本)、黄丕烈过录顾广圻校记(简称顾校)、陈乃乾过录钱泰吉校记(简称钱校)等。此次据《全宋诗》体例,对底本校语作若干删节、调整,并据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苏学士集》(简称四库本)予以补正。辑录所得集外诗,另编一卷词学图录
苏舜钦(1008-1048) 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苏易简孙。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庆历革新,见嫉于守旧党,罢职闲居苏州。后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病故。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有词见《花庵词选》。全宋文·卷八七四
苏舜钦(一○○八——一○四八),字子美,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舜元弟。少慷慨有大志,以父荫补太庙斋郎,调荥阳县尉。景祐元年举进士中第,改光禄寺主簿,知蒙城县。丁父忧,居丧于长安。服除,知长垣县,迁大理评事,监在京店宅务。庆历四年,以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以岳父杜衍与仲淹、富弼主新政,为人倾陷,坐用鬻故纸公钱召 妓乐会宾客被劾除名。寓居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益读书,时发愤懑于诗文。八年,复官为湖州长史,同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一。诗文豪健,善草书。有集十六卷。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一《苏君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二《文苑传》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奉化人,字子文。世以财力雄于乡。仁宗庆历间,为县、郡学教授。皇祐五年登进士,调庐江县主簿。授大理评事致仕。后又主郡学,前后凡三十余年,门人甚众。学者称西湖先生。有遗集。全宋诗
楼郁,字子文,由奉化徙居鄞县(今浙江宁波)。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调舒州庐江主簿。赠正议大夫(《深宁文钞摭馀录》卷一《城南楼先生传》)。有集三十卷(《宝庆四明志》卷八),已佚。事见《攻愧集》卷八五《高祖先生事略》。全宋文·卷一○七六
楼郁,字子文,其先婺人,后居奉化,徙居鄞(今浙江宁波)。以财雄于乡里,以古学为乡里所重。庆历中州县立学,掌教县庠者数年,郡学寻又延请至十馀年。登皇祐五年进士第,调舒州庐江主簿,禄不及亲,不欲出官。以继母无以养,弟妹未成立,遂致仕,授大理评事归。又主郡庠十馀年。为州县士子师,前后凡三十馀年,成就一时人物甚众。为四明五先生之一,学者称西湖先生。有遗集三十卷。见楼钥《高祖先生事略》(《攻愧集》卷八五),王应麟《城南楼先生传》(《深宁文钞》卷一),《四明志》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楼常,字权中,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哲宗绍圣间知兴化府(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三五)。元符三年(一一○○),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事见《甬上宋元诗略》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 【介绍】: 宋明州奉化人,徙居鄞县,字试可。楼郁孙。神宗元丰八年进士。调汾州司理参军。迁大宗正丞,度支员外郎。以养亲求知泗州,复为左司郎中、鸿胪卿。徽宗政和末,知随州、明州,屡治湖为田,以增岁粮,但湖水尽泄,自是苦旱,乡人怨之。方腊起事时,以善理城戍,进徽猷阁直学士,知平江府。全宋诗
楼异(?~一一二三),字试可,人称墨庄先生(清同治《鄞县志》卷二六引《义田庄记》),奉化(今属浙江)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宝庆四明志》卷一○)。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知登封县(《攻愧集》卷七六《跋先大父嵩岳图》)。后除直秘阁,知秀州。徽宗政和七年(一一一七),知随州,入辞,改知明州(同上书卷七三《跋陈进道所藏杜祁公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知平江府(明洪武《苏州府志》卷一九)。五年,卒,赠太师、齐国公(《跋先大父嵩岳图》)。《宋史》卷三五四有传。今录诗二十四首。全宋文·卷二七七三
楼异(?——一一二三),字试可,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钥祖父。元丰八年进士。绍圣元年任汾州灵石县令,调汾州司理参军,历大宗正丞、度支员外郎、吏部左司郎中、太府鸿胪卿。除直秘阁、知秀州。政和末徙知随州、明州。宣和初为徽猷阁直学士、知平江府。宣和五年卒,累赠太师齐国公。见楼钥《跋先大父嵩岳图》(《攻愧集》卷七六),《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三。《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60 【介绍】: 宋婺州永康人,字仲晖,一作仲晦。徽宗政和五年进士。调大名府户曹。依附蔡京。高宗在建康,劝帝量力而为,可保淮南则保,不可保则退长江以南。绍兴七年,除中书舍人,迁给事中。九年,以签书枢密院事检视东京,复宣谕陕西。颇妄自尊大,以好货失将士心。十四年,再除签书柩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被劾。二十六年,起知宣州,后徙广州,未行而卒。谥襄靖。全宋诗
楼炤(一○八八~一一六○),字仲晖,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为左司员外郎,寻迁殿中侍御史。七年,出知温州,未几除中书舍人,寻迁给事中兼直学士院。九年,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签书枢密院事使陕西。十四年,除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被劾罢,提举江州太平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一)。二十六年,起知宣州(同上书卷一七一)。二十九年,徙广州(同上书卷一八三)。三十年卒(同上书卷一八四),年七十三。《宋史》卷三八○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九二四
楼炤(一○八八——一一六○),又作「楼照」,字仲晖,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政和五年进士,调大名府户曹,累迁尚书考功员外郎。绍兴间,历左司员外郎兼权太常少卿、殿中侍御史、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兼直学士院,擢翰林学士、兼侍读。九年三月,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继又奉命宣谕陕西。丁父忧罢任。十二年,知绍兴府。十四年,再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被劾与祠。二十六年,知宣州。绍兴三十年卒,年七十三,谥襄靖。见《宋史》卷三八○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