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2,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楚沐猴
南公楚
平楚狱
七德
千金聘楚
翘楚
隐榆谏楚
三休
射兕云梦
孙楚
亡羊补牢
王子思归
为我楚舞
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悬旌
典故   
咸阳三月火
 
楚沐猴
 
咸阳一火
 
冠服衣猿狙
 
沐猴冠带
 
沐猴自笑
 
冠沐猿
  
沐猴不冠
 
项籍屠国
 
相关人物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汉书》卷四十五《伍被传》
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为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简释

楚沐猴:喻徒有其表之人。宋苏轼《代书答梁先》:“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

沐猴冠:喻徒有其表。目光短浅之人。宋苏拭《锦溪》:“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


例句

不独凄凉眼前事,咸阳一火便成原。 吴融 废宅

国为项籍屠,君同华元戮。 张九龄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李白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沐猴本不冠,未是谋生错。 皮日休 初夏游楞伽精舍

典故
南公楚

相关人物
南公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00~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曰:「楚人也,善言阴阳。」骃案:文颖曰「南方老人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虞喜《志林》云:「南公者,道士,识废兴之数,知亡秦者必于楚。」《汉书·艺文志》云:「南公十三篇,六国时人,在阴阳家流。」
典故
平楚狱

相关人物
寒朗
 
楚王英


《后汉书》卷四十一《寒朗传》
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楚狱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之?」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邪?」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吏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以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啎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馀人。

典故
相关人物
楚王


《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
「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晋·杜预注「此武七德。」

例句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 李世民 执契静三边

典故
千金聘楚

相关人物
庄子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庄子〉~245~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典故

《诗经·周南·汉广》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东汉·郑玄笺:「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我欲刈取之。以喻众女皆贞絜,我又欲取其尤高絜者。」

例句

上国刈翘楚,才微甘陆沉。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

魏阙贲翘楚,此身长弃捐。 钱起 海畔秋思

典故
螳螂捕蝉
 
螳捕蝉
  
惊螳螂
 
伺螳螂
  
雀伺螳螂
 
挟丸子
 
隐榆谏楚

相关人物
孙叔敖
 
楚庄王


《韩诗外传》卷十第二十一章
楚庄王将兴师伐晋,告士大夫曰:「敢谏者死无赦。」孙叔敖曰:「臣闻:畏鞭箠之严,而不敢谏其父,非孝子也;惧斧钺之诛,而不敢谏其君,非忠臣也。」于是遂进谏曰:「臣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挟弹丸在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窟也。此皆言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非独昆虫众庶若此也,人主亦然。君今知贪彼之土,而乐其士卒。」国不怠,而晋国以宁,孙叔敖之力也。
《庄子集释》卷七上〈外篇·山木〉~695~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
《说苑》卷九〈正谏〉~278~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简释

雀伺螳螂:喻只瞻前而不顾后,或喻侵犯。五代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


例句

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蝉

典故
相关人物
楚王


汉·贾谊《新书》卷七《退让》
翟王使使至楚,楚王欲夸之,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楚王曰:「翟国亦有此台乎?」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茆茨弗剪,采椽弗刮。且翟王犹以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佚,翟国恶见此台也!」楚王愧。

例句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王维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龙骖驻六马,飞阁上三休。 虞世南 奉和至寿春应令

独此三休上,还伤千岁心。 褚亮 临高台

缀星罗百拱,缘汉转三休。 许敬宗 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

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 钱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典故
射兕云梦

相关人物
楚王


《战国策》卷十四〈楚策一·江乙说于安陵君〉~490~
于是,楚王游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嗥之声若雷霆,有狂兕牂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一发而殪。王抽旃旄而仰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

例句

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二十八

典故
孙楚

相关人物
孙楚

参考典故
参卿


《晋书》卷五十六〈孙楚列传〉~539~
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祖资,魏骠骑将军。父宏,南阳太守。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馀,始参镇东军事。

例句

陆机初入洛,孙楚又游吴。 储嗣宗 早春怀薛公裕

入幕知孙楚,披襟得郑侨。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

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 杜甫 寄杨五桂州谭

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勉哉孙楚吏,彩服正光辉。 贾至 送夏侯参军赴广州

典故 
相关人物
楚襄王
 
庄辛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556~
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例句

亡羊罢补牢,失意终无极。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典故
王子思归

相关人物
楚太子完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2393~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
《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
日穷于纪,岁将复始。逼迫危虑,端忧暮齿。践长乐之神皋,望宣平之贵里。渭水贯于天门,骊山回于地市。幕府大将军之爱客,丞相平津侯之待士。见钟鼎于金、张,闻弦歌于许、史。岂知灞陵夜猎,犹是故时将军;咸阳布衣,非独思归王子!

例句

王子思归日,长安已乱兵。 杜甫 送李卿晔

典故
为我楚舞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7~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典故
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五〈湖阴词〉
并序:「王敦举兵至湖阴,明帝微行,视其营伍。由是乐府有湖阴曲而亡其辞,因作而附之。」词云:「祖龙黄须珊瑚鞭,铁骢金面青连钱。虎髯拔剑欲成梦【虎须拔剑欲成梦】,日压贼营如血鲜。海旗风急惊眠起,甲重光摇照湖水。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五陵愁碧春萋萋,霸川玉马空中嘶。羽书如电入青琐,雪腕如槌催画鞞。白?天子金煌铓【白虬天子金煌铓】【白?天子金锽铓】【白虬天子金锽铓】,高临帝座回龙章。吴波不动楚山晚,花压兰干春昼长。」
典故
相关人物
楚威王


《战国策》卷十四《楚策一》
楚王曰:「……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例句

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 岑参 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 柳宗元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

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 权德舆 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旧

泪闻横吹落,心逐去旌悬。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國語辭典》:沐猴  拼音:mù hóu
猕猴的别名。参见「猕猴」条。
分類:沐猴猕猴
《漢語大詞典》:沐猴冠
同“ 沐猴而冠 ”。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
《國語辭典》:沐猴而冠  拼音:mù hóu ér guàn
沐猴,即猕猴。猴子学人戴上帽子,虽外表装扮得像人,却少了人的本质。比喻人徒具衣冠而不脱粗鄙本性。也用以讥讽人虚有其表,没有才能而窃据名位。《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伍被》:「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为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也作「木猴而冠」、「沐猴衣冠」、「沐猴冠冕」。
《漢語大詞典》:猴冠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人言 楚 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后以比喻不相称的官职。 宋 刘克庄 《解连环·甲子生日》词之二:“已发心懺悔,免去猴冠,卸下麟楦。”
《国语辞典》:衣冠沐猴  拼音:yī guān mù hóu
穿著衣服戴著帽子的猕猴。比喻人虚有仪表而不脱粗鄙本性。元。汪元亨〈朝天子。新诗吟兴浓〉曲:「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
《漢語大詞典》:七德
(1).指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 柳宗元 《柳州贺破东平表》:“五兵永戢,七德无亏。” 明 杨慎 《凤赋》:“览七德,律五音,通天祉,应地灵。”
(2).指文治的七种德行。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韦昭 注:“七德,谓尊贵至亲旧也。”
(3).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唐 皎然 诗式·诗有七德:“一识理,二高古,三典丽,四风流,五精神,六质干,七体裁。”
(4). 隋 唐 时舞名。又乐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请进舞《七德》,继之《九序》。”旧唐书·音乐志一:“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观者见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旧唐书·音乐志一:“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祇有两遍,名曰《七德》。”参见“ 七德舞 ”。
《漢語大詞典》:七德舞
唐 舞名。 唐 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 贞观 七年 太宗 制《破阵乐舞图》,后令 魏徵 、 虞世南 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七德舞,七德歌,传自 武德 至 元和 。”旧唐书·音乐志一:“ 贞观 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阵》之曲……其后令 魏徵 、 虞世南 、 褚亮 、 李百药 改制歌辞,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焉。”
《國語辭典》:翘楚(翹楚)  拼音:qiáo chǔ
荆树丛中最高拔的树。语本《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比喻特出的人才。《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臧三哥尊字蓼斋,是小侄这学里翘楚。」也作「翘秀」、「翘材」。
《漢語大詞典》:隐榆(隱榆)
《韩诗外传》卷十:“ 楚庄王 将兴师伐 晋 ……﹝ 孙叔敖 ﹞进諫曰:‘臣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蜋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蜋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蜋,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后以“隐榆”指“螳蜋捕蝉,黄雀在后”之事。 唐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州毛司马秋九咏·秋蝉》:“隐榆非諫 楚 ,噪柳异悲 潘 。”参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漢語大詞典》:黄雀哀
战国策·楚策四:“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已!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於公子之手。”后以“黄雀哀”指追求逸乐而不知祸之将至。
《漢語大詞典》:三休
(1). 汉 贾谊 新书·退让:“ 翟王 使使至 楚 , 楚王 欲夸之,故饗客於 章华 之臺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后因以“三休”为登高之典。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宫室》:“步三休而未半,途中宿而方迷。” 唐 颜真卿 《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百里而遥,四山不逼;三休而上,十地方超。”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人八咏·宝峰亭》:“今闻 宝峰 上,縹緲陵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2). 唐 司空图 晚年以足疾乞退,居 中条山 王官谷 ,筑亭名“三休”。作文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盖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耄且聵三宜休。又少而惰,长而率,老而迂,是三者非济时之用,又宜休也。”见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后因以“三休”为退隐之典。 清 钱谦益 《夏日偕朱子暇憩耦耕堂》诗之三:“他年终作三休侣,乘兴先为结隐期。”
(3).指 三国 魏 金尚 (字 元休 )、 第五巡 (字 文休 )、 韦端 (字 甫休 )三人。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布 自称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元休 名 尚 , 京兆 人。 尚 与同郡 韦甫休 、 第五文休 ,俱著名,号为‘三休’。”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休:“ 金尚 元休 , 第五巡 文休 , 韦端 甫休 ,号‘京兆三休’。”
(4).犹三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红娘 覷了吃地笑,俺骨子不曾移动脚,这急性的郎君三休饭饱。”
《國語辭典》:亡羊补牢(亡羊補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丢失了羊,就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比喻犯错后及时更正,尚能补救。宋。陆游 秋兴诗五首之三:「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二。徐州》:「要之是举必当亟行。若遇有事更张,不免亡羊补牢矣。」
《國語辭典》:亡羊  拼音:wáng yáng
臧、谷二人一起牧羊,臧因读书而丢失羊,谷因嬉戏而失掉羊的故事。典出《庄子。骈拇》。后比喻舍弃当做的事,而使得本业受到损失。宋。王安石〈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诗:「亡羊等残生,朽笑何足摺。」清。唐孙华〈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谷。」
《國語辭典》:亡羊补牢(亡羊補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丢失了羊,就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比喻犯错后及时更正,尚能补救。宋。陆游 秋兴诗五首之三:「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二。徐州》:「要之是举必当亟行。若遇有事更张,不免亡羊补牢矣。」
《國語辭典》:悬旌(懸旌)  拼音:xuán jīng
1.比喻心神不定。《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文选。张协。杂诗十首之七》:「羁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
2.比喻军队远行。《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荡定西陲,悬旌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