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楚王台(楚王臺)
(1).台名。即 阳台 。在 四川省 巫山县 ,相传为 楚襄王 梦遇神女处。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诗之一:“暂留 鱼復浦 ,同过 楚 王臺 。” 仇兆鳌 注引《寰宇记》:“ 楚宫 ,在 巫山县 西二百步 阳臺 古城内,即 襄王 所游之地。” 唐 岑参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诗:“城边 宋玉 宅,峡口 楚王臺 。” 清 高咏 《归舟作》诗:“ 江 上羣山拥髻螺, 楚王臺 畔榜人歌。”
(2).台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城内。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城内 楚王臺 设有军械局。”亦称“ 楚望臺 ”。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吴醒汉 等整队赴 楚望臺 ,补充子弹,佔领 蛇山 。”
(2).台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城内。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城内 楚王臺 设有军械局。”亦称“ 楚望臺 ”。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吴醒汉 等整队赴 楚望臺 ,补充子弹,佔领 蛇山 。”
《漢語大詞典》:楚王萍
即 楚 江萍。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兰菊草堂》:“濩落情怀 庄子 瓠,浮沉踪跡 楚王 萍。”参见“ 楚江萍 ”。
《漢語大詞典》:楚江萍
《孔子家语·致思》载, 楚王 渡江,见物大如斗,圆而赤,取之,使人往 鲁 问 孔子 。 孔子 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霸者能获焉。”后因以“楚江萍”喻吉祥而罕见难得之物。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荣华贵少壮,岂食 楚 江萍!” 宋 梅尧臣 《答宣阗司理》诗:“便言 楚 江萍,光彩牟旭日。”亦省称“ 楚萍 ”。 唐 苏味道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风摇 蜀 柹下,日照 楚 萍开。” 唐 杜甫 《独坐》诗之一:“暖老思 燕 玉,充饥忆 楚 萍。”《宋史·乐志十三》:“舞佾方更进,朝阳上 楚 萍。”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序》:“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 楚 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 莒 鼎。”
《漢語大詞典》:楚王山
山名。原名 同孝山 。在今 徐州市 铜山县 境。因 汉 楚元王 刘交 葬此而得名。相传山上有 霸王 项羽 的点将台,俗又称 霸王山 。 宋 苏轼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诗之一:“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 楚王山 。”参阅《后汉书·郡国志三》“彭城” 刘昭 注引《北征记》。
《漢語大詞典》:楚子
(1).指 春秋 时 楚王 。因 楚 君始封为子爵,故称。《左传·昭公四年》:“ 楚子 问於 子产 曰:‘ 晋 其许我诸侯乎?’对曰:‘许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故 魏絳 讽君於 后羿 , 楚子 训民於‘在勤’。” 唐 张九龄 《郢城西北樊妃冢》诗:“ 楚子 初逞志, 樊妃 尝献箴。”
(2).指 楚 人; 楚 地。《汉书·高帝纪上》:“ 羽 ( 项羽 )使卒三万人从 汉王 , 楚 子、诸侯人之慕从者数万人,从 杜 南入 蚀中 。” 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 楚 子,犹言 楚 人也。” 唐 皎然 《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诗:“ 淮 上春草歇, 楚 子秋风生。”
(3).对人的贬称。《宋书·黄回传》:“ 回 拳捷果劲,勇力兼人,在 江 西与诸楚子相结,屡为劫盗。”《南史·陈伯之传》:“﹝ 伯之 ﹞年十三四,好著獭皮冠,带刺刀,候邻里稻熟,輒偷刈之。尝为田主所见,呵之曰:‘楚子莫动!’” 余嘉锡 《释伧楚》:“盖 南朝 以三 吴 为京畿,故自 春秋 时故 吴 地以外,皆谓之 楚 。及其用以称人,则又有贵贱之分。凡士大夫之有田舍气者,但笑其语音之‘楚’而已。至于閭里小人,田夫牧竖,少年轻剽勇悍者,皆谓之‘楚子’,乃甚贱之之词。”
(2).指 楚 人; 楚 地。《汉书·高帝纪上》:“ 羽 ( 项羽 )使卒三万人从 汉王 , 楚 子、诸侯人之慕从者数万人,从 杜 南入 蚀中 。” 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 楚 子,犹言 楚 人也。” 唐 皎然 《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诗:“ 淮 上春草歇, 楚 子秋风生。”
(3).对人的贬称。《宋书·黄回传》:“ 回 拳捷果劲,勇力兼人,在 江 西与诸楚子相结,屡为劫盗。”《南史·陈伯之传》:“﹝ 伯之 ﹞年十三四,好著獭皮冠,带刺刀,候邻里稻熟,輒偷刈之。尝为田主所见,呵之曰:‘楚子莫动!’” 余嘉锡 《释伧楚》:“盖 南朝 以三 吴 为京畿,故自 春秋 时故 吴 地以外,皆谓之 楚 。及其用以称人,则又有贵贱之分。凡士大夫之有田舍气者,但笑其语音之‘楚’而已。至于閭里小人,田夫牧竖,少年轻剽勇悍者,皆谓之‘楚子’,乃甚贱之之词。”
《國語辭典》:中正 拼音:zhōng zhèng
1.不偏不倚。《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宋。叶适 〈答少詹书〉:「轻鄙中正平易之论,而多为惊世骇俗绝高之语。」
2.正直。《管子。五辅》:「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东观汉记。卷一五。申屠刚传》:「性刚直中正,志节抗厉,常慕史䲡汲黯之为人。」
3.纯正。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4.职官名。秦末陈胜自立为楚王时所置,主掌纠察群臣的过失。《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5.三国魏开始立中正以区别人物出身的贵贱。参见「九品中正」条。《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唐语林。卷二。文学》:「中正,乡曲之表也。藻别人物,知其乡中贤愚出处。」
2.正直。《管子。五辅》:「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东观汉记。卷一五。申屠刚传》:「性刚直中正,志节抗厉,常慕史䲡汲黯之为人。」
3.纯正。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4.职官名。秦末陈胜自立为楚王时所置,主掌纠察群臣的过失。《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5.三国魏开始立中正以区别人物出身的贵贱。参见「九品中正」条。《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唐语林。卷二。文学》:「中正,乡曲之表也。藻别人物,知其乡中贤愚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