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职韵》:围棘(围棘)
春秋:成公三年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骈字类编》:棘木
礼记: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 汉书王尊传:上不得以功除罪。下不得蒙棘木之听。水经注:泗水南有夫子冢。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殖,故多诸异树,不生棘木刺草,今则无复遗条矣。苏轼三法求民情赋。圜土之内,听有狱正之良棘木之下议有九卿之详。
分类:棘木
《骈字类编》:棘矣
诗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笺》:棘,急也。
《骈字类编》:平棘
史记韩安国傅:安国为御史大夫,四岁馀。丞相田鼢死,安国行丞相事,奉引堕车,蹇。天子议置相,欲用安国,使使视之,蹇甚,乃更以平棘侯薛泽为丞相。 汉书地理志常山郡县平棘。
《漢語大詞典》:棘署
(1).指太常寺。 唐 李商隐 《为濮阳公祭太常崔丞文》:“棘署选丞,仍见 譙元 之入;章臺辟掾,方喜 赵嘉 之来。”
(2).大理寺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贡院》:“歷代沿革,大理寺曰棘署,又曰北寺。”
(2).大理寺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贡院》:“歷代沿革,大理寺曰棘署,又曰北寺。”
《漢語大詞典》:钩棘(鉤棘)
(1).即钩戟。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序:“所以鉤棘未曜,殞前禽於 金墉 ;威弧始彀,走鈒隼於 滑臺 。”
(2).犹株连,牵连。《金史·酷吏传序》:“ 熙宗 迭兴大狱, 海陵 翦灭宗室,钩棘傅会,告姦上变者赏以不次。”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徐石麟》:“以断鍊为能事,以鉤棘为精神,非復上皇慎狱之本意矣。”
(3).形容文字艰涩,不流利。《明史·文苑传序》:“ 永 宣 以还,作者递兴,皆冲融演迤,不事鉤棘。”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每向人抉摘其字句钩棘、文义紕繆者,以为姗笑。” 高凤谦 《论偏重文字之害》:“甚者以古僻之字,鉤棘之句,自炫所长。”参见“ 鉤章棘句 ”。
(4).指刺人的草。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大野多鉤棘,长天列战云。”
(2).犹株连,牵连。《金史·酷吏传序》:“ 熙宗 迭兴大狱, 海陵 翦灭宗室,钩棘傅会,告姦上变者赏以不次。”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徐石麟》:“以断鍊为能事,以鉤棘为精神,非復上皇慎狱之本意矣。”
(3).形容文字艰涩,不流利。《明史·文苑传序》:“ 永 宣 以还,作者递兴,皆冲融演迤,不事鉤棘。”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每向人抉摘其字句钩棘、文义紕繆者,以为姗笑。” 高凤谦 《论偏重文字之害》:“甚者以古僻之字,鉤棘之句,自炫所长。”参见“ 鉤章棘句 ”。
(4).指刺人的草。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大野多鉤棘,长天列战云。”
《漢語大詞典》:棘下
(1).棘木之下。古代听讼的地方。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九寺皆树棘木,大理则于棘下讯鞠其罪。所谓‘大司寇听刑於棘木之下’。”
(2). 周 乐之一。《淮南子·齐俗训》:“ 周 人之礼,其社用栗,祀灶,葬树柏,其乐《大武》、《三象》、《棘下》,其服尚赤。” 高诱 注:“《三象》、《棘下》、《武象》,乐也。”
(3). 战国 时 齐国 学者会聚之地。参见“ 棘下生 ”。
(2). 周 乐之一。《淮南子·齐俗训》:“ 周 人之礼,其社用栗,祀灶,葬树柏,其乐《大武》、《三象》、《棘下》,其服尚赤。” 高诱 注:“《三象》、《棘下》、《武象》,乐也。”
(3). 战国 时 齐国 学者会聚之地。参见“ 棘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