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棘榛
荆棘。南史·薛安都传:“ 任 榛大抵在 任城 界,积世逋叛所聚,棘榛深密,难为用师,故能久自保藏。” 丁三在 《用秋叶赠亚子韵》:“徧地棘榛悲战士,还乡泉石著《潜夫》。”
分類:荆棘
《漢語大詞典》:栾棘(欒棘)
《诗·桧风·素冠》:“棘人欒欒兮。” 毛 传:“棘,急也。欒欒,瘠貌。”意谓居父母之丧因哀痛而瘦瘠。后因以“欒棘”形容孝子的哀痛。 唐 张说 《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梁国文贞公碑》:“剖符 江 表,敦諭起復,衰麻外墨,欒棘内毁。” 唐 刘禹锡 《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早以欒棘伤生,晚成剧恙。”
《漢語大詞典》:棘句
谓语句艰涩。亦形容苦心遣字造句。 唐 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劌目鉥心,刃迎缕解,鉤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宋 陈师道 《寄晁载之兄弟》诗:“一闻七字心已识,鉤章棘句天与力。”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 杨廷麟 ﹞诗则好用奇思棘句,不甚合律。”
《國語辭典》:棘针(棘針)  拼音:jí zhēn
棘枝生有芒刺,故称为「棘针」。《晋书。卷九二。文苑传。顾恺之传》:「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唐。孟郊寒地百姓吟〉:「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
《國語辭典》:棘矜  拼音:jí jīn
戟柄。《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非有孔、墨、曾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鍊骨调情性,张兵挠棘矜。」
《漢語大詞典》:棘地
形容艰难的境地。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慨自水兽洪猛,黄神啸吟,礼乐偕辫髮以同隳,情性与缠足而俱放……以致‘人心败坏,道德沦亡’。诚当棘地之秋,寧啻‘杞天之虑’?”
分類:艰难境地
《漢語大詞典》:列棘
相传 周 代朝廷内树棘,以定卿大夫公侯等之位置,后因称位列公卿者为“登列棘”或“列棘”。棘,棘树。 南朝 陈 徐陵 《与顾记室书》:“ 纪文卿 、 公向璡 皆为列棘,岂冗杂曹郎乎?”南史·恩倖传·陆验:“ 验 竟以侵削为能,数年遂登列棘。”
《漢語大詞典》:丹棘
(1).忘忧草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一名忘忧草,使人忘其忧也。” 宋 范成大 《行路难》诗:“赠君以丹棘忘忧之草,青棠合欢之花。” 清 周亮工 《寒食登诗话楼感怀》诗之三:“药房难觅青棠种,蕙亩徒看丹棘抽。”
(2).古代大理寺植棘,因以借指大理寺。 唐 沈佺期 《伤王学士》诗:“恨予在丹棘,不得看素旗。”
《漢語大詞典》:棘端
犹棘猴。 南朝 梁 何逊 《又答江革》诗:“棘端虽非譬,至妙安可量。要知同罔象,然始见豪芒。”参见“ 棘猴 ”。
《國語辭典》:棘猴  拼音:jí hóu
战国时,有宋人自请为燕王在棘木上的尖端刻猴,企图诈骗钱财。右御和治工皆言此为不可能之事,燕王查问,得知此乃骗局,故杀宋人。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用以比喻虚妄或诈骗。元。贡师泰 寄静庵上人诗:「世事同蕉鹿,人心类棘猴。」
分類:棘刺尖端
《漢語大詞典》:棘茨
荆棘蒺藜。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东亭》:“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宋 苏辙 《祭张宫保文》:“公守 西蜀 时,予先君幅巾田服尺书见,公一见而知,曰:‘此鸿鵠困于棘茨。’”
分類:荆棘蒺藜
《漢語大詞典》:棘薪
可以为薪的棘木。《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朱熹 集传:“棘可以为薪则成矣。”
分類:棘木
《漢語大詞典》:天棘
即天门冬。 唐 杜甫 《巳上人茅斋》诗:“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 杨伦 笺注引《学林新编》:“‘天棘蔓青丝’,盖天门冬,亦名天棘。其苗蔓生,好缠竹木上,叶细如青丝,寺院庭槛中多植之可观。”参阅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一说天棘指杨柳。见 宋 惠洪 冷斋夜话
《国语辞典》:披荆棘(披荆棘)  拼音:pī jīng jí
劈斩荆棘,比喻创业时的艰苦。《三国演义》第六九回:「王必是孤披荆棘历艰难时相随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铁石,最足相当。」
《國語辭典》:撤棘  拼音:chè jí
旧时科举考试放榜,在贡院门口放置荆棘,以防落第者入内滋事,待相关事务办理完毕始撤去荆棘。见《旧五代史。卷一二七。周书。和凝传》。《郎潜纪闻初笔。卷三。衡文巨眼》:「当未撤棘时,学使者冯云骧籍三川名隽三十人,验其得失。」
《漢語大詞典》:茨棘
(1).蒺藜与荆棘。泛指杂草。语出诗·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郑玄 笺:“茨,蒺藜。伐除蒺藜与棘。”《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盛林莽之秽,丰鹿兔之藪,伤害农功,地繁茨棘。” 宋 苏轼 《东坡八首》诗序:“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主人既不视,一任茨棘遮。”
(2).喻困难的处境。后汉书·仲长统传:“清絜之士,徒自苦於茨棘之閒,无所益损於风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