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5
词典
2
分类词汇
11
其它
12
分类词汇
检查
翰林
检讨
编检
开坊
返躬内省
计过自讼
自我反省
闭阁思过
检讨会
悔过书
《國語辭典》:
检查(檢查)
拼音:
jiǎn chá
点验查看。如:「检查行李」、「检查内务」。
分類:
检查
检讨
翻检
查看
寻查
《國語辭典》:
翰林
拼音:
hàn lín
1.职官名。唐宋为内庭供奉之官,方技、杂流,亦待诏翰林。明清则为进士朝考后,得庶吉士的称号。
2.形容文翰之多如林。《文选。扬雄。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
分類:
翰林
官名
鸟栖
翰林院
文翰
文士
荟萃
翰林学士
词坛
属官
文苑
官员
侍读
侍讲
修撰
编修
检讨
《漢語大詞典》:
翰林学士(翰林學士)
官名。 唐玄宗 开元 初以 张九龄 、 张说 、 陆坚 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 德宗 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 唐 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 北宋 翰林学士仍掌制诰。 清 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清 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分類:
翰林学士
官名
唐玄宗
开元
张九龄
张说
《國語辭典》:
检讨(檢討)
拼音:
jiǎn tǎo
1.检验探讨。如:「检讨得失」、「检讨成败」。
2.职官名。宋有史馆检讨,掌修国史。明、清时隶属翰林院,位次于编修,与修撰编修同称为「史官」。
分類:
官名
查核
总结
检查
研讨
自己
整理
错误
史馆
言行
检讨
翰林院
《漢語大詞典》:
编检(編檢)
(1). 明 清 时指史馆中的编辑校订工作。 明
李东阳
《贺鼎仪迁谕德得捡字》
:“须知啟沃功,不独事编检。”
(2). 明 清 史馆中编修、检讨官的统称,属翰林院。 清
陈康祺
《
郎潜纪闻
》
卷三:“
《
曝书亭集
》
有
《恩赐禁中骑马》
诗,是 康熙 朝编检入直,亦竟有朝马之赏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庶吉士散馆》
:“若留作编检,仅用浊醪豆腐而已。”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
:“吉士出洋三年,学成而归者,授职比编检。”
分類:
史馆
编修
检讨
编辑
辑校
校订
翰林院
《國語辭典》:
开坊(開坊)
拼音:
kāi fāng
坊,即春坊,詹事府的别名。明清时翰林院中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员升迁至詹事府的职位,称为「开坊」。后泛称翰林院的官员升官、升级。《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鲁大老爷开坊,升了侍读,朝命已下,京报适才到了,老爷们须要去道喜。」
分類:
翰林院
编修
检讨
詹事
春坊
《国语辞典》:
返躬内省(返躬内省)
拼音:
fǎn gōng nèi xǐng
回过头来检讨自己的过错。《清史稿。卷二○。文宗本纪》:「今年节过春分,寒威未解,朕返躬内省,未能上感天和。」也作「反躬自省」。
分类:
回过
过头
检讨
自己
过错
《国语辞典》:
计过自讼(计过自讼)
拼音:
jì guò zì sòng
语本《论语。公冶长》:「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指检讨过失而自我责备。《明史。卷一七九。舒芬传》:「芬丰神玉立,负气峻厉,端居竟日无倦容,夜则计过自讼。」
分类:
检讨
过失
自我
责备
《国语辞典》:
自我反省
拼音:
zì wǒ fǎn xǐng
自己检讨自己的想法、行为。如:「老师要那几个考试作弊的同学自我反省,切实改过。」
分类:
自我反省
自己
检讨
想法
《国语辞典》:
闭阁思过(闭阁思过)
拼音:
bì gé sī guò
在家检讨反省自己的过失。《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也作「闭门思过」。
分类:
在家
检讨
反省
自己
过失
《国语辞典》:
检讨会(检讨会)
拼音:
jiǎn tǎo huì
为检讨某特定事项所召开的会议。如:「警方针对此次演习召开检讨会。」
分类:
检讨
事项
召开
会议
《國語辭典》:
悔过书(悔過書)
拼音:
huǐ guò shū
记载悔改过失的文字,以表示改过的诚意。
分類:
检讨
过错
悔改
文字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