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火罗九曜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一行著。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一行撰。说七曜九执之祭法。梵Brahma-horanavagraha。
(书名)一卷。唐一行著。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一行撰。说七曜九执之祭法。梵Brahma-horanavagraha。
大梵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佛学常见辞汇】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天主为大梵天。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佛学常见辞汇】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天主为大梵天。
外道之梵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外道所见之梵天,有三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利,两髀中生毗舍,从两脚跟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场。(中略)于界场中杀害供养梵天得生彼处名涅槃。」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中略)于彼部显之中梵天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如和会僧。」二、自綼纽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八子而为一切万物之元,是綼纽论师之梵天说也。智度论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馀。」三、以摩醯首罗为法身,以那罗延为报身,以梵天为应身,是摩醯首罗论师之说也。提婆论曰:「梵王那罗延摩醯首罗,一体三分。」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那罗延,那罗此翻为人,延那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故名人生本也。」
(天名)外道所见之梵天,有三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利,两髀中生毗舍,从两脚跟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场。(中略)于界场中杀害供养梵天得生彼处名涅槃。」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中略)于彼部显之中梵天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如和会僧。」二、自綼纽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八子而为一切万物之元,是綼纽论师之梵天说也。智度论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馀。」三、以摩醯首罗为法身,以那罗延为报身,以梵天为应身,是摩醯首罗论师之说也。提婆论曰:「梵王那罗延摩醯首罗,一体三分。」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那罗延,那罗此翻为人,延那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故名人生本也。」
大梵天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禅梵天之王而言,为常。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大梵王,或梵王,因大梵王是初禅天之王,故名大梵天王。
【三藏法数】
梵,梵语具云梵迦夷,华言净身。谓不动地菩萨,修行八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第二禅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能为声闻、辟支佛等,善说诸义,普运慈心,放大光明,照千世界,令诸众生得大自在,故云大梵天王。(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三藏法数】
谓善慧地菩萨,修行九地法门,获大神通,多作第三禅大梵天王,主二千世界,能为声闻、缘觉及菩萨众,分别演说波罗蜜行,所有难问,无能屈者;身出光明,照二千界,除诸昏暗,饶益众生,故云大梵天王。(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天名)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禅梵天之王而言,为常。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大梵王,或梵王,因大梵王是初禅天之王,故名大梵天王。
【三藏法数】
梵,梵语具云梵迦夷,华言净身。谓不动地菩萨,修行八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第二禅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能为声闻、辟支佛等,善说诸义,普运慈心,放大光明,照千世界,令诸众生得大自在,故云大梵天王。(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三藏法数】
谓善慧地菩萨,修行九地法门,获大神通,多作第三禅大梵天王,主二千世界,能为声闻、缘觉及菩萨众,分别演说波罗蜜行,所有难问,无能屈者;身出光明,照二千界,除诸昏暗,饶益众生,故云大梵天王。(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禅家所谈之拈花微笑事,出此经典,(参见:拈花微笑)
(经名)禅家所谈之拈花微笑事,出此经典,(参见: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
【佛学大辞典】
(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誇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见:金色波罗华)
(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誇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见:金色波罗华)
初禅梵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清净,故曰梵天。梵即清净之义也。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得清净,故名梵天。梵即清净的意思。
(界名)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清净,故曰梵天。梵即清净之义也。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得清净,故名梵天。梵即清净的意思。
思益梵天所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秦罗什译。思益者梵天之名,说大乘之实义而破小乘之偏小。
(经名)四卷,秦罗什译。思益者梵天之名,说大乘之实义而破小乘之偏小。
持心梵天所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梵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新作波罗贺么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Brahmaka%yika,第二梵辅天Brahmapurohita,第三大梵天Maha%brahman,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名曰尸弃S/ikhin,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来请转法轮,又常住佛之右边,手持白拂((参见:大梵天))。外道所说之梵天,则大异。(参见:梵天外道)。【又】印度云梵天。梵土天竺之意也。传通缘起曰:「梵天之教。」【又】修验道墓所云梵天,取梵天来降守护圣灵之意。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
【三藏法数】
梵,净也。谓离欲界垢染,上升色界,故名为净。若大梵天,即娑婆世界主。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他化天;又兼修禅定,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
(界名)新作波罗贺么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Brahmaka%yika,第二梵辅天Brahmapurohita,第三大梵天Maha%brahman,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名曰尸弃S/ikhin,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来请转法轮,又常住佛之右边,手持白拂((参见:大梵天))。外道所说之梵天,则大异。(参见:梵天外道)。【又】印度云梵天。梵土天竺之意也。传通缘起曰:「梵天之教。」【又】修验道墓所云梵天,取梵天来降守护圣灵之意。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
【三藏法数】
梵,净也。谓离欲界垢染,上升色界,故名为净。若大梵天,即娑婆世界主。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他化天;又兼修禅定,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
大梵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佛学常见辞汇】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天主为大梵天。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佛学常见辞汇】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天主为大梵天。
梵天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天为因外道,以梵天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三种:一鞞陀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三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陀论师以梵天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参见:大梵天)
(流派)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天为因外道,以梵天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三种:一鞞陀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三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陀论师以梵天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参见:大梵天)
梵天女
【佛学大辞典】
(天名)梵天之女也,白肉色而持开莲,为胎藏界外金刚院之列众。见胎曼大钞七。
(天名)梵天之女也,白肉色而持开莲,为胎藏界外金刚院之列众。见胎曼大钞七。
梵天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色界之初禅天有梵众梵辅大梵之三天,其大梵天称梵天王名为尸弃。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参见:梵天及大梵天)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之初禅天,有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其中大梵天叫做梵天王,名字叫做尸弃。
【三藏法数】
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领梵众,即法华经称娑婆世界主尸弃大梵,主大千世界者是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尸弃,华言顶髻,又云火,由修火定而悟道故也。)
(天名)色界之初禅天有梵众梵辅大梵之三天,其大梵天称梵天王名为尸弃。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参见:梵天及大梵天)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之初禅天,有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其中大梵天叫做梵天王,名字叫做尸弃。
【三藏法数】
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领梵众,即法华经称娑婆世界主尸弃大梵,主大千世界者是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尸弃,华言顶髻,又云火,由修火定而悟道故也。)
梵天后
【佛学大辞典】
(天名)梵天之后妃也,佛法中之梵天,离欲清净,故无后妃,世间所崇奉之梵天有后妃。大日经疏二曰:「梵天后,是世间所奉尊神,然佛法中梵王离欲无有后妃。」
(天名)梵天之后妃也,佛法中之梵天,离欲清净,故无后妃,世间所崇奉之梵天有后妃。大日经疏二曰:「梵天后,是世间所奉尊神,然佛法中梵王离欲无有后妃。」
梵天供
【佛学大辞典】
(修法)供养大梵天之修法也。
(修法)供养大梵天之修法也。
梵天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梵天宫所行之治罚法也。(参见:梵坛)
(修法)梵天宫所行之治罚法也。(参见:梵坛)
梵天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梵天之世界也。即色界之初禅天。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
(界名)梵天之世界也。即色界之初禅天。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