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天为因外道,以梵天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三种:一鞞陀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三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陀论师以梵天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参见:大梵天)
(流派)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天为因外道,以梵天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三种:一鞞陀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三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陀论师以梵天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参见:大梵天)
大梵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佛学常见辞汇】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天主为大梵天。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佛学常见辞汇】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天主为大梵天。
梵天择地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
(经名)一卷,失译。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元魏菩提流支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经名)元魏菩提流支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禅梵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色界中有四重之天处。皆修禅定所生之处故曰禅天。其第一禅天更有三天,第一为大梵天。第二为梵辅天。第三为梵众天。此三天通曰禅梵天。
(界名)色界中有四重之天处。皆修禅定所生之处故曰禅天。其第一禅天更有三天,第一为大梵天。第二为梵辅天。第三为梵众天。此三天通曰禅梵天。
不得作梵天王
【三藏法数】
谓梵天因中,修持戒善,得获胜报,而为天王。若女人身器欲染,则不得作梵天王。
谓梵天因中,修持戒善,得获胜报,而为天王。若女人身器欲染,则不得作梵天王。
执大梵天
【三藏法数】
大梵天,色界初禅天也。即韦陀论师所执那罗延天,能生四姓,又从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之上,有梵天祖翁。梵天能生一切有命、无命之物,是故执此天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祖翁者,谓梵天是万物之祖也。)
大梵天,色界初禅天也。即韦陀论师所执那罗延天,能生四姓,又从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之上,有梵天祖翁。梵天能生一切有命、无命之物,是故执此天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祖翁者,谓梵天是万物之祖也。)
随乐梵天
【三藏法数】
梵天,即色界初禅天也。谓修菩萨行者,慈忍具足,梵行无亏,故报尽命终,随其意乐,而得生于梵天也。
梵天,即色界初禅天也。谓修菩萨行者,慈忍具足,梵行无亏,故报尽命终,随其意乐,而得生于梵天也。
梵天为一有
【三藏法数】
谓初禅中大梵王天,乃三千世界之主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谓初禅中大梵王天,乃三千世界之主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