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桓山之泣
谓家人离散的悲痛。梁书·元帝纪:“惵惵黔首,路有衔索之哀;蠢蠢黎民,家陨 桓山 之泣。”亦作“ 桓山之悲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北面事亲,别舅摛《渭阳》之咏;堂上养老,送兄赋 桓山 之悲,皆大失也。”参见“ 桓山鸟 ”。
《漢語大詞典》:桓山鸟(桓山鳥)
《孔子家语·颜回》:“ 回 闻 桓山 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於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后用以喻离别的痛苦。 金 元好问 《送李参军北上》诗:“君不见, 桓山 鸟,乳哺不得须臾闲,众雏一朝散,孤雌回顾声悲酸。”
分類:离别痛苦
《漢語大詞典》:桓石虔来(桓石虔來)
晋书·桓石虔传:“ 石虔 小字 镇恶 。有才干,趫捷絶伦……三军叹息,威震敌人。时有患疟疾者,谓曰‘ 桓石虔 来’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见畏如此。”后遂以“桓石虔来”谓镇恶去疾的典故。 清 陈维嵩 《念奴娇·丁巳中秋广陵寓中病疟》词:“安得 桓石虔 来,为驱疟鬼,放我眉梢结。”自注:“呼 桓石虔 来可以断疟。”
《分类字锦》:桓温十脔(桓温十脔)
晋书陆纳传出为吴兴太守将之郡先至姑孰辞桓温因问温曰公致醉可饮几酒食肉多少温曰年大来饮三升便醉白肉不过十脔
分类:
《漢語大詞典》:桓伊三弄
晋书·桓伊传:“﹝ 伊 ﹞善音乐,尽一时之妙…… 徽之 ( 王徽之 )便令人谓 伊 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伊 是时已贵显,素闻 徽之 名,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据《神奇秘谱》载,琴曲《梅花三弄》即据此改编而成。后因以“桓伊三弄”指《梅花三弄》曲。 宋 苏轼 《昭君怨·送别》词:“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緑窗幽梦。”亦借为梅花之典。 宋 高观国 《贺新郎·赋梅》词:“又争奈、 桓伊 三弄,开徧 西湖 ,春意烂。”
《漢語大詞典》:单桓(單桓)
汉 西域国名。地在今 新疆 乌鲁木齐 。汉书·西域传下·单桓国:“ 单桓国 ,王治 单桓城 ,去 长安 八千八百七十里。户二十七,口百九十四,胜兵四十五人。”
《國語辭典》:盘桓髻(盤桓髻)  拼音:pán huán jì
盘曲于头上的髻型。晋。崔豹《古今注。杂注七》:「长安妇人好盘桓髻,到于今其法不绝。」唐。吴融个人三十韵〉:「髻学盘桓绾,床依宛转成。」
分類:屈折
《國語辭典》:释提桓因(釋提桓因)  拼音:shì tí huán yīn
1.印度婆罗门、印度教的神名。原是雷雨之神,为众神之首。他征服人间和魔界中的许多敌手,所以后来渐渐发展成战神。也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2.佛教的护法神。为忉利天之主。也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漢語大詞典》:赳赳桓桓
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又《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后遂以“赳赳桓桓”形容威武雄健貌。《汉书·赵充国传》:“在 汉 中兴, 充国 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 颜师古 注:“赳赳,劲也。桓桓,威也。” 清 伤时子 《苍鹰击·校迎》:“可惜赳赳桓桓的四百兆人哪,竟硬逼著,都化做弱虫性质,孽雁心肝!”亦省作“ 赳桓 ”。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夫西洋火药局多在空旷寥廓之区,无在城市稠密之地者。彼赳桓之武员,但图取携之便,不復顾及民生,岂知貽害如此之鉅哉!”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将见絃诵之士怀经济,赳桓之士尽腹心。”
分類:威武雄健
《分类字锦》:厉宣桓武(厉宣桓武)
左传若惠顾前好徼福于厉宣桓武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柳老悲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 桓温 )北征,经 金城 ,见前为 琅邪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柳老悲桓”谓人老感叹华年易逝。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柳老悲 桓 ,松高对 阮 ,未办为邻地。”
分類:感叹
泥桓
【佛学大辞典】
(术语)Nirva%n!a%,同泥洹。(参见:涅槃)
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昵缚喃Parinirva%n!a。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中单译灭为正翻。他皆为义翻。肇师之涅槃无明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槃玄义上曰:「既可得翻,且举十家:一竺道生,时人呼为涅槃圣,翻为灭。二庄严大斌,翻为寂灭。三白马爱,翻为秘藏。四长干影,翻为安乐。五定林柔,翻为无累解脱。六大宗昌,翻为解脱。七梁武,翻为不生。八肇论,云无为亦云灭度。九会稽基,偏用无为一义。十开善光宅,同用灭度。」大乘义章十八曰:「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涅槃经四曰:「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圆觉经曰:「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俱舍论二十四曰:「通达言唯自见道,是證圆寂初加行故。」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缚喃。波利者,圆也。昵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槃,音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槃。」华严大疏五十二曰:「译名涅槃,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涅槃义别,略有四种: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馀依涅槃 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无馀依涅槃 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馀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 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俗语佛源】
涅槃,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槃」是佛家修證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槃」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如《涅槃经》卷四所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指生死)者,乃为涅槃。」又如《魏书·释老志》所说:「涅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后称僧人逝世为涅槃、圆寂。在文学中运用如郭沫若赋有长诗《凤凰涅槃》,借用佛语「涅槃」,谓凤凰经过烈火的锻炼而获得新生。又如徐迟《火中的凤凰》谓:「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李明权)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證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来所證究竟法身之果。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桓因
【佛学大辞典】
(天名)释提桓因之略。帝释天也。(参见:释提桓因)
【佛学常见辞汇】
释提桓因的简称,即帝释天。
提桓
【佛学大辞典】
(杂语)Deva,又作提洹,提婆,提和。译曰天。
释迦提桓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参见:释提桓因)
释提桓因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又云释迦提婆因提,释迦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赊羯罗因陀罗,释迦提桓因陀罗,新云释迦提婆因陀罗,释迦提婆因达罗。梵音Sakra Keva%na%mlndra,释罗为名,译曰能,提婆译曰天,因陀罗译曰主,又曰帝,即能天主。住于须弥山顶上,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也。略称释帝与帝释。旧音之释提桓因者,释之一字写释罗,提桓之二字,写提婆,因之一字写因陀罗。智度论五十四曰:「释迦秦言能,提婆秦言天,因提秦言主。」慧苑音义上曰:「释迦者能也,因陀罗主也,言其能为天主。」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释提桓因,具云释迦提婆因陀罗,此云能仁天主。」观音经义疏下曰:「帝释是地居天主也,具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罗名主,能作天主。」法华玄赞二曰:「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例也,此在妙高山顶住,三十三天之帝王,过去字憍尸迦,此云玺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无害毒。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彼国古名致甘露处。」
【佛学常见辞汇】
仞利天(三十三天)之主,简称释帝,或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