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9,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桑干
桑公
桑眼
桑上
桑绿
桑榆暖
桑果
桑沧
桑径
园桑
桑时
桑钦
桑郊
桑木
包桑
《漢語大詞典》:桑干(桑乾)
(1).河名。今 永定河 之上游。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 唐 李白 《战城南》诗:“去年战, 桑乾 源,今年战, 葱河 道。” 明 沈炼 《寄冯敬叔》诗:“ 桑乾河 水近,知是忆 并州 。”
(2).古县名。
《漢語大詞典》:桑公
即 长桑君 。相传为古良医 扁鹊 之师。 唐 卢纶 《行药前轩呈董山人》诗:“ 桑公 富灵术,一为保餘生。”
《漢語大詞典》:桑眼
桑叶的嫩芽。 宋 范成大 《馀杭道中》诗:“桑眼迷离应欠雨,麦鬚骚杀已禁风。” 宋 杨万里 《桑茶坑道中》诗之四:“桑眼未开先着椹,麦胎纔茁便生鬚。” 宋 陆游 《初春》诗之一:“土膏动后麦苗长,桑眼绽来蚕事兴。”
分類:桑叶嫩芽
《骈字类编》:桑上
史记晋世家: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
《骈字类编》:桑绿(桑绿)
杨基 黄梅雨晴桑重绿。
《漢語大詞典》:桑榆暖(桑榆煖)
亦作“ 桑榆煖 ”。谓晚年幸福。 唐玄宗 《续薛令之题壁诗》:“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 宋 陆游 《雨夜书感》诗之一:“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 宋 范成大 《将至吴中亲旧都来相迓感怀有作》诗:“新事略从年少问,故人差觉坐中稀。不须更説桑榆暖,霜后鱸鱼也自肥。”参见“ 桑榆 ”。
分類:晚年幸福
《國語辭典》:桑榆  拼音:sāng yú
1.桑树及榆树。《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鸿鹄一举,横四海之区,出青云之外,而尺鴳不陵桑榆。」
2.日落时阳光照在桑榆间,因借指傍晚。又比喻人的晚年。《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至若筋力将尽,桑榆且迫,徒竭夙兴之勤,未悟夜行之罪。」
《漢語大詞典》:桑果
桑树与果木。《晋书·王羲之传》:“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周书·王思政传:“ 思政 出征后,家人种桑果。及还,见而怒曰:‘ 匈奴 未灭……何事产业!’命左右拔而弃之。”元史·世祖纪四:“申严畜牧损坏禾稼桑果之禁。”
分類:桑树果木
《漢語大詞典》:桑沧(桑滄)
“桑田沧海”的略语。 明 陈所闻 《二犯傍妆台·月下续欢》套曲:“诉离情枕上尊前,只愿胶漆两心坚,怕甚的桑沧更变,把两下都做了断肠猿。”参见“ 桑田沧海 ”。
分類:桑田沧海
《漢語大詞典》:桑田沧海(桑田滄海)
晋 葛洪 神仙传·麻姑:“ 麻姑 自説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向到 蓬莱 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畧半也,岂将復还为陵陆乎!’”后因以“桑田沧海”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元 王进之 《春日田园杂兴》诗:“桑田沧海几兴亡,岁岁东风自扇扬。” 清 孙枝蔚 《空城雀》诗:“自从桑田变沧海,经过空城泪如泉。”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列公,你道怎个苍狗白云,天心无定;桑田沧海,世事何常。”
《骈字类编》:桑径(桑径)
唐 李建勋 田家三首 其一 竹门桑径狭,春日稻畦青。
宋 唐庚 閒居二首 其二 鱼陂旧种千头鲙,桑径新窠十亩缯。
《韵府拾遗 阳韵》:园桑(园桑)
李东阳诗:园桑绿罢蚕初熟。
《骈字类编》:桑时(桑时)
齐书竟陵王子良传:田月向登桑时告至,士女呼嗟,易生噂议。
《国语辞典》:桑钦(桑钦)  拼音:sāng qīn
人名。字君长,西汉河南人(今河南省洛阳县),生卒年不详。今所传水经三卷,旧题桑钦撰。
《骈字类编》:桑郊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 其七 桑筥 采采向桑郊,盈盈自持筥。
《骈字类编》:桑木
宋书符瑞志:晋简文帝咸安二年正月,甘露降随郡滠阳县界桑木,沾凝十馀里中。 水经注:漳水又对赵氏临漳宫,宫在桑梓苑,多桑木,故苑有其名。三月三日及始蚕之月,石虎帅皇后及夫人采桑于此。明一统志:北胜州土产桑木,生于石上者为上等,可为弓材。 张耒南征赋:系余车于桑木兮,犹可以徒行。夷余灶使不得燔兮,余犹可以乞邻。四厚土之㳽漫兮,余骚骚无以为家。虽斯怀之可人兮,鸟犹长鸣而叹嗟。
分类:桑木
《漢語大詞典》:包桑
(1).苞桑。丛生的桑根。语出《易·否》《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年》:“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 胡三省 注:“包桑多根,植桑至於根多,民安其居之验。”
(2).比喻根基稳固。后汉书·吴盖陈臧传论:“ 光武 审《黄石》,存包桑,闭 玉门 以谢 西域 之质,卑词币以礼 匈奴 之使。” 李贤 注:“包,本也。繫於桑本,言其固也。” 宋 黄庭坚 《和谢公定征南谣》:“谋臣异时坐致寇,守臣今日愧包桑。”
(3).比喻不牢固;倾危。 唐 陆贽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邦国之杌陧艰屯,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幸而不殊者屡矣。”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花木·包桑:“包桑岂固结之物乎?盖古人朽索、六马、虎尾、春冰之类也。”参见“ 苞桑 ”。
《國語辭典》:苞桑  拼音:bāo sāng
桑树的根。比喻根深柢固。《易经。否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