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8,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涉案
攲案
弊案
遗案
圆案
板案
报案
红案
画案
案辨
案伯
案队
案抚
案帐
案衣
《国语辞典》:涉案  拼音:shè àn
涉及刑事法律案件。如:「这宗恐吓勒索案竟有两位未成年少年涉案,令人非常震惊。」
《国语辞典》:攲案  拼音:qī àn
躺椅。南朝梁。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犹临书幌而不休,对攲案而忘怠。」
分类:躺椅
《国语辞典》:弊案  拼音:bì àn
发生缺失或不正当的案件。如:「这次的工程弊案,爆发出惊人的内幕。」
《漢語大詞典》:遗案(遺案)
指遗留下来尚未了结的案件。《人民日报》1985.3.10:“彻底否定‘文革’,认真落实政策, 平谷县 在整党中解决‘文革’遗案一千二百余件。”
《分类字锦》:圆案(圆案)
梁书伏挺传:挺窜迹草莱,事绝闻见,藉以讴谣,得之舆牧。仰承有事,砭石仍成简通。娱肠悦耳,稍从摈落;宴处荣观,务在涤除。绮罗丝竹,二列顿遣;方丈圆案,三杯仅存。
分类:几案
《骈字类编》:板案
后汉书西𦍑传:先零别种滇零与钟𦍑诸种大为寇掠,断陇道。时𦍑归附既久,无复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负板案以为楯,或执铜镜以象兵,郡县畏懦不能制。
《國語辭典》:报案(報案)  拼音:bào àn
将违反法律、危害社会治安的事件向治安机关报告。
《漢語大詞典》:红案(紅案)
(1).科举时代称学政下发各府、州、县学的生员名单。
(2).厨房分工上指与做菜有关的工作。如:红案绝技。
《漢語大詞典》:画案(畫案)
彩绘的几桌。
分類:彩绘几桌
《漢語大詞典》:案辨
查讯辨析。太平广记卷一二七引法苑珠林·馆陶主簿:“至岁暮,妻梦,具説被杀之状,兼言所盗财物藏之处,妻乃依此诉官。官司案辨,具得实状。”
分類:辨析
《國語辭典》:案伯  拼音:àn bó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称为「同案」,称同案的父亲为「案伯」。《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斋,倒想起一个笑话,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顾老相公家听见他说的。」
《漢語大詞典》:案队(案隊)
按次序排列成队。《后汉书·马融传》:“酒正案队,膳夫巡行,清醪车凑,燔炙骑将,鼓骇举爵,钟鸣既觴。”
《漢語大詞典》:案抚(案撫)
安抚。汉书·礼乐志:“乌乎孝哉,案抚戎国。蛮夷竭欢,象来致福。” 王先谦 补注:“案,即安也。”
分類:安抚
《骈字类编》:案帐(案帐)
家王故事:太平兴国中,赵普再入相,卢多逊罢为兵部尚书。一日,普召臣兄惟浚到中书听事,曰:朝廷知卢多逊求取元帅财物甚多,今未亟行者,为元帅故也。请具所遗之物,列状上。之,辞意亹亹,冀在必致。惟浚归而白之,且曰:侍中之言,未必不是。上旨先臣曰:上英明大臣,有过行即自行,何假吾状。惟浚惧,普与寮吏等又坚请曰:逆侍中意,恐致不测。先臣知不可已,乃曰:汝将案帐来,吾与汝审视之。乃尽取当时所与大臣近密财物之数,籍俟帷浚等退,命取火悉焚之。既而召语曰:我受主上非常之恩,是以入朝之初,上所顾遇者,皆以金币为之土物耳。侍中之下皆有之,何独卢相?岂有见人之将溺而加石焉?汝等少年,勿为此案籍已焚之祸福,吾自当之。惟浚等惕息而退。后果知是事非太宗之意。
《漢語大詞典》:案衣
铺在桌案上面做装饰和保护用的布帛。金史·仪卫志下:“东宫视事……案衣则用素罗,色皆梅红。”元史·舆服志二:“香案朱漆案,緋罗销金云龙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