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57
词典
3
分类词汇
254
共257,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诏狱
坐堂
故出
宪天
疑狱
断案
自诉
故入
问状
奏案
人犯
狱案
诗案
讼堂
鞫狱
《國語辭典》:
诏狱(詔獄)
拼音:
zhào yù
奉诏囚禁犯人的地方。《汉书。卷四。文帝纪》:「绛侯周勃有罪,逮诣廷尉诏狱。」《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缘》:「圣旨不许程詹事阅卷,与唐寅俱下诏狱问革。」
分類:
奉旨
关押
办理
案件
牢狱
《國語辭典》:
坐堂
拼音:
zuò táng
1.坐在庭堂。《楚辞。宋玉。招魂》:「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2.官吏判事于堂上。《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众人来到杭州府前,正值太守坐堂。」《红楼梦》第八六回:「然后知县挂牌坐堂,传齐了一干邻保證见尸亲人等。」也称为「坐衙」。
3.禅师坐禅。《禅林象器笺。第九类。丛轨门。坐堂》:「凡坐禅于僧堂曰坐堂。」
分類:
坐堂
官吏
厅堂
庭审
审理
案件
公务
《国语辞典》:
故出
拼音:
gù chū
指审判者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虚构或增减事实,故意地将有罪判无罪或重罪轻判。相对于「故入」而言。《唐律。卷三〇。断狱下。官司出入人罪》:「其出罪者,谓增减情状之徒足以动事之类。或从重出轻,依所减之罪科断,从死出至徒、流,从徒、流出至笞、杖,各同出全罪之法。」
分类:
审判
判案
案件
过程中
虚构
增减
事实
《漢語大詞典》:
宪天(憲天)
旧时上诉案件,希望上一级官员能平反冤情,因称之为“宪天”。
分類:
时上
上诉
案件
希望
官员
平反
冤情
《國語辭典》:
疑狱(疑獄)
拼音:
yí yù
罪證不足,无从判决的案件。《后汉书。卷五六。张皓传》:「数与尚书辩正疑狱,多以详当见从。」
分類:
疑难
案件
《國語辭典》:
断案(斷案)
拼音:
duàn àn
1.判决案件。元。李直夫《虎头牌》第四折:「今日个将断案从头说破,方知道忠和孝元自相成。」
2.由前提引出的推断。也称为「结论」。
分類:
断案
论断
审判
形式逻辑
诉讼
结论
讼案
案件
三段论
法中
《國語辭典》:
自诉(自訴)
拼音:
zì sù
我国刑事诉讼的方式分为公诉与自诉。「自诉」指犯罪被害人对于涉及直接侵害个人法益之罪,得向法院所提起诉讼;犯罪被害人为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亲或配偶为之。提起自诉,须委任律师行之。
分類:
自己
法律
法律名词
诉说
规定
自诉
案件
被害人
监护人
《国语辞典》:
故入
拼音:
gù rù
指审判者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虚构或增减事实,故意地将无罪判为有罪或轻罪重判。相对于「故出」而言。
分类:
审判
判案
案件
过程中
虚构
增减
事实
《漢語大詞典》:
问状(問狀)
查明案件的情状。
《汉书·匡衡传》
:“方下有司问状,君何疑而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未烛也。”
分類:
查明
案件
情状
《漢語大詞典》:
奏案
(1).批阅奏本的几桌。
《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
“此天以君授孤也” 裴松之 注引
《江表传》
:“ 权 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復有言当迎 操 者,与此案同。’”
(2).奏请查办。
《后汉书·何敞传》
:“惟明公运独见之明,昭然勿疑, 敞 不胜所见,请独奏案。”
《
后汉书·羊陟传
》
:“奏案贪浊,所在肃然。”
(3). 清 制,凡经奏准之案件叫奏案。
《清会典·刑部》
:“以事之轻重,分为三等,奏案为大籤,窃盗为小籤,其餘为中籤。”
分類:
奏请
批阅
查办
奏本
几桌
案件
《國語辭典》:
人犯
拼音:
rén fàn
罪犯及案情的关系人。《三国演义》第一○七回:「亦将桓范等皆下狱,然后押爽兄弟三人并一干人犯,皆斩于市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知县拿汪锡,汪锡早已逃了,做个广捕,叠成文卷,连人犯解府。」
分類:
人犯
诉讼
讼案
案件
被告
牵连
《國語辭典》:
狱案(獄案)
拼音:
yù àn
诉讼的案件。也称为「讼案」。
分類:
狱案
案件
文本
《漢語大詞典》:
诗案(詩案)
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如 宋 熙宁 九年(公元1076年), 苏轼 因作诗而入狱,继而被贬。见
《
宋史·苏轼传
》
。这次事件,史称“乌臺诗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
:“驀地狱成诗案,幸 子由 申救,远謫 黄州 。” 清
吴廷华
《题杜文贞公小像》
诗:“披图恍遇山泽癯,聊存诗案明其诬。”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况于廷杖虽除,诗案史祸,较诸廷杖,毒螫百倍。”
分類:
作诗
获罪
案件
熙宁
九年
《漢語大詞典》:
讼堂(訟堂)
旧时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 唐
王昌龄
《送欧阳会稽之任》
诗:“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元
王恽
《简寄庞云卿》
诗:“讼堂归去早,揔是钓诗钩。” 清
赵翼
《
簷曝杂记·镇安民俗
》
:“前后在任几两年,仅两坐讼堂,郡人已叹为无留狱,则简僻可知也。”
分類:
审理
理诉
诉讼
讼案
案件
场所
《漢語大詞典》:
鞫狱(鞫獄)
审理案件。
《
魏书·广川王略传
》
:“性明敏,鞫狱称平。”
《
旧唐书·职官志二
》
:“凡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讎嫌者,皆听更之。” 章炳麟
《文学说例》
:“ 迁固 所録……仍其本语,无所增损,如鞫狱之録辞,此所谓口説也。”
分類:
审理
审理案件
案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