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摇树
连底
本数
国基
变天
玄根
露根
爱根
存本
民本
先本
标本
末务
基趾
六本
《漢語大詞典》:摇树(摇樹)
谓动摇根本。北齐书·幼主纪论:“佞阉处当轴之权,婢媪擅迴天之力……持瓢者非止百人,摇树者不唯一手。”
分類:动摇根本
《漢語大詞典》:连底(連底)
(1).全部。《孽海花》第二四回:“少不得尽着平生的本事,连底儿掏摸出来。”
(2).谓彻底,根本。 鲁迅 《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就诗人而言,他们因为禁不起这连底的大变动,或者脱出国界,便死亡。”
《漢語大詞典》:本数(本數)
(1).根本之道。庄子·天下:“明於本数,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 成玄英 疏:“本数,仁义也;末度,名法也。” 清 姚鼐 《〈庄子章义〉序》:“ 庄子 之书,言明於本数。”
(2).原定数目。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制》:“民纳租税数至或倍其本数。”
《國語辭典》:国基(國基)  拼音:guó jī
一国的根本、基础。《左传。昭公十三年》:「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
《國語辭典》:变天(變天)  拼音:biàn tiān
1.天气由晴转变成阴雨。如:「看这样子快变天了,赶紧把衣服收一收吧!」
2.政局有了重大改变,有时可用来称改朝换代。如:「在高压统治下的人民渴望变天。」
《國語辭典》:九天  拼音:jiǔ tiān
1.天的中央及八方。《楚辞。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2.天之极高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宫禁。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涯 宫词三○首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國語辭典》:玄根  拼音:xuán gēn
道家称道的根本为「玄根」。《文选。卢谌。赠刘琨诗》:「处其玄根,廓焉靡结。」
《漢語大詞典》:露根
指百姓流离失所,暴露于野。根,国之根本,指人民。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今国无一年之蓄,有露根之渐。”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人事·露根:“史云:国无一年之积,则有露根之渐。露,暴露也;根,民根也。国以民为本,故国无积蓄,则民渐至於流离暴露也。”
《漢語大詞典》:爱根(愛根)
(1).爱欲。佛教以爱欲为烦恼之根本,故称。大乘同性经卷上:“无明爱根。”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木工子》:“此道士于慾海横流,势不可遏,竟毅然一决,以楚毒断絶爱根,可谓地狱刼中证天堂果矣。”
(2). 金 俗妻以之称夫。 宋 宇文懋昭 《金志·婚姻》:“夫谓妻为蕯蕯,妻谓夫为爱根。”
《漢語大詞典》:存本
(1).指存续国家正统。后汉书·荀彧传:“今鑾驾旋軫, 东京 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
(2).谓保全根本。南史·隐逸传上·顾欢:“今佛既东流,道亦西迈,故知俗有精粗,教有文质。然则道教执本以领末,佛教救末以存本。”
《漢語大詞典》:民本
(1).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金灿然 《中国历史学的简单回顾与展望》:“过分的估计了英雄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民本’的意义。”
(2).民间的奏本。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苏州 民渐被循良,惜其去任,值上南巡,相约具民本保留。”
《漢語大詞典》:先本
谓重视根本。史记·平準书:“安寧则长庠序,先本絀末,以礼义防于利。”
分類:重视根本
《國語辭典》:标本(標本)  拼音:biāo běn
1.标,末尾。本,根本。标本指本末主次。《黄帝内经素问。卷一八。标本病传论》:「病有标本,刺有逆从。」
2.经过处理,可长久保存原貌的动、植物个体或器官、或矿物之碎片等。
《漢語大詞典》:末务(末務)
(1).世俗琐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设有哲人大才,嘉遁勿用,翳景掩藻,废伪去欲,执大璞於至醇之中,遗末务於流俗之外。”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在官折节於奔走,悉力於米盐之末务,此固任小者之常,无不自安之意。”
(2).非根本的事;次要的事。 清 方苞 《周公论》:“形胜者守国之末务,而圣人亦不废。” 章炳麟 《文学总略》:“气非窜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於表谱簿録,则修辞立诚其首也,气乎德乎,亦末务而已矣。”
《國語辭典》:基趾  拼音:jī zhǐ
1.建筑物的基础。《左传。宣公十一年》:「称畚筑,程土物,议远迩,略基趾。」也作「基址」。
2.比喻事物的根本。《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今欲张太平之纪纲,立至化之基趾。」也作「基址」。
《漢語大詞典》:六本
古谓立身行事的六项根本:孝、哀、勇、能、嗣、力。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孔子 曰:行身有六本,本立焉,然后为君子。立体有义矣,而孝为本;处丧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陈有队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能为本;居国有礼矣,而嗣为本;生才有时矣,而力为本。”《北史·隋炀帝纪》:“武有七德,先之以安民;政有六本,兴之以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