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弃之度外(棄之度外)
谓根本不放在心上。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何晏 、 王弼 ,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 农 黄 之化,在乎己身, 周 孔 之业,弃之度外。”
《國語辭典》:弃本逐末(棄本逐末)  拼音:qì běn zhú mò
放弃最基本或最重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端末节。《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也作「背本趋末」。
《漢語大詞典》:清源正本
谓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诗刊》1978年第1期:“清源正本肃流毒,诬古诬今要扫光。”参见“ 清源 ”。
《漢語大詞典》:清源
亦作“ 清原 ”。
(1).清理本源。谓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 清 林则徐 《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第既经开动,其为畏惮可知,亟应宣示天威,乘势尽行驱逐,以为清源之计。”
(2).清澈的水源。《楚辞·远游》:“軼迅风於清源兮,从 顓頊 乎增冰。” 蒋骥 注:“清源,水源。谓 北海 也。”后汉书·张衡传:“旦余沐於清原兮,晞余髮於朝阳。” 唐 贾岛 《南池》诗:“萧条微雨絶,荒岸抱清源。”
《國語辭典》:骗鬼(騙鬼)  拼音:piàn guǐ
比喻说瞎话、胡说八道。如:「少在这里骗鬼了,我们是不会相信你所说的话的!」
《漢語大詞典》:舍本求末(捨本求末)
放弃根本,追求末节。《关尹子·一宇》:“殊不知捨源求流,无时得源。捨本求末,无时得本。”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为百姓图富教,为国家谋久长,毋瞻徇私情……毋捨本求末,毋畏难苟安,置身家性命、功名富贵於度外。”
《漢語大詞典》:生命线(生命綫)
(1).比喻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周恩来 《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政治工作制度必须建立,而且要成为军队的生命线来巩固部队。”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二》:“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2).指对生存的希望。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在自己预先知道他们要以流氓、汉奸治罪时,就颤栗起来,畏缩起来!生命线又在他们心上抽紧了,他们立刻骇然失措地把它死死抓住。”
《漢語大詞典》:守株缘木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的略语,比喻不根据实际情况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例如: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椽木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漢語大詞典》:人民内部矛盾
两类社会矛盾之一。同“敌我矛盾”相对。指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漢語大詞典》:绝薪止火(絶薪止火)
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絶薪止火而已。”后用“絶薪止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漢語大詞典》:就根儿(就根兒)
口语。从根本上说,本来。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他就根儿就是有本事的小伙子呀!”
《國語辭典》:剪草除根  拼音:jiǎn cǎo chú gēn
要剪除杂草,必须除去根部。语本《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比喻从根本上澈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红楼梦》第六九回:「务将张华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誉。」也作「剪草除根」、「斩草除根」。
《國語辭典》:末学肤受(末學膚受)  拼音:mò xué fū shòu
学问不求根本,浅尝即止,仅得皮毛。汉。张衡〈东京赋〉:「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國語辭典》:民以食为天(民以食為天)  拼音: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人民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形容民食的重要。《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东周列国志》第八一回:「臣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岁年谷歉收,粟米将贵,君可请贷于吴,以救民饥。」也作「民以食为本」。
《漢語大詞典》:离本趣末(離本趣末)
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汉 徐干 中论·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亦作“ 离本依末 ”。晋书·刑法志:“然而律文烦广,事比众多,离本依末。”
《國語辭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拼音: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谚语)只要留有青山,便能植树而有柴可烧。比喻只要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将来没有作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也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