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经大法(大經大法)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后殿匾曰:‘学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经大法。’”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经》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定而后地平天成;女大须嫁,男大须婚,男女别而后夫义妇顺。’这是大圣大贤的大经大法。”
《國語辭典》:大是大非  拼音:dà shì dà fēi
原则性事理的正确与否。如:「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弄清楚。」
《國語辭典》:东涂西抹(東塗西抹)  拼音:dōng tú xī mǒ
1.从事写作者的自谦语。宋。吴潜〈八声甘州。任渠侬〉词:「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
2.随处乱写乱画。《精忠岳传》第七○回:「本寺近日来了一个疯僧,最喜东涂西抹,想必是他写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东涂西抹的,闹了多少时候,还学不会呢!」
《國語辭典》:崇本抑末  拼音:chóng běn yì mò
重视根本,压抑枝末。古以农为本,故指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國語辭典》:除恶务本(除惡務本)  拼音:chú è wù běn
消除奸恶必须澈底。《书经。泰誓》:「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唐。张说〈故括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冯公神道碑〉:「当官而行,不避谗慝之口;除恶务本,不求恺悌之誉。」
《國語辭典》:痴人说梦(痴人說夢)  拼音:chī rén shuō mèng
本作痴人前说梦,意指对傻子说梦话,多生误会。后转为痴人说梦,比喻愚者所说的不合实际之空谈。《封神演义》第五三回:「邓将军,你这篇言词,真如痴人说梦。」《镜花缘》第一八回:「甚至此书一出,群书皆废,何至如此?可谓痴人说梦。」也作「痴儿说梦」。
《漢語大詞典》:弃之度外(棄之度外)
谓根本不放在心上。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何晏 、 王弼 ,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 农 黄 之化,在乎己身, 周 孔 之业,弃之度外。”
《國語辭典》:弃本逐末(棄本逐末)  拼音:qì běn zhú mò
放弃最基本或最重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端末节。《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也作「背本趋末」。
《漢語大詞典》:清源正本
谓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诗刊》1978年第1期:“清源正本肃流毒,诬古诬今要扫光。”参见“ 清源 ”。
《漢語大詞典》:清源
亦作“ 清原 ”。
(1).清理本源。谓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 清 林则徐 《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第既经开动,其为畏惮可知,亟应宣示天威,乘势尽行驱逐,以为清源之计。”
(2).清澈的水源。《楚辞·远游》:“軼迅风於清源兮,从 顓頊 乎增冰。” 蒋骥 注:“清源,水源。谓 北海 也。”后汉书·张衡传:“旦余沐於清原兮,晞余髮於朝阳。” 唐 贾岛 《南池》诗:“萧条微雨絶,荒岸抱清源。”
《國語辭典》:骗鬼(騙鬼)  拼音:piàn guǐ
比喻说瞎话、胡说八道。如:「少在这里骗鬼了,我们是不会相信你所说的话的!」
《漢語大詞典》:舍本求末(捨本求末)
放弃根本,追求末节。《关尹子·一宇》:“殊不知捨源求流,无时得源。捨本求末,无时得本。”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为百姓图富教,为国家谋久长,毋瞻徇私情……毋捨本求末,毋畏难苟安,置身家性命、功名富贵於度外。”
《漢語大詞典》:生命线(生命綫)
(1).比喻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周恩来 《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政治工作制度必须建立,而且要成为军队的生命线来巩固部队。”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二》:“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2).指对生存的希望。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在自己预先知道他们要以流氓、汉奸治罪时,就颤栗起来,畏缩起来!生命线又在他们心上抽紧了,他们立刻骇然失措地把它死死抓住。”
《漢語大詞典》:守株缘木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的略语,比喻不根据实际情况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例如: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椽木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漢語大詞典》:人民内部矛盾
两类社会矛盾之一。同“敌我矛盾”相对。指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漢語大詞典》:绝薪止火(絶薪止火)
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絶薪止火而已。”后用“絶薪止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