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本典
长基
本福
本操
守母
末教
玄胎
小末
支辅
洪轨
首禾
波罗夷
余末
正计
人生观
《漢語大詞典》:本典
根本的法典。逸周书·本典:“幼愚敬守,以为本典。” 朱右曾 校释:“治之本,国之典也。”
分類:根本法典
《漢語大詞典》:长基(長基)
谓根本大计。 汉 张衡 《东京赋》:“臣济奓以陵君,忘经国之长基。”
分類:根本大计
《漢語大詞典》:本福
根本福利。 梁启超 《再论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夫企业家之本意,亦以自求利耳,然一见夫生产不给于消费,而即迅速补足之以求利,则能养国民之欲,给国民之求,而国民之本福增焉矣。”
分類:根本福利
《漢語大詞典》:本操
根本的操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殷仲堪 当之 荆州 , 王东亭 问曰: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不害物为名。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乖乎?”
分類:根本操守
《漢語大詞典》:守母
《老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没身不殆。” 王弼 注:“母,本也;子,末也。”后道教以“守母”指把握道的根本。云笈七籤卷一:“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
《漢語大詞典》:末教
(1).谓后来行事的指导;未来的借鉴。管子·山权数:“故君无失时,无失策,万物兴丰。无失利。远占得失以为末教。”
(2).无关根本的教导。 汉 徐干 中论·务本:“且先王之末教也,非有小才小智则亦不能为也。”
《漢語大詞典》:玄胎
犹玄根,指道家所称的道的根本。 宋 沈辽 《古兴》诗:“頫仰方自适,为谁指玄胎。”
《國語辭典》:小末  拼音:xiǎo mò
1.细小而卑微的。元。无名氏《替杀妻》第一折:「嫂嫂你是个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元。朱庭玉〈梁州第七。腹内包藏锦绣套。么〉:「虽是个女流辈,然住在花街柳陌,小末的谁及。」
2.在戏剧中扮演年轻男子的角色。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唤小末科云)春郎孩儿,你近前来,我有句话与你说。」也称为「小末尼」。
《漢語大詞典》:支辅(支輔)
辅助根本的枝叶。引申为辅弼、支脉等。史记·李斯列传:“ 殷 周 之王千餘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此四角大山实 崑崙 之支辅也。”
《國語辭典》:洪轨(洪軌)  拼音:hóng guǐ
大法,根本规范。南朝梁。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永观前猷,聿遵洪轨。」
《漢語大詞典》:首禾
谓以禾为榜样。比喻不忘根本。《淮南子·缪称训》:“夫子见禾之三变也,滔滔然曰:‘狐乡丘而死,我其首禾乎!’” 高诱 注:“禾穗垂而向根,君子不忘本也。”
分類:榜样根本
《国语辞典》:波罗夷(波罗夷)  拼音:bō luó yí
修行者所遵守的根本戒律。为梵语Pārājika的音译。在大乘菩萨戒律中,犯戒者要被逐出僧团,且不能成为菩萨。《四分律》卷一:「云何名波罗夷?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比丘亦复如是,犯此法者不复成比,故名波罗夷。」《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若菩萨为利养故自赞毁他,是名菩萨波罗夷。」
《漢語大詞典》:余末(餘末)
非根本的,非主要的。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彼夫 不列颠 民族之墟 印度 也,必先乱其文学,始能侵其权利焉;所谓藉商战以亡 印 者,实餘末之伎俩也。”
分類:根本
《漢語大詞典》:正计(正計)
根本大计。史记·张仪列传:“寡人蛮夷僻处,虽大男子裁如婴儿,言不足以采正计。”汉书·邹阳传:“此四分五裂之国,权不足以自守,劲不足以扞寇,又非有奇怪云以待难也,虽坠言于 吴 ,非其正计也。”
分類:根本大计
《國語辭典》:人生观(人生觀)  拼音:rén shēng guān
人对于自己生活所抱持的想法及处世的态度。如消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观。
《國語辭典》:世界观(世界觀)  拼音:shì jiè guān
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