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闻样(聞樣)
犹模样。《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或经营、或工巧,闻样尖新呈妙好。” 蒋礼鸿 通释:“中古音微纽明纽不分,现代 浙江 方音嗅气的‘闻’仍读明纽,‘闻样’也是模样。”
分類:模样
《漢語大詞典》:死样活气(死樣活氣)
(1).形容没有生气。 鲁迅 《准风月谈·文床秋梦》:“文弱书生死样活气,怎么做得到权臣?”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至于此地报纸,则刊出颇难,观一切文艺栏,无不死样活气,即可推见。”
(2).形容没有生气。 鲁迅 《准风月谈·文床秋梦》:“文弱书生死样活气,怎么做得到权臣?”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至于此地报纸,则刊出颇难,观一切文艺栏,无不死样活气,即可推见。”
分類:生气
《國語辭典》:死模活样(死模活樣)  拼音:sǐ mú huó yàng
半死不活的模样。《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你这丫头;叫你做醒酒汤,则说道懒做便了,直装出许多死模活样!」
分類:半死不活
《漢語大詞典》:斯模大样(斯模大樣)
犹言大模大样。 梁斌 《红旗谱》十一:“ 运涛 故意镇起脸,装出斯模大样儿,说:‘你看看那嘴,看看那爪儿,什么色道,哪里老?’”
分類:大模大样
《漢語大詞典》:送字样子(送字樣子)
见“ 送卷头 ”。
《漢語大詞典》:送卷头(送卷頭)
科举考试中一种舞弊行为。 清 代参加殿试的进士,抄录预拟策首的文句,送交有关阅卷大臣,以图赏识,并俾便识别,谓之“送卷头”,以诗送览者称“送诗篇”。 清 赵翼 簷曝杂记·殿试送卷头:“殿试前,有才之士例须奔竞,以所拟对策首三十餘行,先缮写送诸公之门。卷内有当切题处固不能预拟,而颂圣数语则不拘何题皆可通用也。谓之‘送卷头’。延揽者即以是默识之。”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转眼復试朝考已过,紧接着殿试……怎奈老爷是个走方步的人,凡那些送字样子、送诗篇儿这些门路皆不晓得去作;自己又年届五旬,那殿试卷子作的虽然议论恢宏,写的却不能精神饱满,因此点了一个三甲。”
《漢語大詞典》:掩样法(掩樣法)
神话故事中所称用假相掩隐真相的法术。
《國語辭典》:演样(演樣)  拼音:yǎn yàng
欺瞒、戏弄。《西游记》第三二回:「你怎么有话不来直说,却那般变化了,演样老孙。」
分類:迷惑
《國語辭典》:魇样(魘樣)  拼音:yǎn yàng
假借鬼神,作法害人的一种妖术。《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今如此多子,可见魇样之说不为虚妄的。」
《國語辭典》:学样(學樣)  拼音:xué yàng
模仿别人的模样与行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婆婆马氏怪他不肯学样,羞他道:『看你独造了贞节牌坊不成!』」
分類:学样效法
《漢語大詞典》:一模二样(一模二樣)
犹言一模一样。《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又或有将金银珠宝首饰来解的,他看得金子有十分成数便一模二样,暗地里打造来换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适纔礼物里边,有一件压釵的东西,也是一个玉蟾蜍,与前日 凤官人 与姐姐的一模二样。”
《國語辭典》:一模一样(一模一樣)  拼音:yī mó yī yàng
外型完全一样。《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盖因各父母所生,千支万派,那能够一模一样的?」《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著脸,秃著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
分類:全相
《漢語大詞典》:一式一样(一式一樣)
完全一样。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因为探究和好奇,去年曾经去问 上海 的银楼,终于买了两面来,和我的几乎一式一样,不过缀着的小东西有些增减。”
分類:全一
《國語辭典》:依样葫芦(依樣葫蘆)  拼音:yī yàng hú lú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参见「依样画葫芦」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出:「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内里掣肘,却也依样葫芦。」《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就连夜在客店里打开行箧,取出些时务书,依样葫芦,写下几条,托顾举人笔削,以为进身之具。」
《國語辭典》:依样画葫芦(依樣畫葫蘆)  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u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國語辭典》:依样画葫芦(依樣畫葫蘆)  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u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漢語大詞典》:要样儿
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讲究形式或外表。例如:凑合着穿就得了,别总是要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