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3
词典
1
分类词汇
22
共22,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托处
托居
托家
托息
幽栖
息肩
双栖
窟宅
容止
息壤
鸢肩
不集
鸾栖
不栖
比集
《漢語大詞典》:
托处
安身;栖止。
分類:
安身
栖止
《漢語大詞典》:
托居(託居)
寄身;栖止。 宋
刘攽
《回长官某员外启》
:“从事侯藩,託居仁里,聆素誉于乡彦,辱雅游于中华。” 明
徐渭
《荷赋》
:“余应之曰:‘何子见之不广也!吾闻自子之先,以至於子,皆得以君子名者,岂以託居之广大而顾盻之光荣乎?’”
分類:
寄身
栖止
《漢語大詞典》:
托家(託家)
栖止。 宋
张孝祥
《椰子酒榼》
诗:“矮 胡 生南方,託家碧山崖;採择供贡篚,扶持上天街。”
分類:
栖止
《漢語大詞典》:
托息
栖止;居留。
分類:
栖止
居留
《漢語大詞典》:
幽栖(幽棲)
(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
王昌龄
《过华阴》
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絶。” 宋
范仲淹
《与孙元规书》
:“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人,本无他望,以此为多。”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
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
(2).隐居。
《
宋书·隐逸传·宗炳
》
:“ 南阳 宗炳 、 雁门 周续之 ,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
诗:“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这确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栖之所。”
分類:
隐居
幽僻
栖止
《國語辭典》:
息肩
拼音:
xí jiān
卸除负担而获得休息。《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于晋。」晋。杜预。注:「欲辟楚役,以负担喻。」《文选。张衡。东京赋》:「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
分類:
栖止
休养生息
休息
负担
停止
《漢語大詞典》:
双栖(雙棲)
(1).飞禽雌雄共同栖止。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
:“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 宋
吕同老
《水龙吟·白莲》
词:“双栖雪鷺,夜寒惊起。” 清 孔尚仁
《桃花扇·题画》
:“这泥落空堂帘半捲,受用煞双栖紫燕。”
(2).比喻夫妻共处。
《花月痕》
第四五回:“双栖成泡影,剩两行红泪,伤心者何以哭之?”
分類:
飞禽
雌雄
共同
共处
栖止
夫妇
《國語辭典》:
窟宅
拼音:
kū zhè
1.地下室。也作「窟室」。
2.巢穴、根据地。《文选。左思。吴都赋》:「颠覆巢居,剖破窟宅。」
3.住、居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分類:
居住
动物
坏人
神怪
栖止
盘踞
居处
洞穴
藏身
地方
《國語辭典》:
容止
拼音:
róng zhǐ
1.仪容举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有一沙门,容止独秀,举众往目,皆莫识焉。」《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观虞姬之容止,知治国之佞臣。」
2.收留。《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过期不出,沙门身死,容止者诛一门。」
分類:
容止
允许
仪容
举止
栖止
收留
偏指
《國語辭典》:
息壤
拼音:
xí rǎng
1.平坦肥沃,能自生长而永不耗减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晋。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五。息壤辩》:「山海经所云鲧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也称为「息土」。
2.地名。秦邑。战国时,秦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茂恐武王悔,与其于息壤盟约。后遂以息壤指信守盟约而不渝。
分類:
栖止
泥土
生长
不减
土壤
《漢語大詞典》:
鸢肩(鳶肩)
谓两肩上耸,像鸱鸟栖止时的样子。
《
国语·晋语八
》
:“ 叔鱼 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 韦昭 注:“鳶肩,肩井斗出。” 宋
苏轼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
:“莫叹郎潜生白髮,圣朝求旧鄙鳶肩。”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
:“它如 李嶠 之龟息, 周必大 之帝鬚, 甘侯 头低视仰, 马周 火色鳶肩,博识者自当辨之,未为神也。” 清
魏源
《题陈芝楣中丞个中真意图》
诗之一:“门径开 羊 求 ,功名识鳶肩。”
分類:
两肩
上耸
鸱鸟
鸟栖
栖止
《漢語大詞典》:
不集
(1).无成就;不成功。
《诗·小雅·小旻》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毛 传:“集,就也。”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今日之事,幸而集, 晋国 赖之。不集,三军暴骨。” 杜预 注:“集,成。”
(2).不栖止。
《
列子·杨朱
》
:“鸿鵠高飞,不集污池。”
(3).不齐一,不一致。
《
汉书·晁错传
》
:“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百不当十。” 颜师古 注:“集,齐也。”
分類:
不集
不齐
无成
不栖
成就
栖止
齐一
不成
不一致
不成功
成功
《漢語大詞典》:
鸾栖(鸞棲)
见“ 鸞栖 ”。
亦作“ 鸞栖 ”。 鸾鸟栖止。比喻贤士在位。
《
晋书·苻坚载记上
》
:“百姓歌之曰:‘ 长安 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鸞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 南唐
伍乔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
诗:“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鸞栖有异人。”
分類:
鸾鸟
鸟栖
栖止
贤士
在位
《漢語大詞典》:
不栖(不棲)
(1).不栖止。 晋
刘琨
《答卢谌》
诗:“匪桐不栖,匪竹不食。”
(2).引申为不萦绕。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
:“爱憎不栖於情,忧喜不留於意。”
分類:
不栖
栖止
萦绕
《漢語大詞典》:
比集
(1).排比、汇集。
《
史记·太史公自序
》
:“星气之书,多杂禨祥,不经,推其文,考其应,不殊。比集论其行事,验于轨度以次,作
《天官书》
第五。”
(2).频频栖止。
《
后汉书·章帝纪
》
:“乃者凤皇、黄龙、鸞鸟比集七郡,或一郡再见。” 李贤 注:“比,频也。”
(3).亲近集结。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师众之所比集,大概就是原始公社社会--国家的雏形。”
分類:
亲近
排比
频频
栖止
集结
汇集
一编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