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高栋(高棟)
(1).高大的屋梁。 南朝 梁元帝 《隐居先生陶弘景碑铭》:“嶕嶢高栋,窅靄修櫳。”借指广厦。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一:“高栋层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 宋 苏轼 《送陈睦知潭州》诗:“ 华清 縹緲浮高栋,上有纈林藏石瓮。”
(2).比喻栋梁之材。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大屋去高栋, 长城 扫遗堞。”
(2).比喻栋梁之材。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大屋去高栋, 长城 扫遗堞。”
《骈字类编》:上栋(上栋)
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隋书炀帝纪见下宇下。吕览:孔子曰: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母子相哺也。区区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上栋焚燕爵,颜色不变,是何也?不知祸之将及之也。风俗通: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礼文法度,兴事创业。萧昕总章右个赋:上栋下宇,图出震之垂功。昆崙辟雍,模大壮之成器。
《漢語大詞典》:栋材(棟材)
栋梁材。 明 陈子龙 《祭张中丞文》:“令子二妙,国之栋材,却虏铭功, 麟阁 方开。”
《漢語大詞典》:栋隆(棟隆)
屋栋高大隆起。《易·大过》:“象曰:栋隆之吉,不橈乎下也。” 孔颖达 疏:“犹若所居屋栋隆起,下必不橈。”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隶释·汉司隶从事郭究碑》:“麟跱清朝,委虵自公,栋隆千里,庶绩艾康。”《文选·卢谌〈赠刘琨〉诗》:“上弘栋隆,下塞民望。” 李周翰 注:“ 琨 能兴復 晋 室,上大夫国家梁栋,下满万人之望也。”《周书·晋荡公护传》:“体道居贞,含和诞德,地居戚右,才表栋隆。”
《漢語大詞典》:栋干(棟幹)
栋梁干材。比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汉书·佞幸传赞》:“ 哀 平 之际,国多衅矣。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彊,栋干微挠。”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抚寧之勋,实洽朝野,识量局致,栋干之器也。”《北史·李灵李顺等传论》:“ 顺 则器标栋干,一时推重; 孝伯 风范鉴略,盖亦过人。” 唐 吕道生 《定命录》:“ 魏公 当位极人臣,声名烜赫,热心忠謇,直谅不回,必作栋干,为国元辅。”
《漢語大詞典》:茅栋(茅棟)
亦作“茆栋”。 茅屋。 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茅栋啸愁鴟,平冈走寒兔。” 唐 杜甫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资》诗:“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宋 孙觌 《春事》诗:“茆栋依林出,松扉傍水斜。”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蒙恩主崇禧再用前韵》词:“服兰佩,结茅栋。”
分類: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