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标新立异(標新立異)  拼音:biāo xīn lì yì
创立新奇的名目或主张,以表示与众不同。《隋唐演义》第三一回:「但今作者,止取体艳句娇,标新立异而已,原没甚骨力规则。」也作「标新领异」、「标新取异」。
《漢語大詞典》:激诡(激詭)
(1).矫情立异。后汉书·独行传·范冉:“ 冉 好违时絶俗,为激诡之行。”三国志·魏志·和洽传:“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 清 刘大櫆 《潘在涧时文序》:“ 老聃 、 庄周 ,使为激诡; 商鞅 、 李斯 ,使为变乱。”
(2).标新立异。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中:“ 东坡 《雁词》云:‘拣尽寒枝不肯栖。’以其不栖木,故云尔;盖激诡之致,词人正贵如此。”
(3).毁誉过当。后汉书·班固传论:“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 李贤 注:“激,扬也;诡,毁也。”
《國語辭典》:独行(獨行)  拼音:dú xíng
1.独自一人行走。《诗经。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唐。卢纶 秋晚山中别业诗:「树老野泉清,幽人好独行。」
2.固执己意以行事。如:「独断独行」、「他做事向来一意独行,不接受别人意见。」
《國語辭典》:独行(獨行)  拼音:dú xìng
志节高尚,不随俗浮沉。《汉书。卷六。武帝纪》:「谕三老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徵诣行在所。」《晋书。卷五六。列传。孙楚》:「举独行君子可惇风厉俗者。」
《國語辭典》:好奇  拼音:hào qí
1.追求新奇而喜标新立异。汉。王充《论衡。案书》:「好奇无已,故奇名无穷。」
2.对于自己所不了解的,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唐。杜甫渼陂行〉:「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國語辭典》:变异(變異)  拼音:biàn yì
1.发生意外的变化。如:「事不宜久,否则恐生变异。」
2.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突变,由基因或环境造成的外表型差异。
《漢語大詞典》:独异(獨異)
谓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楚辞·离骚》:“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夏侯始昌 通‘五经’,善推《五行传》,以传族子 夏侯胜 ……其传与 刘向 同,惟 刘歆 传独异。” 宋 苏轼 《谢苏自之惠酒》诗:“且言不饮固亦高,举世皆同吾独异。”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的宣战。”
《漢語大詞典》:好异(好異)
(1).喜好标新立异。书·毕命:“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2).犹好奇。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远近好异之士,履满其门。”
《漢語大詞典》:苟异(苟異)
任意地标新立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然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南史·何尚之传:“必须俭而中礼,无取苟异。”
《國語辭典》:与世沉浮(與世沉浮)  拼音:yǔ shì chén fú
随世俗的眼光或潮流而行。形容没有己见,随波逐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唐。韩愈 答刘正夫书:「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也作「与时浮沉」、「与世浮沉」。
《国语辞典》:争奇斗异(争奇斗异)  拼音:zhēng qí dòu yì
竞相标新立异,务求与众不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吟坛才子,争奇斗异,各献所长。」
《國語辭典》:不今不古  拼音:bù jīn bù gǔ
讽刺人不学无术,而言行举止怪异。如:「现代有太多不今不古的人,大放厥词。」
《國語辭典》:矜奇立异(矜奇立異)  拼音:jīn qí lì yì
誇耀奇特,标榜新异。如:「对一个标榜与众不同的人而言,言行矜奇立异,实不足为怪。」
分類:标新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