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下一页
柳豸(字 廷直 号 憨庵 )
柳佥(字 大中 号 安愚、味茶居士 )
柳本明(字 诚甫 号 梅川 )
柳沃(字 启彦 号 石轩 )
柳英(字 子钟 号 鹤峰 )
柳济(字 孟渊 号 耕叟 )
柳希春(字 仁仲 号 眉岩、涟溪 文节 )
柳景深(字 太浩 号 龟村 )
柳东伯(字 孟卿 号 桐阳 )
柳云龙(字 应见 号 谦庵 )
柳成龙(字 而见 号 西厓 丰原府院君 )
柳根(号 西坰、隐屏居士 字 晦夫 )
柳佐(字 宗相 号 赓虞 )
柳梦寅(字 应文 号 于于堂、艮庵、默好 义贞 )
其它辞典(续上)
柳楷(字 文范 号 万竹山人 )柳豸(字 廷直 号 憨庵 )
柳佥(字 大中 号 安愚、味茶居士 )
柳本明(字 诚甫 号 梅川 )
柳沃(字 启彦 号 石轩 )
柳英(字 子钟 号 鹤峰 )
柳济(字 孟渊 号 耕叟 )
柳希春(字 仁仲 号 眉岩、涟溪 文节 )
柳景深(字 太浩 号 龟村 )
柳东伯(字 孟卿 号 桐阳 )
柳云龙(字 应见 号 谦庵 )
柳成龙(字 而见 号 西厓 丰原府院君 )
柳根(号 西坰、隐屏居士 字 晦夫 )
柳佐(字 宗相 号 赓虞 )
柳梦寅(字 应文 号 于于堂、艮庵、默好 义贞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永嘉人,字文范,号万竹山人。宣德间值内阁。诗、文、书、画皆佳妙,山水尤苍秀有致。
人物简介
维基
柳豸(1443年—1498年),字廷直,号憨庵,河南开封府睢州人,匠籍。河南乡试第二十一名。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七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四名。授山西襄垣知县,贬丞岐山,再贬会川卫知事。弘治元年,再次担任高平县知县,因母老乞求归乡,五十岁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大中,号安愚、味茶居士。正德时隐居不仕,唯搜罗奇书,传写雠校。又不吝假借,人以此益贤之。尝以宋椠手抄,改正《水经》错简。又摹写唐人诗数十种。亦能诗。
人物简介
维基
柳本明(1486年—?),字诚甫,号梅川,河南汝宁府光州光山县人,军籍。河南乡试第五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一百八十名,登第三甲第八十七名进士。历官户部郎中,十六年出知山东莱州府。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启彦,号石轩。
人物简介
维基
柳英(1498年—?年),字子钟,号鹤峰,四川夔州府巫山县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二十六名进士。观刑部政,升刑主,员,郎中,云南知府,河东运使,复两淮,湖广参政,回籍,勘明复参政至右布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德化人,字孟渊,号耕叟。善楷书。性孝友。
人物简介
简介
柳希春,朝鲜王朝明宗、宣祖年间的学者。字仁仲,号眉岩、涟溪,谥文节。原籍善山。别试及第,任正言。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丰山人。字太浩,号龟村。
人物简介
维基
柳东伯,字孟卿,号桐阳,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人,军籍。湖广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一十三名进士。刑部观政,授河南叶县知县,调浙江慈溪县,三十五年因倭寇攻陷县城,谪云南定边典史。嘉靖三十五年,升授长洲县知县,有政绩,调任后当地人仍怀念其功绩。三十八年十一月任内发生打行狱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柳成龙(1542年—1607年6月7日,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字而见,号西厓,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河回村人,朝鲜王朝中期宰相、学者。黄海道观察使柳仲班次子,属南人党,曾于朝鲜宣祖时期担任领议政一职。在壬辰倭乱时期担任领议政并总管军务,为抵御日本增强军事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启用了李舜臣、权栗等有才之士,并跟随国王宣祖击退倭军。1598年受西人党尹斗寿等人诬陷,被告与日本密谋进攻明朝而遭到弹劾,1600年查清真相后被复职。但此时的柳成龙厌倦官场,辞官回到故乡河回。1604年被封为扈圣功臣,死后又被追封为丰原府院君。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晦夫,朝鲜状元,有《西坰集》。西坰集·序
一日。湖西吴按使来。授以诗集一通曰。此吾外王父西坰柳公之遗稿也。今刊工告讫。盍为一言以弁诸首乎。不佞受而卒业而叹曰。人有其身。而有其才者难也。虽有其才。而有其时者尤难也。盖我明宣之际。本朝之文治隆矣。公以词学名家。与一时诸公。润色王猷。奎章钟奏。郁郁乎洋洋乎。后世无能望焉。岂所谓天使鸣国家之盛者耶。其有才有时。何其全胜欤。盖其才宜有其时也。公最与五峰李公。诗名相埒焉。不佞虽未涉声病之流。而尝闻前辈谭艺之馀论。西坰不如五峰之天才。而五峰不如西坰之人功。评者以为知言云尔。不佞于此复窃有所感焉。集中所咏退陶先生者甚多。而其一绝有云。动察恒资静养多。岂尝抠衣于函丈之间耶。不然。当日微言。何自而得也。前哲益远。妙旨无传。一言之几乎道者。不可复见。此余之所感者也。圭庵宋先生受祸最酷。亲知莫或省顾。而公于其所寓遗宅。吟咏发挥。以寓其追慕之诚。窃念前辈风流笃厚如此。而十数年间。已有今无之叹。此余之所感者也。凡集四编所与酬唱。盖多中朝文苑之士。昔缟纻之事。犹为今古之胜谈。况珠玑锦绣之什。投报于皇华大雅之伦。相得如期牙。相须如埙篪秀句佳篇。脱于口而脍炙于天都搢绅之间。则其荣耀于今与后。奚独公一身为哉。久矣此事之不能复睹也。此余之所感者尤深也。不佞少读退陶书。其高山景行之思。老而弥深。而圭庵又余曾考之家弟也。则其爱玩是集。岂必多逊于按使。而按使独于皇华之什。不遗一言半句。不与诸作从其删略者。得无意乎。抑亦同余之所感者乎。聊书此以归之。且因以问之。时崇祯壬寅仲秋。恩津宋时烈。序。西坰集·跋
外王父晋原府院君西坰柳公尝语曰。文人遗集之刊行。子孙事。吾不复望也。幸而皇华集一编在。后之知我者。观此足矣。先母常诵此言而诏之。辄泫然。不肖藏之心上矣。王父平生文字不知几千篇。而摭拾于兵燹荡佚之馀者。仅什之二三。恒恐并与是而无传焉。而况皇华集。伊时朝家命秘书印以铸字。而布之不广者。行于世已无多。斯岂但一家之恸惜而已哉。今不肖按臬湖西。时则屈而举不至嬴。遂捐俸倩工。开板于公山南南穴寺。未一月而断手。于戏。是岂非圣恩之所及。而天亦使作者不朽也耶。王父之文章。特馀事耳。一时之入金石垂后世者。盖不出他手。其必比家有之。遗编剩馥之在人口者何限。而家庭之所掇缉。若是之鲜。亦幸而不失其传。不幸而不传其多也。谨将家藏诗藁若而篇及皇华集所载诗。分为上下卷。拟寿其传。藏诸始安翠屏书院。即吾外王父之祠宇也。先母追慕之志庶乎无憾。而小子夙昔之愿亦可以偿矣。时壬寅秋七月上浣。外孙通政大夫守忠清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吴挺纬。拜手谨识。西坰集·识
惟我外曾王考西坰府君。自博士弟子时。已负艺苑重望。甫释褐。即被湖堂之选。逮夫中年以来。主盟词坛。再傧华使则平生所著述。不啻累千篇。而皆散佚不收。今之所存。才十之一二。可胜惜哉。公之没几四十年许。所遗篇馀什。将湮没无传。幸而公之外孙吴留后挺纬甫。先年按节湖西。湖西即公再莅之地也。毋论内外。子孙之继先业已可贵。而又能捐捧锓梓。以寿其传。使四十年未遑之役。一朝办出于公所憩之处。噫。斯集之始行于今。岂非有待而然欤。但窃惟念诗集二卷。虽已传布。而伊时边当岁饥。事力有不逮者。如馆阁应制文字及碑状疏劄。皆未及焉。不肖常欲得一弊县。了是事者久矣。岁癸卯冬。恭承朝命。出宰陟州。州有若干匠手。是亦一幸也。遂取未及刊者。付之剞劂氏。才阅月。工告讫工。于是乎公之诗文并行于世。而不肖之志愿毕于此矣。然所本草中次序颠倒者有之。鱼鲁相杂者亦多。簿书之睱。再三校正。而尚有讹谬处。就其已甚者。不得已或删全篇。或阙一二字。此乃不肖之罪也夫。仍念不肖曾为湖岭二倅。今又东来海邑。前后刊行我两世家集。是岂不肖之所能致。秋毫莫非国恩。祖孙幽明之间。只自感涕而已云。时乙巳孟夏下浣。外曾孙通政大夫行三陟府使金震标。拜手识。
人物简介
维基
柳佐(1559年—1625年),字宗相,号赓虞,山东东昌府临清州人,民籍。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乡试三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四名,廷试三甲一百七十九名进士。礼部观政,授夏县知县,后调曲沃。二十年十月以卓异擢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二十二年巡视凤阳仓,因力争储议,罢职为民归里。泰昌时,起为光禄寺丞,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升本寺少卿,五月改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二年六月升北太仆寺卿添注,十一月补为正职,三年九月升工部右侍郎,寻转左侍郎,署部事,五年正月以明庆陵完工,升太子太保、本部尚书、协理部事,工部尚书,三月卒于官,赠少保。
人物简介
简介
柳梦寅,朝鲜王朝时期的作家。字应文,号于于堂。兴阳人。任过吏曹参判官职。曾以北人身份同李尔瞻交际过,但由于废母论时持不同意见而受怀疑,后遇仁祖反正而免遭灾祸。但后来又因奇自献等人被捕,他逃至杨州西山隐居,然而还是被捕入狱。在狱中他试图用诗减罪,写了《孀妇诗》求饶,但还是被判处死刑。他擅长书法,精通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笔各种书法。他是朝鲜王朝中期的故事文学巨匠。著作有《于于野谈》、《于于集》等。谥号为义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