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摧花斫柳  拼音:cuī huā zhuó liǔ
花、柳比喻女子之美好与柔弱。「摧花斫柳」比喻伤害女子。如:「这种伤天害理,摧花斫柳的事,他竟然做得出来。」
《漢語大詞典》:孱嫠
柔弱的寡妇。 清 刘大櫆 《吴节妇传》:“夫以一女子寂处闺门,心思既无所控告,况煢煢孱嫠,抱数嵗之孤。”
分類:柔弱寡妇
《漢語大詞典》:诎柔(詘柔)
屈曲柔弱。《韩诗外传》卷六:“詘柔顺从,刚强猛毅,与物周流,道德不外。”
分類:屈曲柔弱
《国语辞典》:蔫呼呼  拼音:niān hū hū
人的性情柔弱,做事不够简洁明快。如:「遇上这种做事蔫呼呼的人,你有什么办法?」
《漢語大詞典》:馁荏(餒荏)
气势柔弱,不强硬。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 海 ( 海瑞 )之再出也,年力已惫,渐不及抚南畿时,诸辨疏亦稍馁荏。”
《国语辞典》:内柔外刚(内柔外刚)  拼音:nèi róu wài gāng
内在柔弱而外表刚强。《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也作「外刚内柔」。
《漢語大詞典》:儒柔
(1).柔弱,文弱。新唐书·郑畋传:“ 璠 内轻 畋 儒柔,纵步骑鼓而前。”
(2).指文弱的气质。 清 吴骞 拜经楼诗话卷一:“初晤余时,去总角无几,便以能属文廪胶庠,不意其投笔指顾风云,用儒柔奠南服也。”
《國語辭典》:柔能制刚(柔能制剛)  拼音:róu néng zhì gāng
柔弱能制服刚强。《后汉书。卷一八。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明。沈采《千金记》第五出:「看起来这兵法不过是柔能制刚,弱能胜强,以逸待劳,能勇能怯之意。」也作「柔能克刚」。
《漢語大詞典》:柔肤弱体(柔膚弱體)
谓柔弱的身体。《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少小常苦被褥泰温,泰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是以难可防护,而易用感慨。”
分類:柔弱身体
《漢語大詞典》:柔筋脆骨
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软无力。 明 宋濂 《〈王君子与文集〉序》:“士之有志於文者伙矣,抽青媲白,组织文绣,柔筋脆骨,点缀形似,徒夸艳乎。”
《漢語大詞典》:软乎(軟乎)
形容柔弱无力。 田汉 《卢沟桥》第二幕:“这年月还唱这样的歌,把人唱得怪软乎的。”
分類:柔弱无力
《漢語大詞典》:软酥酥(軟酥酥)
柔弱酥软的样子。 明 屠隆 《綵毫记·官禁生谗》:“有时沉酣盃盏,水晶帘下低垂。软酥酥半頽红玉,殢人醉态可怜。”
分類:柔弱酥软
《漢語大詞典》:软塌塌
形容柔弱无力。例如:他觉得浑身软塌塌的。
分類:柔弱无力
《漢語大詞典》:桡桡(橈橈)
柔弱貌。 唐 元结 《演兴·讼木魅》诗:“槢橈橈兮未坚,椲桹桹兮可屈。”
《漢語大詞典》:仁柔寡断(仁柔寡斷)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则仁柔寡断之主, 汉献 、 唐昭 之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