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6
词典
9
分类词汇
47
共56,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分类词汇
(续上)
分散染料
反应性染料
还原染料
安安蓝
靛花青
涅石
染色体
三原色
媒染
茅搜
蓼蓝
《漢語大詞典》:
分散染料
分子中不含水溶性基团,在水中需借分散剂作用而分散成悬浮状态才能进行染色的染料。染色时,染料在高温下溶解进入纤维而固着。适用于聚酯纤维、醋酸纤维等的染色。
分類:
含水
基团
水中
分散
散剂
悬浮
状态
才能
染色
染料
《漢語大詞典》:
反应性染料
旧称“活性染料”。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染料。其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活性基团,染色时与纤维形成化学键结合,成为“染料纤维”化合物。色泽鲜艳、耐水洗。广泛用于棉、麻、丝绸、羊毛等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分類:
旧称
活性
染料
纤维
生化
化学反应
《漢語大詞典》:
还原染料(還原染料)
一种须先还原而后染色的染料,不溶于水,在碱溶液中经还原成为可溶性盐,被棉纤维等吸收后再经氧化,,恢复为原来的不溶性染料。色泽鲜艳,耐洗耐晒。用于棉、麻、毛、人造纤维及其织品的染色和印花。如靛蓝。
分類:
还原
而后
染色
染料
《漢語大詞典》:
安安蓝(安安藍)
即凡拉明蓝。蓝色染料的一种。用以染布,色泽鲜艳,但易泛红。也指用安安蓝染色的布匹。
《新华日报》
1944.2.29:“虽是在乡镇也有卖阴丹布、安安蓝的……也有卖太太、小姐们用的钢夹的,可是穿阴丹布、安安蓝的人,究竟稀少得很。”
分類:
蓝色
染料
《漢語大詞典》:
靛花青
青黑色的染料。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
:“靛花青八两,银八分。”
分類:
青黑
黑色
染料
《漢語大詞典》:
涅石
黑矾石,可为染料。
《
山海经·北山经
》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 孟门之山 ,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堊,多涅石。”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金石五·矾石
》
:“ 楚 人名涅石, 秦 人名为羽涅。”
分類:
矾石
染料
《國語辭典》:
染色体(染色體)
拼音:
rǎn sè tǐ
chromosome
由DNA与相关蛋白质结合而成的构造,携带生物体的遗传讯息。
分類:
染色体
细胞
时出
碱性
染料
着色
丝状
小体
《國語辭典》:
三原色
拼音:
sān yuán sè
1.物理学上指色光红、绿、蓝。色觉学说谓人眼网膜对此三色光的感觉最敏锐,若三原色造成的刺激程度相同即感觉为白色,若程度不同即生各种色光感。
2.颜料中的红、黄、蓝色。因为可用它们配成各种色彩,故称为「三原色」。
分類:
颜料
光学
中指
染料
料中
波长
三色
光波
颜色
比例
混合
合后
《漢語大詞典》:
媒染
使某物(如织物)置诸媒染剂或类似化学品的作用下或以媒染剂或类似化学品处理某物
以化学品处理某物(一种乳剂或其他照相材料),从而给予后者以与染料结合的能力
分類:
某物
化学
织物
乳剂
类似
照相
材料
从而
给予
后者
染料
结合
能力
《漢語大詞典》:
茅搜(茅蒐)
即茜草。根可作绛红色染料。
《诗·小雅·瞻彼洛矣》
“韎韐有奭” 毛 传:“韎韐者,茅蒐染草也。” 孔颖达 疏:“奭者,赤貌。传解言奭之由,以其用茅蒐之草染之,其草色赤故也。”参见“ 茜 ”。
分類:
茜草
红色
染料
《國語辭典》:
蓼蓝(蓼藍)
拼音:
liǎo lán
草名。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原产中国。茎高六十至九十公分。叶成椭圆形、互生,叶柄之基部,有鞘状之托叶包被于茎。花小、无瓣,仅有红色之萼;花后结瘦果,三角形,赭红色,有光泽。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以其似蓼,故称为「蓼蓝」。亦可入药。
分類:
一年生
草本植物
染料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