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楼阁(樓閣)  拼音:lóu gé
楼房。《三国演义》第七八回:「苏越画成九间大殿,前后廊庑楼阁,呈与操。」《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循著塘沿走,望见那边高高低低许多楼阁。」
《國語辭典》:复道(復道)  拼音:fù dào
楼阁间相连通行的道路。《汉书。卷八一。孔光传》:「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也作「复道」。
《國語辭典》:复道(複道)  拼音:fù dào
楼阁中上下重叠的通行道路。《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官,及閒往,数跸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也作「复道」、「复陆」。
《國語辭典》:飞阁(飛閣)  拼音:fēi gé
很高的阁楼。《文选。曹丕。游宴诗》:「置酒坐飞阁,逍遥临华池。」《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于是碣以高昌崇观,表以建城峻庐,岧峣岑立,崔嵬峦居,飞阁干云,浮阶乘虚。」
《漢語大詞典》:水桥(水橋)
架空的引水槽。 赵树理 《三里湾·站得高看得遍》:“渠开到村里,离地面只有尺把深了,再用水桥接过去,大渠的水便可以沿着下滩的西山根走,全部下滩地都可以浇到。”
《漢語大詞典》:笮桥(笮橋)
(1).用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县,即 汶山郡 治, 刘备 所置也。渡江有笮桥。” 杜甫 《桔柏渡》“连笮动嫋娜” 清 仇兆鳌 注:“《梁益记》:‘笮桥,连竹索为之,亦名绳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万山丛矗,中遶汹溪,皮船笮桥,曲折一綫。”
(2).桥名。又名 夷里桥 。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南。因桥用竹索编成,故名。相传 晋 永和 四年 桓温 伐 蜀 ,战败 蜀 主 李势 于此。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西南两江有七桥﹞城南曰 江桥 ;南渡流曰 万里桥 ;西上曰 夷里桥 ,亦曰 笮桥 。桥又从冲治,桥西北折曰 长昇桥 ; 郫江 上西有 永平桥 。”
《國語辭典》:电车(電車)  拼音:diàn chē
以电为动力,行驶于都市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分有轨和无轨两种。
《國語辭典》:索道  拼音:suǒ dào
用钢索在两地之间架设的空中通道。通常用来运送物品。
《漢語大詞典》:有轨电车(有軌電車)
电车的一种。行驶时,电流由一根架空导线通过集电器,经控制设备以牵引电动机,然后由车轮到钢轨组成回路。因有轨道不够灵便,并伴有较强的振动和噪音,故今多不用。
《國語辭典》:无轨电车(無軌電車)  拼音:wú guǐ diàn chē
一种不须敷设铁轨而能自由行驶的电车。
《漢語大詞典》:高架车辆
在城市和近郊的架空单轨上行驶的公共交通车辆。有跨座型和悬垂型两类。前者重心在轨道上部,后者重心在轨道下部。通过车体上的转向架在轨道上行走。转向架上装有导向轮、承重轮,以及空气弹簧。
《國語辭典》:高架铁路(高架鐵路)  拼音:gāo jià tiě lù
在平地上设立支架,再于架上铺设的铁路。也称为「高线铁路」、「高架铁道」。
《國語辭典》:独轨铁路(獨軌鐵路)  拼音:dú guǐ tiě lù
一种架空车道。能通过地面交通拥挤的大城市。优点为不受地面干扰,速度快,每小时可达一百公里以上,且运行平稳、安全、输送力大,造价较地下铁低廉、工期短、技术简单。
《國語辭典》:桁架  拼音:héng jià
由许多二力杆件以枢结或理想化枢结连结而成的骨架式承重结构,常以钢材或木材构筑之。
《國語辭典》:裸线(裸線)  拼音:luǒ xiàn
无绝缘材料包裹的金属导线。
《漢語大詞典》:丽实(麗實)
落实,不架空。 刘师培 《与人论文书》:“论事流失,第病摭虚;觕知丽实,便副良构。”
分類:落实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