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枯瘦
消瘦;干瘦。 宋 欧阳修 《辞宣徽使判太原府札子》之二:“腰脚枯瘦,行履艰难。” 宋 陆游 《六十吟》:“嗟予忽忽蹈此境,衰髮如蓬面枯瘦。”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杂类·笤帚》:“僧体枯瘦,气息懨懨然,渐无生气。” 巴金 《将军集·五十多个》:“那时候它充满了活气,就像一个健康的壮年人,后来才染上了疾病,渐渐地枯瘦起来。” 艾芜 《海岛上》:“现在他那按在墙头上的枯瘦指头和两片略略张开的薄嘴唇,还正在微微颤抖。”
《國語辭典》:枯瘠  拼音:kū jí
枯槁贫瘠。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予顷在南郑,见一军校,火山军人也。言火山之南,地尤枯瘠,锄钁所及,烈焰应手涌出。」《聊斋志异。卷一。瞳人语》:「许时不窥园亭,珍珠兰遽枯瘠死。」
《漢語大詞典》:乾瘠
枯瘦。比喻文章贫乏无味。 清 张埙 《冬青树序》:“文章烂漫易,老境难。老而乾瘠非老也;老而健,老而腴,刊去枝叶,言无餘賸,此为老境。”
《漢語大詞典》:干瘠(乾瘠)
枯瘦。比喻文章贫乏无味。 清 张埙《冬青树序》:“文章烂漫易,老境难。老而乾瘠非老也;老而健,老而腴,刊去枝叶,言无餘賸,此为老境。”
《漢語大詞典》:焦瘦
枯瘦。 唐 李端 《瘦马行》:“眼中有泪皮有疮,骨毛焦瘦令人伤。”
分類:枯瘦
《漢語大詞典》:槁瘠
枯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士人·金华二名士:“ 张 ( 张萱 )亦以词赋自命,人伟岸有福相,不似 胡 ( 胡应麟 )之槁瘠。”
分類:枯瘦
《國語辭典》:枯骨  拼音:kū gǔ
尸体腐烂后留下的骨骸。《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昔文王葬枯骨,公刘敦行苇,世称其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又过火类坳,坳下下望,见坳上有一具枯骨。」
《漢語大詞典》:枯瘁
(1).犹枯萎。《三国志·吴志·薛综传》:“枯瘁更荣,絶统復纪。”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七:“芭蕉至秋后著霜则皆枯瘁。” 明 刘基 《夏夜台州城中作》诗:“古时 东海 辟孝妇,草木枯瘁连三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宋林唐两义士:“ 南村 ( 陶宗仪 )以 东嘉 去 杭 千里,冬青岂易持去,纵持去,岂能不枯瘁。”
(2).枯瘦憔悴。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新知录:“二人同舟有所适,一人性急,昼夜计程,稍阻輒愤懣,形为枯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泥书生:“一书生入,脱衣巾,就妇共寝。自是恆无虚夕。月餘,﹝妇﹞形容枯瘁。”
(3).指衰老之人。 宋 叶适 《辞免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崇福宫状》:“七十既至,一再控陈,但得归休,便为止足,岂意矜怜枯瘁,委曲陶鎔,特畀新除,復还旧物。”
《国语辞典》:如柴  拼音:rú chái
形容身体枯瘦。《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不但精神模糊,言语蹇涩,而且骨瘦如柴。」
《國語辭典》:鹄面(鵠面)  拼音:hú miàn
形容因饥饿而憔悴瘦弱的面容。《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详文赘说》:「日与二三鸠形鹄面之小民,相为依守。」
《漢語大詞典》:鹄形(鵠形)
枯瘦貌。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贫乏》:“言飢饿者为鵠形。” 明 杨基 《桂林与蒋张二指挥观兵》诗:“燕頷将军髯似戟,鵠形俘虏面如刀。” 明 卢象升 《借本屯田鼓铸修城疏》:“臣每至一山邨,行数十里,或百餘里,但见人面鵠形之老稚,非踉蹌道旁,即展转沟壑。”
分類:枯瘦
《漢語大詞典》:鸠鹄(鳩鵠)
(1).见“ 鳩形鵠面 ”。
(2).指久饥枯瘦的人。 清 陆陇其 《答仇沧柱太史书》:“ 陇其 自待罪畿南,虽硜硜一念,可矢天日,而鳩鵠满野,犹然如故。”
分類:枯瘦
《國語辭典》:鸠形鹄面(鳩形鵠面)  拼音:jiū xíng hú miàn
形容人饥饿枯瘦,面容憔悴。《隋唐演义》第四四回:「老儿见说,忙去唤这些妇女来,可怜个个衣不蔽体,饿得鸠形鹄面。」也作「鸟面鹄形」。
《漢語大詞典》:植鳍(植鰭)
竖起的鱼鳍。形容人枯瘦背脊弓曲貌。荀子·非相:“ 傅説 之状,身如植鰭。”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鰭在鱼之背,立而上见,驼背之人似之。然则 傅説 亦背僂歟?” 元 杨维桢 《秀州相士歌》:“貌如削瓜帝治开,背如植鰭王业建。”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今疾病见古书:“荀子言 傅説 如植鰭,即今之枯瘦也。”
《漢語大詞典》:鹤躯(鶴軀)
喻枯瘦的身体。 宋 陆游 《上巳临川道中》诗:“鹤躯苦瘦坐长飢,龟息无声惟默数。” 宋 陆游 《斋居书事》诗:“平生风露充蝉腹,到处云山寄鹤躯。”
分類:枯瘦身体
《国语辞典》:鹄面鸟形(鹄面鸟形)  拼音:hú miàn niǎo xíng
形容人饥饿枯瘦、面容憔悴。元。王恽〈入奏行美圣政而重民急也〉诗:「扶羸载瘠总南逋,鹄面鸟形犹努力。比之坐毙不相保,趁熟庶几延旦夕。」也作「鸟面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