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销铄(銷鑠)
(1).熔化。 汉 枚乘 《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鑠而挺解也。” 南朝 梁 刘孝威 《塘上行苦辛篇》:“黄金坐销鑠,白玉遂淄磷。” 唐 李白 《长歌行》:“金石犹销鑠,风霜无久质。” 郭沫若 《满江红·一九六三年元旦书怀》词:“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鑠?”
(2).指灼热。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如 漳 犹近州,气冷又销鑠。”
(3).铄金销骨。形容毁谤之言害人之烈。语出 汉 邹阳 《于狱中上书自明》:“众口鑠金,积毁销骨”。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鑠浸润之谗。”
(4).削弱;衰微。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彊梁之兇,销鑠缩栗,迎风而委伏。” 宋 叶适 《叶君墓志铭》:“然自古穷极富贵,执世所甚重之权,其当施之事,多繆乱而失其所以措之,至徒丧败销鑠而不足纪。”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北方如 陕西 、 甘肃 ,益以销鑠,而东三省与 新疆 尤无赖。”
(5).亏缺;消损。《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 唐 孟郊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诗:“古雪无销鑠,新冰有堆积。”
(6).憔悴;枯槁。《楚辞·九辩》:“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鑠而瘀伤。” 王逸 注:“身体燋枯,被病久也。” 唐 李如璧 《明月》诗:“已悲芳岁徒沦落,復恐红颜坐销鑠。”《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生 渐渐黄瘦,肌肤销鑠,饮食日减。”
(7).亦作“ 销烁 ”。消耗;消磨。《吕氏春秋·明理》“人民淫烁不固” 汉 高诱 注:“淫邪销烁不一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销鑠精胆,蹙迫和气。” 宋 苏轼 《吴江岸》诗:“壮怀销鑠尽,回首尚心惊。” 清 黄宗羲 《次公董公墓志铭》:“二十年以来,风霜销鑠,日就芜没。”
(8).消逝,消失。 南朝 梁 何逊 《暮秋答朱记室》诗:“寸阴坐销鑠,千里长辽逈。” 唐 张谓 《邵陵作》诗:“昔时文武皆销鑠,今日精灵常寂寞。” 明 方孝孺 《赤壁》诗:“噫吁戏! 曹公 气势, 苏子 文章。人物销鑠,尘跡荒凉。”
(9).消除。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国讎未销鑠,我志荡 卭陇 。”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宣布善化,销鑠恶俗。”
(2).指灼热。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如 漳 犹近州,气冷又销鑠。”
(3).铄金销骨。形容毁谤之言害人之烈。语出 汉 邹阳 《于狱中上书自明》:“众口鑠金,积毁销骨”。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鑠浸润之谗。”
(4).削弱;衰微。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彊梁之兇,销鑠缩栗,迎风而委伏。” 宋 叶适 《叶君墓志铭》:“然自古穷极富贵,执世所甚重之权,其当施之事,多繆乱而失其所以措之,至徒丧败销鑠而不足纪。”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北方如 陕西 、 甘肃 ,益以销鑠,而东三省与 新疆 尤无赖。”
(5).亏缺;消损。《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 唐 孟郊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诗:“古雪无销鑠,新冰有堆积。”
(6).憔悴;枯槁。《楚辞·九辩》:“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鑠而瘀伤。” 王逸 注:“身体燋枯,被病久也。” 唐 李如璧 《明月》诗:“已悲芳岁徒沦落,復恐红颜坐销鑠。”《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生 渐渐黄瘦,肌肤销鑠,饮食日减。”
(7).亦作“ 销烁 ”。消耗;消磨。《吕氏春秋·明理》“人民淫烁不固” 汉 高诱 注:“淫邪销烁不一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销鑠精胆,蹙迫和气。” 宋 苏轼 《吴江岸》诗:“壮怀销鑠尽,回首尚心惊。” 清 黄宗羲 《次公董公墓志铭》:“二十年以来,风霜销鑠,日就芜没。”
(8).消逝,消失。 南朝 梁 何逊 《暮秋答朱记室》诗:“寸阴坐销鑠,千里长辽逈。” 唐 张谓 《邵陵作》诗:“昔时文武皆销鑠,今日精灵常寂寞。” 明 方孝孺 《赤壁》诗:“噫吁戏! 曹公 气势, 苏子 文章。人物销鑠,尘跡荒凉。”
(9).消除。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国讎未销鑠,我志荡 卭陇 。”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宣布善化,销鑠恶俗。”
《國語辭典》:峥嵘(崢嶸) 拼音:zhēng róng
1.山势高峻突出的样子。唐。岑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清。严复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诗:「欲采盈盈太孤绝,胸中长此玉峥嵘。」
2.面貌凶恶的样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只见麒麟迅速,狮子峥嵘,摆尾摇头,出林迎接。」
3.冷冽的样子。唐。罗隐 雪霁诗:「南山雪乍晴,寒气转峥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那剑光闪烁,杀气峥嵘。」
4.人品出众的样子。唐。杜荀鹤 送李镡游新安诗:「邯郸李镡才峥嵘,酒狂诗逸难干名。」
5.出人头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真是谢天谢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
2.面貌凶恶的样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只见麒麟迅速,狮子峥嵘,摆尾摇头,出林迎接。」
3.冷冽的样子。唐。罗隐 雪霁诗:「南山雪乍晴,寒气转峥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那剑光闪烁,杀气峥嵘。」
4.人品出众的样子。唐。杜荀鹤 送李镡游新安诗:「邯郸李镡才峥嵘,酒狂诗逸难干名。」
5.出人头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真是谢天谢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
《漢語大詞典》:乾枯
1.失去水分而枯槁。 唐 杜甫 《大麦行》:“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他觉得一切的景物都可爱起来。那些干枯的瘦树仿佛很苗条。”
2.干燥。《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涩。”
3.干瘪;瘦瘠。 唐 窦暨 《述书赋》下:“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嶮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今妇人缠足……其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张天翼 《儿女们》:“脖子有点痠疼--似乎撑不起这干枯的脑袋。”
4.比喻枯燥乏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作诗圆熟》:“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作者并驱矣。”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
5.枯竭;罄尽。 萧红 《桥》:“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
2.干燥。《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涩。”
3.干瘪;瘦瘠。 唐 窦暨 《述书赋》下:“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嶮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今妇人缠足……其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张天翼 《儿女们》:“脖子有点痠疼--似乎撑不起这干枯的脑袋。”
4.比喻枯燥乏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作诗圆熟》:“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作者并驱矣。”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
5.枯竭;罄尽。 萧红 《桥》:“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