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枣下(棗下)
(1).枣树下。因枣下攒聚有时,常用以喻人间的盛衰和世态炎凉。《古咄唶歌》:“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夏欲初赤时,人从四边来;枣适今日赐,谁当仰视之?” 晋 潘岳 《笙赋》:“枣下纂纂,朱实离离。宛其落矣,化为枯枝。人生不能行乐,死何以虚謚为?”纂与“攒”通,聚貌。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 桃源 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2).古曲名。文选·潘岳〈笙赋〉:“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 张詵 注:“《园桃》《枣下》,古曲名。” 南朝 齐 谢朓 《同赋杂曲名·秋竹曲》:“欲求《枣下》吹,别有 江 南枝。” 南朝 梁 刘孝绰 《发建兴渚示到陆二黄门》诗:“犹闻《枣下》吹,尚识杏间堂。”
《漢語大詞典》:枣红(棗紅)
像红枣的颜色。如:枣红马;枣红夹袄。
分類:红枣颜色
《骈字类编》:枣叶(枣叶)
唐 温庭筠 秋日 菊花明欲迷,枣叶光如湿。
《漢語大詞典》:枣实(棗實)
枣子。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枣:“ 郑玄 曰:‘枣油,擣枣实,和,以涂繒上,燥而形似油也。’” 宋 欧阳修 《戏书示黎教授》诗:“乌衔枣实园林熟,蜂採檜花村落香。”
分類:枣子
《國語辭典》:红枣(紅棗)  拼音:hóng zǎo
1.一种乾枣。皮部呈红色,故称为「红枣」。
2.成熟发红的枣儿。
《漢語大詞典》:扑枣(撲棗)
击落枣子。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后以指对邻居宽容之典。 清 吴伟业 《松鼠》诗:“扑枣听邻家,搔瓜任边邑。”
《漢語大詞典》:大枣(大棗)
俗称红枣。味甘,供食用,亦入药。尔雅·释木:“洗,大枣。” 郭璞 注:“今 河东 猗氏县 出大枣,子如鸡卵。”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枣﹝集解﹞引 寇宗奭 曰:“大枣先 青州 ,次 晋州 ,皆可晒曝入药,益脾胃。餘者只可充食用耳。”
《漢語大詞典》:枣昏(棗昏)
形容昏聩迟钝。语出《宋书·范晔传》:“枣膏昏钝。” 明 陈继儒 《书蕉·枣昏》:“ 宋 人书启自叙云:‘性本枣昏,质惟木訥。’”参见“ 枣膏昏钝 ”。
分類:昏聩迟钝
《漢語大詞典》:枣膏昏钝(棗膏昏鈍)
宋书·范晔传:“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沉实易和,盈斤无伤……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於馨烈,乃当弥增於尤疾也。”原为斥朝士 羊玄保 之语,后用以形容昏聩迟钝。 宋 赵鼎臣 《谢路帅启》:“伏念某植性斯下,赋才仅中,资蟠木以输囷,类枣膏而昏钝。”
分類:昏聩迟钝
《國語辭典》:枣子(棗子)  拼音:zǎo zi
枣树所结的果实。也称为「枣实」、「枣儿」。
《漢語大詞典》:枣脯(棗脯)
枣子制成的果干。史记·滑稽列传:“ 楚庄王 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牀,啗以枣脯。”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枣:“枣脯法:切枣曝之,乾如脯也。” 宋 苏轼 《王晋卿作烟江迭嶂图》诗:“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 元 吴莱 《忆寄方子清》诗:“生徒脩枣脯,祭品受葅臡。”
分類:枣子
《骈字类编》:赤枣(赤枣)
张祜读曲歌见黄瓜下。
《骈字类编》:丹枣(丹枣)
唐 李吉甫 九日小园独谣赠门下武相公 树杪悬丹枣,苔阴落紫梨。
《骈字类编》:枣柏(枣柏)
释氏稽古略:开元二十二年,太原李长者名通元,日食一柏叶枣小饼,因呼枣柏大士。
《骈字类编》:枣心(枣心)
明 曾棨 赠笔工陆继翁 枣心兰蕊动光彩,栗尾鸡距争奇雄。
《漢語大詞典》:枣瓜(棗瓜)
传说中的仙枣。又称安期枣。典出史记·封禅书:“ 少君 言上曰:‘……臣尝游海上,见 安期生 , 安期生 食巨枣,大如瓜。 安期生 僊者,通 蓬莱 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宋 苏轼 《赠蒲间信长老》诗:“已从 子美 得桃竹,不向 安期 觅枣瓜。” 宋 辛弃疾 《临江仙·和王道夫信守韵》词:“枣瓜如可啖,直欲觅 安期 。”
分類:仙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