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4,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吕夷简(字 坦夫 文靖 申国公、许国公 )
王德用(字 元辅 鲁国公 武恭 )
夏守赟(字 子美 忠僖 )
范仲淹(世称 小范老子、龙图老子、吃齑宰相 别称 范履霜 字 希文 文正 )
陈执中(字 昭誉 恭 )
李枢(字 应机 )
任中师(字 祖圣 号 大块翁 安惠 )
王贻永(名 克明 字 季长 康靖 贻永 )
高若讷(字 敏之 文庄 )
贾昌朝(字 子明 魏国公、许国公 文元 )
曾公亮(字 明仲 宣靖 鲁国公 )
王尧臣(字 伯庸 文安、文忠 )
李肃之(字 公仪 )
文彦博(字 宽夫、宽夬 潞国公 忠烈 )
其它辞典(续上)
章得象(字 希言 文宪、文简 郇国公 )吕夷简(字 坦夫 文靖 申国公、许国公 )
王德用(字 元辅 鲁国公 武恭 )
夏守赟(字 子美 忠僖 )
范仲淹(世称 小范老子、龙图老子、吃齑宰相 别称 范履霜 字 希文 文正 )
陈执中(字 昭誉 恭 )
李枢(字 应机 )
任中师(字 祖圣 号 大块翁 安惠 )
王贻永(名 克明 字 季长 康靖 贻永 )
高若讷(字 敏之 文庄 )
贾昌朝(字 子明 魏国公、许国公 文元 )
曾公亮(字 明仲 宣靖 鲁国公 )
王尧臣(字 伯庸 文安、文忠 )
李肃之(字 公仪 )
文彦博(字 宽夫、宽夬 潞国公 忠烈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1048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希言。真宗咸平五年进士。授大理丞、知玉山县。历知台、南雄、洪州。入翰林为学士,积官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进承旨兼侍讲学士。在翰林十二年,刘太后听政时能独立自守,为仁宗所赏识。景祐三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改户部侍郎。宝元元年拜相。居中书八年,不用宗党亲戚。庆历中,于范仲淹等推行新政持缄默态度,遂以久居相位无所建明遭劾。五年,出判陈州及河南府,寻以疾致仕。卒谥文宪,改文简。全宋诗
章得象(九七八~一○四八),字希言,世居泉州(今属福建),高祖家浦城(今属福建)。真宗咸平五年(一○○二)进士,知邵武军归化县。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以屯田员外郎知泉州(《嘉定赤城志》卷九)。仁宗景祐三年(一○三六)擢同知枢密院事。宝元元年(一○三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庆历五年(一○四五)为镇安军节度使。七年进封郇国公。次年以司空致仕,六月卒,年七十一。谥文宪,皇祐中致谥文简。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宋祁《章丞相得象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十七首。全宋文·卷三二○
章得象(九七八——一○四八),字希言,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咸平五年登进士第,为大理评事、知玉山县,历知台、南雄、洪州。为杨亿所荐,召直史馆,知制诰,为翰林学士,累迁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承旨兼侍讲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宝元元年,以户部侍郎拜集贤相,进工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庆历五年,拜镇安军节度使,封郇国公,徙判河南府,守司空致仕。八年卒,年七十一,谥文宪。皇祐中,改谥文简。著《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见宋祁《景文集》卷五九《文宪章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9—1044 【介绍】: 宋寿州人,字坦夫。吕蒙正侄。真宗咸平三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天圣六年拜相。赞成仁宗废郭后,贬逐进谏言官孔道辅等,又因范仲淹屡言事,指为朋党而加以贬斥,颇为时论所少。后拜司空、平章军国重事。被劾罢相,以太尉致仕。卒谥文靖。有文集。全宋诗
吕夷简(九七九~一○四四),字坦夫,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补绛州军事推官。通判通州,徙濠州,知滨州。擢提点两浙刑狱,入为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使契丹,还,知制诏。再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天圣六年(一○二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一○三三)罢,同年复相。景祐二年(一○三五)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与王曾争事,同时罢相。康定元年(一○四○)由判天雄军复入相。庆历元年(一○四一),徙封许国公,判枢密院,改兼枢密使。二年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六十六。谥文靖。有集二十卷,不传。事见《隆平集》卷五,《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三二一
吕夷简(九七九——一○四四),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吕蒙正侄。咸平进士,历任地方官,知制诰,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仁宗立,除参知政事。天圣七年拜相,后封申国公。景祐四年以与王曾争事罢,出判许州,徙天雄军。康定元年复入相,改封许国公。后以疾授平章军国重事。庆历三年,以太尉致仕。次年卒,年六十六,谥文靖。有集二十卷。《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9—1057 【介绍】: 宋郑州管城人,字元辅。王超子。年十七随父出击李继迁。累迁内殿崇班。仁宗时,历殿前都虞候、知枢密院事、宣徽南院使。因状貌类太祖,降知随州。契丹求关南地,以兵压境,拜保静军节度使、知澶州,徙真定府、定州路都总管,训练士卒,加强守备。累拜同平章事、判澶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再起,历官至枢密使,封鲁国公。卒谥武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并州榆次人,字子美。夏守恩弟。真宗时为西头供奉官。契丹攻河间,康保裔战死,部曲言其降敌。守赟奉诏变服入营察之,申以真象。累迁枢密都承旨,兼领三班院。由定州路都总管召知枢密院事。刘平、石元孙与西夏战败,人诬告以降敌,守赟辨其枉,自请率兵出击,授陕西马步军都总管兼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然性庸怯,寡方略,不为士卒所服。官终高阳关都总管。卒谥忠僖。全宋文·卷三一七
夏守赟(九七七——一○四二),字子美,并州榆次(今山西晋中)人,守恩弟。真宗即位,授右侍禁。扈从帝幸澶渊,祀汾阴,迁东绫锦副使,转西上閤门使、提举诸司库务,以右千牛卫大将军、昭州刺史为枢密都承旨,领三班院。历并、代州都总管、定州路都总管,知枢密院事。西夏兵兴,任陕西马步军都总管兼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徙高阳关都总管。庆历二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尉。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七,《东都事略》卷六二,《宋史》卷二九○《夏守恩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1052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希文。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秘阁校理、右司谏、权知开封府。仁宗景祐三年,上《百官图》论用人是非,忤吕夷简,出知饶、润、越三州。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守边数年,负防御西夏重任。庆历三年,入为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为夏竦等中伤,罢政,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官终户部侍郎、知青州。卒谥文正。工诗文及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世所传诵。有《范文正公集》。全宋诗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历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六卷。词学图录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其先邠人,后徙苏州吴县。庆历间授参知政事,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有词一卷,见《彊村丛书》。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举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改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名。历秘阁校理、右司谏、知睦州、苏州、权知开封府。直言立朝,屡遭贬黜。历知饶、润、越州,进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庆州,迁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与韩琦、文彦博等俱为陕西名帅。庆历三年,除枢密副使,寻拜参知政事。针对北宋建立以来形成的积弊,主持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五年,罢政,以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改知邓、杭、青、颍诸州。皇祐四年卒,谥文正。著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十七卷、政府论事二卷、尺牍五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0—1059 【介绍】: 宋洪州南昌人,字昭誉。陈恕子。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向真宗进《演要》,乞立太子,擢右正言。仁宗庆历初以工部侍郎再知青州,镇压王伦。四年,召拜参知政事。累迁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凡权势者所引为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皆奏罢之。在中书八年,人不敢以私事相求。以事劾罢,出判亳州。以司徒、岐国公致仕。卒谥恭。全宋诗
陈执中(九九○~一○五九),字昭誉,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真宗时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后历知江宁府、扬州、永兴军。仁宗宝元元年(一○三八)同知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四)。庆历元年(一○四一)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四年,召拜参知政事。五年,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祐元年(一○四九)出知陈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一○五五)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同上书卷五)。逾年辞节,以司徒致仕。嘉祐四年卒,年七十(《乐全集》卷三七《陈公神道碑铭》)。谥恭。《宋史》卷地八五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九六
陈执中(九九○——一○五九),字昭誉,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以父恕荫授秘书省正字,擢右正言。明年,谪监岳州酒务,改判抚州。累迁三司户部副使。明道中,历知应天府、江宁府、扬州,同知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学士知河南府,迁工部侍郎、陕西同经略安抚招讨使。庆历四年参知政事。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中,改兵、吏部尚书,出判大名府。皇祐五年再为相,前后在中书八年。嘉祐四年六月卒,年七十。见张方平《陈公神道碑》(《乐全集》卷三七),《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0—1028 【介绍】: 宋郓州人,字应机。真宗咸平四年进士。除蜀州推官。历大理寺丞,知萧山、韦城县。以荐监京仓,坐不谨火焚,谪真定府监酒,通判郓州。丁谓当国,尝数荐其才,欲提拔其官,皆以故引避。官终知雅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曹州济阴人,字祖圣,号大块翁。任中正弟。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进士。陈尧叟判河中,辟掌笺奏。知广州,兼市舶使。累官枢密直学士、知益州。转运使韩渎急于笼利,自薪刍蔬果之属莫不有算,中师尽奏蠲之。以吕夷简荐,召为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致仕。卒谥安惠。全宋文·卷二七九
任中师(九七三——一○五○),字祖圣,晚号大块翁,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中正弟。大中祥符二年第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平陆县。历知千乘、襄邑二县,为右正言。中正贬,亦降太常博士、监宿州酒税。未几,通判应天府,徙知滑州,入为开封府判官。累迁尚书度支郎中、直史馆、知澶州。以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兼市舶使。还,为谏议大夫、判尚书刑部,加集贤院学士,进龙图阁直学士、知并州。召枢密直学士、知益州。召为枢密副使,进给事中,以尚书礼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知永兴军,徙陈州。拜太子少傅,致仕,进少师。卒,谥安惠。《宋史》卷二八八《任中正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6 【介绍】: 宋并州祁县人,初名克明,字季长。王溥孙。真宗咸平中尚太宗女郑国公主,除驸马都尉。为徐州团练使时,筑堤城南,以御水患。历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枢密使,后加使相。时无外戚辅政者,而贻永在枢府十五年,迄无过失,人称其谦静。卒谥康靖。全宋诗
王贻永,字季长,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王溥孙。真宗咸平中娶太宗女郑国公主,授驸马都尉。历知单州、徐州。仁宗即位,改知澶、定、天雄、郓等州军。康定元年(一○四○)擢同知枢密院事,迁枢密使。庆历六年(一○四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和初卒。谥康靖。《宋史》卷四六四有传。全宋文·卷三六○
王贻永(九八六——一○五六),字季长,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王溥之孙,初名克明,咸平中尚太宗女郑国公主,乃改名贻永。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历知单州、澶州、定州、天雄军、郓州、成德军。皇祐中,擢枢密院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兼侍中。至和初,出领彰德军节度使,以疾辞,拜尚书右仆射、检校太师兼侍中,充景灵宫使。嘉祐元年五月卒,年七十一,谥康靖。《宋史》卷四六四有传,又见《东都事略》卷一八,《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1055 【介绍】: 宋并州榆次人,徙卫州,字敏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强学善记,精于天文,兼通医书。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时范仲淹坐言事夺职,余靖、尹洙相继贬斥,欧阳修移书责若讷,若讷忿,奏贬修夷陵令。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皇祐五年因事被劾,罢为观文殿学士。卒谥文庄。有文集。全宋文·卷四七九
高若讷(九九七——一○五五),字敏之,卫州(治今河南汲县)人。天圣二年进士及第,补彰德军节度推官,累迁起居舍人、知谏院。时范仲淹坐言事贬,余靖、尹洙论救,亦遭贬斥。欧阳修移书责若讷身为谏官,不辩曲直。若讷怒,奏贬修,以此为时论所讥。擢天章阁待制,判吏部流内铨,出为河东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权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皇祐元年参知政事,三年,迁枢密使。五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丞、同群牧制置使。至和二年卒,年五十九,谥文庄。若讷彊学善记,尤喜申韩之书,颇明历学,兼通医书。著《素问误文阙义》一卷、文集二十卷,又与文彦博同著《大飨明堂记》二十卷。见文彦博《高公神道碑》(《文潞公集》卷一二),宋祁《高观文墓志铭》(《景文集》卷六○),《宋史》卷二八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65 【介绍】: 宋开封人,祖籍真定获鹿,字子明。贾琰从孙。真宗天禧初,献文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国子监说书。仁宗朝,历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知制诰。累迁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时用兵西夏不利,上备边六事,多施行之。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充枢密使。五年,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七年,罢相判大名府。英宗即位,徙凤翔节度使,进封魏国公。卒谥文元。博学善论说。有《群经音辨》、《通纪》、《本朝时令》、《奏议》及文集等。全宋诗
贾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开封(今属河南)人。真宗天禧元年(一○一七)赐同进士出身,补常州晋陵县主簿。累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仁宗庆历元年(一○四一),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为枢密使。五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数与参知政事吴育争事,出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河北安抚使。嘉祐元年(一○五六),又兼侍中,寻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枢密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拜凤翔节度使、左仆射。二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卒,年六十八。谥文元。有文集三十卷,不传。事见宋王圭《华阳集》卷五六《贾昌朝墓志铭》,《宋史》卷二八五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四八一
贾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真定获鹿(今河北鹿泉)人。天禧元年献颂,赐同进士出身,授晋陵主簿。历知宜兴、东明县。迁尚书礼部郎中、史馆修撰,擢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兼侍讲,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次年,以工部侍郎充枢密使。五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仍兼枢密使。七年,出判大名府,移山南东道节度使。后除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嘉祐元年,进封许国公。英宗即位,进封魏国公。治平二年卒,年六十八。著《群经音辨》十卷(今存本为七卷)、《春秋要论》十卷、《通纪》八十卷、《本朝时令》十二卷,奏议、文集各三十卷。见王圭《华阳集》卷三七《贾文元公昌朝墓志铭》,《宋史》卷二八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78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明仲。曾会子。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知会稽县,立斗门,泄镜湖水,民受其利。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判三班院。出知郑州,有能声。嘉祐初,擢参知政事,除枢密使。六年,拜同平章事。神宗即位,加尚书左仆射。曾荐王安石可大用,后又暗助其变法。熙宁三年,罢相。次年,判永兴军,旋以太傅致仕。卒谥宣靖。尝与丁度编《武经总要》。全宋诗
曾公亮(九九九~一○七八),字明仲,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知会稽县。累迁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判三班院。嘉祐元年(一○五六),除给事中、参知政事。五年,除枢密副使,兼群牧制置使。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英宗即位,依旧执政。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进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鲁国公。三年,以老避位。六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谥宣靖。有文集三十卷,《元日唱和诗》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二《曾太师公亮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五四八
曾公亮(九九九——一○七八),字明仲,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曾会之子。天圣二年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后擢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判三班院。以端明殿学士出知郑州,复入知开封府,迁给事中、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除枢密使。嘉祐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神宗时累封鲁国公。熙宁三年以年老辞相位,拜司空兼侍中,判永兴军。元丰元年卒于京师,年八十,谥宣靖,尝奉敕撰《武经总要》四十卷(存)。见曾肇《曾太师公亮行状》(《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二),《宋史》卷三一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3—1058 【介绍】: 宋应天府虞城人,字伯庸。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宋夏战事起,历任陕西体量安抚使、泾原路安抚使,于边防部署、将帅任用,多所建白。后为权三司使,奏止增收民房租及夔州盐井岁课。仁宗皇祐三年升枢密副使,务裁抑侥幸。至和三年拜参知政事。卒谥文安。神宗时改谥文忠。有《崇文总目》及文集。全宋诗
王尧臣(一○○三~一○五八),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今河南虞城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通判湖州。召直集贤院。出知光州。入为三司度支判官,迁右司谏。擢知制诰,同知通进银台司,提举诸司库务,迁翰林学士。宝元二年(一○三九),权三司使。皇祐三年(一○五一),拜枢密副使。嘉祐元年(一○五六),为参知政事。三年,卒于位,年五十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二《王公墓志铭》)。谥文安。《宋史》卷二九二有传。全宋文·卷五九五
王尧臣(一○○三——一○五八),字伯庸,宋州虞城(今河南虞城)人。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改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景祐四年,擢知制诰、同知通进银台司,进翰林学士、知审官院。西夏用兵,为陕西体量安抚使。还朝,以户部郎中权三司使。皇祐三年,拜枢密副使。嘉祐元年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进吏部侍郎。三年八月卒,年五十六,谥文安。尧臣以文学进,文辞温丽,典内外制十馀年。尝与欧阳修等编撰《崇文总目》六十六卷。见欧阳修《文安王公墓志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二),《宋史》卷二九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6—1089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字公仪。李迪从子。以荫为将作监主簿。累擢知德州,提点开封府界内县镇及夔路、湖南刑狱。徙湖北转运使,讨平彭仕羲之叛。神宗立,以右谏议大夫知庆州,徙瀛州,会大雨地震,启廪赈给,严儆盗窃。迁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仕至龙图阁直学士、知郓州。全宋文·卷六三九
李肃之(一○○六——一○八九),字公仪,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迪弟子,以迪推恩补官。通判澶州,知德州,提点夔路、湖南刑狱。历湖北、江东、两浙、河北诸路转运使,进度支副使、江淮发运使。神宗时官右谏议大夫、知庆州,徙瀛州、拜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出知定州,还,权三司使,又出知永兴军。元丰元年,加龙图阁直学士、知郓州。四年致仕。元祐四年卒,年八十四。见苏颂《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李公墓志铭》(《苏魏公文集》卷六一),《宋史》卷三○一《李迪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6—1097 【介绍】: 宋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全宋诗
文彦博(一○○六~一○九七),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历御史、转运副使、知州判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平章军国事,拜太师,封潞国公。哲宗绍圣四年卒,年九十二。徽宗崇宁间预党籍,后追复太师,谥忠烈。一生更事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馀年。著有《潞公集》四十卷。《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三、《宋史》卷三一三有传。 文彦博诗六卷,以明嘉靖五年平阳王溱刻《文潞公文集》四十卷本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五年王溱刻,清季锡畴、瞿熙邦校本(简称季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嘉靖五年王溱刻、傅增湘校补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从《施注苏诗》、《舆地纪胜》等辑得集外诗九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六四一
文彦博(一○○六——一○九七),字宽夬,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天圣五年进士。历殿中侍御史、河东转运副使、都转运使,擢龙图阁、枢密直学士,知秦州、益州,召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庆历八年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罢,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皊三年出判河南、大名、太原等府,封潞国公。英宗朝入为枢密使。熙宁中因极论新法之害,力引去。拜司空,河东节度使,寻以太师致仕。元祐初平章军国重事,居五年,复致仕。绍圣四年卒,年九十二。逮事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五十年。有《文潞公文集》四十卷(存)。《宋史》卷三一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