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碧枝
李白寄远诗见红碧下。
《漢語大詞典》:丹枝
《漢語大詞典》:离枝(離枝)
《漢語大詞典》:离支(離支)
亦作“ 离枝 ”。 即荔枝。《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隐夫薁棣,答遝离支。”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离支,大如鸡子,皮麄,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蟆即吐一物,举蟠承之,状如生离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荔枝》﹝释名﹞:“离枝,丹荔…… 司马相如 《上林赋》作‘离支’。按 白居易 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 清 洪升 《长生殿·进果》:“一身万里跨征鞍,为进离支受艰难。” 徐朔方 校注:“离支,荔枝。”
《骈字类编》:大枝
庄子:大枝折,小枝泄。
《骈字类编》:翠枝
《骈字类编》:后枝(后枝)
《骈字类编》:中枝
妙法莲华经见中根下。
《漢語大詞典》:枝派
(1).分支;流派。《晋书·桓温传》:“况辰极既迴,众星斯仰,本源既运,枝派自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
(2).派生;衍变。 唐 白居易 《苏州南禅院〈白氏文集记〉》:“其间根源五常,枝派六义,恢王教而弘佛道者,多则多矣。” 宋 无名氏 《〈小畜外集〉序》:“至公特起,力振斯文,根源於六经,枝派於百氏。”
(3).指支族,后裔。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与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豆卢革 、 韦説 尝问之曰:‘ 汾阳王 本 太原 人,徙 华阴 ,公世家 鴈门 ,岂其枝派邪?’”
(2).派生;衍变。 唐 白居易 《苏州南禅院〈白氏文集记〉》:“其间根源五常,枝派六义,恢王教而弘佛道者,多则多矣。” 宋 无名氏 《〈小畜外集〉序》:“至公特起,力振斯文,根源於六经,枝派於百氏。”
(3).指支族,后裔。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与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豆卢革 、 韦説 尝问之曰:‘ 汾阳王 本 太原 人,徙 华阴 ,公世家 鴈门 ,岂其枝派邪?’”
《骈字类编》:苍枝(苍枝)
常沂 禁中春松诗 翠影宜青锁,苍枝秀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