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2,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柏枝
纤枝
雪枝
一枝栖
瑶枝
绿枝
旁枝
竹枝词
兰枝
十枝
皇枝
附枝
荔枝香
傲霜枝
戟枝
《骈字类编》:柏枝
隋书王劭传:陈留老子祠有枯柏。世传云:老子将度世,云待枯柏生东南枝回指,当有圣人出,吾道复行。至齐,枯柏从下生枝,东南上指。夜有三童子相与歌曰:老子庙前古枯树,东南状如伞,圣主从此去。及至尊牧亳州,亲至祠树之下,自是柏枝回抱,其枯枝渐指西北,道教果行。
又水经注:丙水发阳县东南柏枝山,山下有丙穴,穴方数丈,中有嘉鱼,常以春末游渚,冬初入穴。
《分类字锦》:纤枝(纤枝)
孙楚菊花诗:薄言采之,手折纤枝。飞金英以浮旨酒,拂翠叶以振羽仪。
分类:菊花
《漢語大詞典》:雪枝
(1).粘结着雪的树枝。 唐 吴融 《灵池县见早梅》诗:“待勒 燕然 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 唐 无可 《寄兴善寺崔律师》诗:“幽石丛圭片,孤松动雪枝。”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蜿蜒转折的长车沿着湖边经四十多个山洞,拂掠雪枝,映漾冰影。”
(2).遍开白花的树枝。 唐 徐凝 《玩花》诗之一:“一树梨花春向暮,雪枝残处怨风来。”
《國語辭典》:一枝栖(一枝棲)  拼音:yī zhī qī
比喻依倚一处为安身立命的场所。语本《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漢語大詞典》: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漢語大詞典》:瑶枝
玉枝,传说中仙树的树枝。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太微宫里环冈树,无限瑶枝待尔攀。” 金 王哲 《如梦令》词:“相接,相椄,长出瑶枝玉叶。”
《骈字类编》:绿枝(绿枝)
唐 羊士谔 题枇杷树 袅袅碧海风,濛濛绿枝雪。
《漢語大詞典》:旁枝
(1).谓旁生歧出。庄子·骈拇:“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清 方苞 《书李习之卢坦传后》:“ 太史公 作史记,藏之名山,副在京师,然中间多駢旁枝。”
(2).侧生的枝条。 唐 姚合 《送别友人》诗:“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
《國語辭典》:竹枝词(竹枝詞)  拼音:zhú zhī cí
1.本是流行于四川一带的曲调,唐时刘禹锡根据巴渝一带民歌加以剪裁,后传于世。形式多为七言绝句,用语通俗轻快,内容多为当地风俗或男女情爱。见《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传》。今四川民间仍相当盛行。也称为「巴渝词」、「竹枝八辞」、「竹枝新辞」。
2.词牌名。本为唐时乐府曲调,后用为词牌。此调有不同诸体,俱为单调。也称为「巴渝词」、「竹枝辞」、「竹枝新辞」。
《骈字类编》:兰枝(兰枝)
南北朝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 虹枌跂鸟翼,山节拱兰枝。
《骈字类编》:十枝
魏徵 五郊乐章 千里温风飘绛羽,十枝炎景媵朱干。
《漢語大詞典》:皇枝
亦作“ 皇支 ”。 指皇帝的庶子或宗族。陈书·始兴王伯茂传:“言念皇支,尚怀悲懣。”北史·樊子盖传:“朕遣 越王 留守 东都 ,示以皇枝盘石,社稷大事,终以委公。”太平广记卷二三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张李二公》:“ 唐 开元 中,有 张 李 二公,同志相与,於 泰山 学道。久之, 李 以皇枝,思任官,辞而归。” 宋 王禹偁 《慰公主薨表》:“伏惟皇帝陛下,悲深天性,痛极皇枝。”
《漢語大詞典》:附枝
树木的分枝。汉书·萧望之传:“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 唐 权德舆 《寄侍御从舅初免职归东山》诗:“落落幽涧松,百尺无附枝。”
分類:树木分枝
《漢語大詞典》:荔枝香
亦作“ 荔支香 ”。
(1). 唐 乐曲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帝幸 驪山 , 杨贵妃 生日,命小部张乐 长生殿 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
(2).词牌名。始于 宋 ,承 唐 乐曲而成。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四:“荔枝香……今歇指、大石两调,皆有近拍,不知何者谓本曲。”见于 宋 词的有两体, 柳永 之作七十六字, 周邦彦 为七十三字。一名《荔枝香近》
(3).曲牌名。南曲入大石调正曲,句法同于词。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楹联賸话:“ 广东 省城有武陵会馆……既落成,其乡人 梁应来 为撰楹帖云:‘一闋《荔支香》,听玉笛吹来,徧传 南海 ;双声《杨柳曲》,问金尊把处,忆否 西湖 ?’”
《国语辞典》:傲霜枝  拼音:ào shuāng zhī
比喻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人。如:「他是有名的傲霜枝,任何人都休想用金钱买通他的。」
分类:坚贞不屈
《漢語大詞典》:戟枝
见“ 戟支 ”。
《漢語大詞典》:戟支
亦作“ 戟枝 ”。 戟上横出的刃。后汉书·吕布传:“ 布 即一发,正中戟支。”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非有心於蜓翼,岂留情於戟枝?” 唐 刘禹锡 《春日退朝》:“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
分類: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