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2,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禅枝
竹枝歌
苔枝
分枝
梧枝
百枝
小枝
枝分
别枝
枝词
卑枝
长枝
好枝
垂枝
藤枝
《漢語大詞典》:禅枝(禪枝)
寺庙禅堂周围的树木。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药树永繁稠,禪枝詎凋槭。” 唐 孟浩然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石镜山精怯,禪枝怖鸽栖。” 唐 杜甫 《游修觉寺》诗:“禪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漢語大詞典》:竹枝歌
即竹枝。 唐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 宋 晁补之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词:“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回生》:“《竹枝歌》唱的女郎苏,杜鹃声啼过 锦江 无?”参见“ 竹枝 ”。
分類:竹枝
《漢語大詞典》: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骈字类编》:苔枝
元 黄溍 次韵山南先生遣兴 苔枝自送黄昏影,宝篆频销白昼灰。
《漢語大詞典》:分枝
(1).一茎蘖生数枝。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
(2).指从一个学科中派生出来的部分。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骈字类编》:梧枝
元 萨都剌 和韵三茆山呈张伯雨外史 梧枝落影凤凰语,幽韵仿佛临苍穹。
《漢語大詞典》:百枝
(1).形容灯烛繁多。亦指繁多的灯光或星光。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大有》:“华灯百枝,消衰暗微。” 南朝 梁简文帝 《列灯赋》:“斜辉交映,倒影澄鲜。九微间吐,百枝交布。” 南朝 陈 张正见 《艳歌行》:“莲舒千叶气,灯吐百枝光。” 唐 张文恭 《七夕》诗:“星桥百枝动,云路七香飞。”
(2).狗脊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狗脊
(3).防风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防风
(4).萆薢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萆薢
《漢語大詞典》:小枝
(1).树木细枝。庄子·逍遥游:“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唐 白居易 《东涧种柳》诗:“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宋 杨万里 《梅花》诗:“大枝开尽花如雪,小枝未开更清絶。”
(2).指庶子。韩非子·说疑:“无孽适子而尊小枝。”
(3).即小支。 唐 王起 《辕门射戟枝赋》:“是用出雄戟射小枝,既从容而諭旨,亦慷慨而兴辞。”参见“ 小支 ”。
《漢語大詞典》:小支
即胡,戈戟之刃曲而下垂的部分。后汉书·吕布传:“ 布 弯弓顾曰:‘诸君观 布 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鬭。’” 李贤 注:“周礼·考工记曰:‘为戟博二寸,内倍之,胡参之,援四之。’ 郑 ( 郑众 )注云:‘援,直刃;胡,其孑也。’小支,谓胡也。即今之戟傍曲支。” 北周 庾信 《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弯弓则戟破小支,抽剑则泉飞枯井。”
《漢語大詞典》:枝分
分支,分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淮水 於县枝分,北为 游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上:“﹝ 汉水 ﹞北出 旬山 ,东南流,逕 平阳戍 ,下与 直水 枝分东注。”
《漢語大詞典》:别枝
(1).谓花、叶离枝而落。 唐 钱起 《哭辛霁》诗:“流水辞山花别枝,随风一去絶还期。”
(2).另一枝;斜枝。 唐 方干 《字字有功》诗:“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沈砺 《感怀》诗之六:“新蝉噪罢夕阳移,更曳残声到别枝。”
分類:一枝
《漢語大詞典》:枝词(枝詞)
见“ 枝辞 ”。
《國語辭典》:枝辞(枝辭)  拼音:zhī cí
语本《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枝辞指无关要旨,偏离主题的言辞。如:「演讲时,切忌枝辞太多。」
分類:浮华言词
《分类字锦》:卑枝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分类:叠韵
《韵府拾遗 支韵》:长枝(长枝)
王延寿王孙赋:缘百仞之高木,攀窈袅之长枝。
《骈字类编》:好枝
唐 王建 相和歌辞 乌夜啼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漢語大詞典》:垂枝
果树的下垂枝条(如桃树)
《骈字类编》:藤枝
唐 张籍 酬藤杖 病里出门行步迟,喜君相赠古藤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