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2,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杨柳枝
上枝
桑枝
本枝
柔枝
筇枝
五枝
樛枝
桐枝
九枝
连理枝
宗枝
枝栖
枝蔓
木枝
《漢語大詞典》:杨柳枝(楊柳枝)
(1).乐府近代曲名。本为 汉 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 唐 易名《杨柳枝》, 开元 时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旧曲作辞,翻为新声。其《杨柳枝词》之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当时诗人相继唱和,均用此曲咏柳抒怀。七言四句,与《竹枝词》相类。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乐府诗集卷八一。
(2). 唐 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杨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称 樊素 。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骆马兮放 杨柳枝 ,掩翠黛兮顿金羈;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 杨柳枝 再拜长跪而致辞。”参见“ 杨枝 ”。
《漢語大詞典》:杨枝(楊枝)
(1).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 清 王士禛 《杨枝紫云曲》之一:“名园一树緑杨枝,眠起东风踠地垂。”
(2).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晋 法显 佛国记:“出 沙祇城 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隋书·南蛮传·真腊:“每旦澡洗,以杨枝浄齿,读诵经咒。”
(3).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 樊素 善唱《杨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恋的女子。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 洛 下。” 宋 苏轼 《朝云诗》:“不似 杨枝 别 乐天 ,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万种心情消未尽,忍辞骆马遣 杨枝 ?’”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惊心薄俗太支离,失笑高门半守雌。一纸巵词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杨枝 。” 郁达夫 《相思树》诗之三:“我去 蓬莱 觅枣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 瑶池 见,记取 杨枝 舞影斜。”
《骈字类编》:上枝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其四 上枝覆官阁,下枝覆车马。
唐 杜甫 枯楠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
《骈字类编》:桑枝
唐 李白 赠徐安宜 川光净麦陇,日色明桑枝。
宋 苏轼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其一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
元 范梈 王氏能远楼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分类:桑枝
《國語辭典》:本枝  拼音:běn zhī
主干与枝叶。比喻本宗与子孙。《左传。庄公六年》:「诗云:『本枝百世』。」也作「本支」。
《國語辭典》:本支  拼音:běn zhī
本宗与子孙。《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子孙本支,陈锡亡疆。」也作「本枝」。
《韵府拾遗 支韵》:柔枝
释莹澈诗:孤音清亮啭柔枝。
《漢語大詞典》:筇枝
筇竹杖。 唐 张祜 《赠僧云栖》:“麈尾与筇枝,几年离石坛。” 宋 陆游 《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诗:“百年醉魂吹不醒,飘飘风袖筇枝横。” 宋 陆游 《游西村》诗:“药笈可赊山店酒,筇枝时打野僧门。”参见“ 筇竹杖 ”。
《漢語大詞典》:筇竹杖
用筇竹所制的手杖。 唐 杜甫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老思筇竹杖,冬要锦衾眠。” 仇兆鳌 注:“《蜀都赋》:‘筇杖传节於大夏之邑。’ 顾凯之 竹谱:‘筇竹,高节实中,状若人,剖为杖。出 南广 邛都县 。’《竹记》云:‘ 邛州 多生竹,俗谓之扶老竹。’”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筇竹杖 蜀 中无之,乃出徼外蛮峒。蛮人持至 瀘 溆 间卖之,一枝纔四五钱。以坚润细瘦九节而直者为上品。” 清 钮琇 觚賸·白耷山人诗:“大夏远求筇竹杖,长秋私典羽林兵。”
《骈字类编》:五枝
唐 李颀 王母歌 为看青玉五枝灯,蟠螭吐火光欲绝。
唐 刘方平 代宛转歌二首 其一 星参差,明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
《漢語大詞典》:樛枝
向下弯曲的树枝。 南朝 齐 谢朓 《敬亭山》诗:“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復低。” 宋 王安石 《晨兴望南山》诗:“草树露颠顶,樛枝空復繁。”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忆夫》:“无奈樛枝,黄鸟声求友。”
《骈字类编》:桐枝
唐 王季友 杂诗 翳翳青桐枝,樵爨日所侵。
《漢語大詞典》:九枝
(1).谓一干九枝的烛灯。亦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南朝 梁 沈约 《伤美人赋》:“拂螭云之高帐,陈九枝之华烛。” 唐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诗:“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宋 柳永 《玉楼春》词:“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烟抽翠缕。”
(2).形容枝条繁多。 唐 曹松 《江西逢僧省之》诗:“百叶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國語辭典》:连理枝(連理枝)  拼音:lián lǐ zhī
本指两棵树的枝条纠结在一起,后比喻恩爱的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
《國語辭典》:宗枝  拼音:zōng zhī
同宗的支属。《陈书。卷二。高祖本纪下》:「嫡嗣废黜,宗枝僭诈,天地荡覆,纪纲泯绝。」唐。杜甫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
分類:七场
《國語辭典》:枝栖(枝棲)  拼音:zhī qī
鸟栖于树枝。比喻可以安身的处所或职务。《花月痕》第一一回:「慈母手谕痴珠,令在外暂觅枝栖。」
分類:托身
《國語辭典》:枝蔓  拼音:zhī màn
1.树枝和藤蔓。唐。白居易泛湓水〉诗:「青萝与紫葛,枝蔓垂相樛。」
2.比喻繁琐冗赘的词句。《旧五代史。卷一四七。刑法志》:「胥吏侮文,枝蔓乃众。」明。张居正〈进讲章疏〉:「训解未莹者,增改数语;枝蔓不切者,即行删除。」
3.散布、株连。《旧唐书。卷一七七。刘瞻传》:「两家宗族,枝蔓尽捕三百馀人。」
《骈字类编》:木枝
酉阳杂俎:东方朔西那汗国,回得风声木枝,帝以赐大臣。人有疾则枝汗,将死则应折,应人生年未半,枝不汗。说苑:鄂君乘青翰之舟,张翠华之盖,越人拥楫而歌曰: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举绣被而覆之。
分类:木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