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马度秦关雪正深【马度秦山雪正深】【马瘦秦关雪正深】【马瘦秦山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剩欲提携如意舞【欢剧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巡檐索近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冷落疏枝半不禁】。」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
伶伦吹:咏音乐、音律。唐李商隐《钧天》:“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伶伦采:咏竹。唐李贺《苦篁调啸引》:“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猷宠。 元稹 寺院新竹
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李商隐 钧天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李贺 苦篁调啸引
肉管伶伦曲,箫韶清庙章。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律比昆崙竹,音知燥湿弦。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祗应更指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柳宗元 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 裴次元 律中应钟
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 赵嘏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 韩愈 嘲鼾睡二首
韩退之有二妾,一曰绛桃,一曰柳枝,皆能歌舞。初使王庭凑,至寿阳驿,绝句云:「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边城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盖有所属也。柳枝后踰垣遁去,家人追获。及镇州初归,诗曰:「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放待郎归。」自是专宠绛桃矣。
杨柳枝,白傅闲居洛邑时作,后入教坊。
《杨柳枝》,《鉴戒录》云:「柳枝歌,亡隋之曲也。」前辈诗云:「万里长江一旦开,岸边杨柳几千栽。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又云:「乐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皆指汴渠事。而张祜《折杨柳枝》两绝句,其一云:「莫折宫前杨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则知隋有此曲,传至开元。《乐府杂录》云:白傅作《杨柳枝》。予考乐天晚年与刘梦得唱和此曲词,白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又作《杨柳枝二十韵》云:「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注云:「洛下新声也。」刘梦得亦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盖后来始变新声。而所谓乐天作杨柳枝者,称其别创词也。今黄钟商有《杨柳枝》曲,仍是七字四句诗,与刘白及五代诸子所制并同。但每句下各增三字一句,此乃唐时和声,如《竹枝》、《渔父》,今皆有和声也。旧词多侧字起头,平字起头者,十之一二。今词尽皆侧字起头,第三句亦复侧字起,声度差稳耳。
牧佐宣城幕,游湖州,刺史崔君张水戏,使州人毕观,令牧閒行,阅奇丽,得垂髫者十?岁。后十四年,牧刺湖州,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怅而为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礼。诏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眇眇小子,属当圣业。閒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酳。祝哽在前,祝噎在后。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八佾具脩,万舞于庭。朕固薄德,何以克当?易陈负乘,诗刺彼己,永念惭疚,无忘厥心。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诗曰:『无德不报,无言不酬。』其赐荣爵关内侯,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耆●,恤幼孤,惠寡,称朕意焉。」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
〈古诗十九首〉其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唐·李善注《韩诗外传》曰:「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
更见庭前树,南枝巢宿禽。 于濆 旅馆秋思
思扰梁山曲,情遥越鸟枝。 张九龄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无僚
越鸟日南飞,芳音愿相次。 李群玉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家山春更好,越鸟在庭柯。 郑谷 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
江帆和日落,越鸟近乡飞。 郑谷 送徐涣端公南归
巢树禽思越,嘶风马恋羌。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染罗衣,秋蓝难著色。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为作临邛客】。花烧中潬【案:音诞。】城,颜郎身已老。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宴。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月从东方转,酒从东方转。觥船饫口红,〔蜜〕(密)炬千枝烂。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倾盖见芳姿,晴天琼树枝。 刘商 殷秀才求诗
不愧宝刀赠,维怀琼树枝。 刘长卿 别陈留诸官
惆怅蓬山下,琼枝不可忘。 刘长卿 送李端公赴东都
琼树相思何日见,银钩数字莫为难。 崔峒 送韦八少府判官东归东京
翠羽怜穷鸟,琼枝顾散樗。 张南史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今日秋风满湘浦,只应搔首咏琼枝。 李群玉 寄长沙许侍御
竟夕吟琼树,川途恨阻修。 李群玉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数曲独引一壶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昨者间琼树,高谈随羽觞。 杜甫 入衡州
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小学新翻墨沼波,羡君琼树散枝柯。 柳宗元 叠前
珠影含空彻,琼枝映座芳。 杨巨源 上刘侍中
到来再春风,梦尽双琼枝。 杨巨源 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
满树铁冠琼树枝,尊前烛下心相知。 权德舆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 权德舆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心忆琼枝望不见,几回虚湿薜萝衣。 权德舆 答韦秀才寄一首
棣萼荣相映,琼枝色不如。 权德舆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凤文已彪炳,琼树何青葱。 权德舆 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
悬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 权德舆 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散之兼见贻之作
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 武元衡 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
玉壶思洞彻,琼树忆葱笼。 武元衡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忆君何啻同琼树,但向春风送别离。 独孤及 伤春赠远
日日思琼树,书书话玉潭。 独孤及 得李滁州书以玉潭庄见托因书春思以诗代答
八龙三虎俨成行,琼树花开鹤翼张。 卢纶 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想到长安诵佳句,满朝谁不念琼枝。 窦叔向 酬李袁州嘉祐
愿言缄素封,昨夜梦琼枝。 窦群 冬日晓思寄杨二十七炼师
琥珀杯中物,琼枝席上人。 羊士谔 腊夜对酒
登临何事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羊士谔 郡中即事三首之三
诸侯重才略,见子如琼枝。 钱起 送王季友赴洪州幕下
欲知别后相思意,唯愿琼枝入梦频。 钱起 过张成侍御宅
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 钱起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孝子传》曰。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问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太中大夫。
三荆:喻指兄弟。晋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陆机 豫章行
于是遁世之士,荣期绮季之畴,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援琼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周旋永望,邈若凌飞。邪睨昆崙,俯阚海湄。指苍梧之迢递,临回江之威夷。悟时俗之多累,仰箕山之馀辉。羡斯岳之弘敞,心慷慨以忘归。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慕老童于騩隅,钦泰容之高吟。顾兹梧而兴虑,思假物以托心。乃斲孙枝,准量所任。至人摅思,制为雅琴。
芣苢春来盈女手,梧桐老去长孙枝。 白居易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
(2).喻嘉树美卉。 唐 王涯 《望禁门松雪》诗:“金闕晴光照,琼枝瑞色封。” 金 元好问 《同漕司诸人赋红梨花》诗之二:“琼枝玉蘂静年芳,知是何人与点粧。” 明 沈璟 《义侠记·取威》:“看琼枝玉树,偏将冻蕊争开。” 冰心 《庄鸿的姊姊》:“他便走到窗下,掀起窗帘看了一看,回头笑说:‘是不是庭院里的玉树琼枝?’”
(3).喻贤才。 唐 李德裕 《访韦楚老不遇》诗:“今来招隐逸,恨不见琼枝。” 明 高启 《北郭秋夜喜徐幼文远来兼送南游》诗:“琼枝何以先旧色,客路风尘亦劳矣。”
(4).喻皇族子孙。 唐 萧颖士 《为扬州李长史贺立太子表》:“琼枝挺秀,玉叶资神。”
(5).喻美女。 唐 韦应物 《鼋头山神女歌》:“皓雪琼枝殊异色,北方絶代徒倾国。” 宋 秦观 《虞美人》词:“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是离人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张诒庭 《无题》诗:“珍重 瀛 壶 无限好,文鸞端合占琼枝。”
(6).喻灯烛。 明 刘基 《正月十五夜灯火大开作》诗:“夜寒衾冷漏声迟,卧看琼枝绽金粟。”
(7).木棉树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树木·棉》:“木棉,一名琼枝。”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
(3).树木的美称。 唐 许稷 《赋得风动万年枝》诗:“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墻。”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瑶华烦远寄,琼树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