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2,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封枝
鹪枝
剪枝
柘枝舞
贞枝
橘枝
叶枝
柳枝词
接枝
六枝
九枝灯
蝉枝
枝拄
豆枝
噪枝
《分类字锦》:封枝
马融长笛赋:冬雪揣封乎其枝。注:揣封犹拥附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鹪枝(鷦枝)
庄子·逍遥游:“鷯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后遂以“鷦枝”比喻聊可自慰的处境。 明 袁宏道 《善哉行》:“读书不成,学仙寡效。鼷腹鷦枝,从吾所好。”
分類:自慰处境
《國語辭典》:剪枝  拼音:jiǎn zhī
剪除花木的赘枝。或为美观,或为养分平均,促进生长或结果。
《漢語大詞典》:柘枝舞
唐 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 石国 (今 苏联 中亚塔什干 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 宋 时发展为多人队舞。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柘枝歌》:“始知事简乐民和,不厌来观柘枝舞。”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西域乐舞在 长安 处于压倒 中国 乐舞的优势,是在 开元 天宝 间……柘枝舞女着窄袖薄罗衫。”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五·柘枝词 宋 郭茂倩 题解、宋史·乐志十七
《韵府拾遗 支韵》:贞枝(贞枝)
王勃涧底寒松赋: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骈字类编》:橘枝
宋 叶适 橘枝词三首记永嘉风土 其一 判霜剪露装船去,不唱杨枝唱橘枝。
《國語辭典》:叶枝(葉枝)  拼音:yè zhī
只长叶子不长果实的枝干。
《漢語大詞典》:柳枝词(柳枝詞)
唐 代《新乐府·近代曲·杨柳枝词》的省称。《南宫词纪·驻马听·怨别》曲:“耳边唱彻《柳枝词》,眉头蹙损春山字。”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三:“ 唐 人《柳枝词》专咏柳,《竹枝词》则泛言风土。”参见“ 杨柳枝 ”。
《漢語大詞典》:杨柳枝(楊柳枝)
(1).乐府近代曲名。本为 汉 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 唐 易名《杨柳枝》, 开元 时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旧曲作辞,翻为新声。其《杨柳枝词》之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当时诗人相继唱和,均用此曲咏柳抒怀。七言四句,与《竹枝词》相类。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乐府诗集卷八一。
(2). 唐 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杨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称 樊素 。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骆马兮放 杨柳枝 ,掩翠黛兮顿金羈;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 杨柳枝 再拜长跪而致辞。”参见“ 杨枝 ”。
《国语辞典》:接枝  拼音:jiē zhī
一种接木术。将木本植物的枝条嫁接在另一株植物上,藉以改良品种或促进生长、繁殖。也称为「接木」。
《骈字类编》:六枝
唐 罗隐 送蕲州裴员外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漢語大詞典》:九枝灯(九枝燈)
古灯名。 唐 李商隐 《楚宫》诗:“如何 一柱观 ,不碍九枝灯?” 唐 温庭筠 《晚坐寄友人》诗:“九枝灯在琐窗空, 希逸 无聊恨不同。”参见“ 九枝 ”。
《漢語大詞典》:九枝
(1).谓一干九枝的烛灯。亦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南朝 梁 沈约 《伤美人赋》:“拂螭云之高帐,陈九枝之华烛。” 唐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诗:“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宋 柳永 《玉楼春》词:“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烟抽翠缕。”
(2).形容枝条繁多。 唐 曹松 《江西逢僧省之》诗:“百叶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骈字类编》:蝉枝(蝉枝)
唐 韩愈 秋雨联句 蛬穴何迫迮,蝉枝埽鸣哕。
《漢語大詞典》:枝拄
支撑,支持。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读子二:“各尊所闻,各行所知,两相枝拄,未有害也。”
分類:支撑支持
《漢語大詞典》:豆枝
豆类作物刚收获尚未脱粒的植株。 清 方登峄 《村北》诗:“大儿束麦把,小儿抱豆枝。”
《分类字锦》:噪枝
沈约 郊居赋 秋蜩唫叶,寒雀噪枝。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