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2,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枝杪
七枝
缃枝
蟠枝
鹤膝枝
干枝
素枝
日枝
枝策
枝啼
枝附
柯枝
枝丫
枝流
枝儿
《漢語大詞典》:枝杪
树木枝条的梢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塔侧生一大树,縈绕至塔顶,枝干交横,上平,容十餘人坐,枝杪四向下垂,如百子帐。” 唐 罗让 《梢风》诗:“叶光閒泛灧,枝杪静氛氲。”
《骈字类编》:七枝
宋史五行志:咸平四年九月,相州牧龙坊生芝一茎,色紫黄,长尺馀,分七枝,枝如手五指状,其最上枝类凤者,知州张鉴以献七。又政和三年十一月癸酉,越州承天寺瑞竹一竿枝 干相似,其叶圆细,生花结实。诏送秘书省,仍拜表贺。
《漢語大詞典》:缃枝(緗枝)
浅黄色的树枝。
分類:黄色树枝
《漢語大詞典》:蟠枝
蟠曲的枝条。 明 徐渭 《燕京五月歌》之一:“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 清 杜岕 《感今念昔》诗:“瑶草琪花向日烘,蟠枝腻叶含朝雨。”
分類:蟠曲枝条
《漢語大詞典》:鹤膝枝(鶴膝枝)
(1).指竹。竹状如鹤膝,故名。 宋 刘克庄 《卭杖》诗:“珍重 卭山 鹤膝枝,十年南北惯携持。”
(2).指梅枝。 宋 黄庭坚 《急雪寄王立之问梅花》诗:“红梅雪里与蓑衣,莫遣寒侵鹤膝枝。” 任渊 注:“《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借此以言梅枝之瘦也。”
分類:
《漢語大詞典》:干枝(幹枝)
干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以“甲、丙、戊、庚、壬”和“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乙、丁、己、辛、癸”和“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成六十组,用以纪年、月、日,周而复始,循环使用。最初用来纪日,后多用来纪年,现农历仍用之。广雅·释天:“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也;寅卯为枝,枝者月之灵也。”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窃疑古人以干枝纪日,不以初一、初二纪日。”参见“ 干 ”、“ 干支 ”。
《漢語大詞典》:素枝
无花的树枝。 南朝 齐 谢朓 《将游湘水寻句溪》诗:“兴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 唐 灵澈 《听莺歌》:“新鶯傍簷晓更悲,孤音清泠囀素枝。”
分類:树枝
《骈字类编》:日枝
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东迈日枝,西逾月纪。
《漢語大詞典》:枝策
谓举杖以击节。庄子·齐物论:“ 昭文 之鼓琴也, 师旷 之枝策也, 惠子 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成玄英 疏:“枝,柱也。策,打鼓杖也,亦言击节杖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举杖以击节。”一说,谓拄杖。 王先谦 集解:“枝策者,拄其策而不击。”
分類:击节
《分类字锦》:枝啼
尔雅:騉駼枝啼,趼善升甗。疏:騉駼,马名。李巡曰:騉駼,其迹枝平似趼,亦能登高历危险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枝附
(1).指依附的部属。后汉书·羊续传:“ 中平 三年, 江夏 兵 赵慈 反叛……﹝ 羊续 ﹞乃发兵与 荆州 刺史 王敏 共击 慈 ,斩之,获首五千餘级。属县餘贼并诣 续 降, 续 为上言,宥其枝附。”
(2).犹依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逮及七国力政,俊乂蠭起; 孟軻 膺儒以磬折, 庄周 述道以翱翔……承流而枝附者,不可胜算。”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 唐武宗 即位,独奋怒曰:‘穷吾天下者佛也。’……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笄冠二十六万五百,其奴婢至十五万,良人枝附为使令者倍笄冠之数。”
分類:依附部属
《漢語大詞典》:柯枝
枝条。 元 方夔 《古意》诗之四:“结巢青松顶,百丈无柯枝。”
分類:枝条
《漢語大詞典》:枝丫
枝杈。丫,也写作“枒”、“椏”。 华山 《鸡毛信》:“这棵树,光秃秃的,没有叶子,光有枝丫。” 孙犁 《白洋淀纪事·邢兰》:“他爬上一棵高大的榆树修理枝丫。”
《漢語大詞典》:枝流
支流。流入干流或由干流分泻的河流。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鵠高飞,不集污池。”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县西有故堰,堰石崩褫,頽基尚存,旧遏 潁水 ,枝流所出也。”
《国语辞典》:枝儿(枝儿)  拼音:zhī ér
树枝。也称为「枝子」。
分类: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