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89,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妄语果报
两舌果报
恶口果报
绮语果报
贪欲果报
瞋恚果报
邪见果报
行业果无明
二果向
三果向
其它辞典
辅果(别称 知果、智果 )
释慧果( 潘 )
释慧果( 慧果、惠果 )
僧果( 赵 )
僧璩( 朱、来 别称 得不还果 )
辅果 朝代:春秋末晋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即知果。春秋末晋国人。大夫。本知氏之族。或称智果。知宣子将立其子瑶为后,辅果以为瑶心狠,不如庶子宵。若立瑶,知宗必灭。宣子不听,果遂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及战国初,知氏为赵、韩、魏所灭,惟辅果在。
释慧果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卷第二
慧果。本姓潘。淮南人也。常行苦节不衣绵纩。笃好毗尼戒行清白。道俗钦羡风誉远闻。宋青州刺史北地传弘仁。雅相叹贵厚加赈给。以永初三年(昙宗云元嘉七年寺生弘安尼以起寺借券书见示是永初三年)割宅东面为立精舍。名曰景福。果为纲纪。䞋遗之物悉以入僧。众业兴隆大小悦服。到元嘉六年。西域沙门求那跋摩至。果问曰。此土诸尼先受戒者。未有本事。推之爱道。诚有高例。未测厥后。得无异耶。答无异。又问就如律文戒师得罪何无异耶。答曰。有尼众处不二岁学。故言得罪耳。又问。乃可此国先未有尼非阎浮无也。答曰。律制十僧得授具戒。边地五人亦得授之。正为有处不可不如法耳。又问。几许里为边地。答曰。千里之外山海艰隔者是也。九年率弟子慧意慧铠等五人。从僧伽跋摩重受具戒。敬慎奉持如爱顶脑。春秋七十馀。元嘉十年而卒。弟子慧铠。并以节行闻于时也。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豫州人。宋初游京师。止瓦棺寺。诵法华十地等经。登圊罢。有鬼至前曰。我前生此寺维那也。以过失。报堕圊中。法师以诵持盛德。能令苦趣解脱。愿济拔。我有钱三千。埋柿树下。可取以作功德费。果以其言告众取之。造法华一部。设会以忏。后梦。鬼以生胜处来谢。然视其状貌。则与前日殊不类。
高僧传·卷第十二 诵经
释慧果。豫州人。少以蔬苦自业。宋初游京师止瓦官寺。诵法华十地。尝于圊厕见一鬼。致敬于果云。昔为众僧作维那。小不如法堕在啖粪鬼中。法师德素高明。又慈悲为意。愿助以拔济之方也。又云。昔有钱三千埋在柿树根下。愿取以为福。果即告众掘取。果得三千。为造法华一部并设会。后梦见此鬼云。已得改生大胜昔日。果以宋太始六年卒。春秋七十有六。
名僧传抄
豫州人。清规索履。爰自童𣩘。奉亲孝。事师敬。家贫衣食不给。元喜四年。负笈南游至京师。住瓦官禅房。簟食屡空。不啖鱼肉。烧香礼忏尤勤讽诵。十地法华三乘方等靡不通览。清声秀誉。与僧据齐名。果尝于清前。忽见一人。身著衣𢂿。𣫍板致敬。果问曰。汝是何人。答曰。昔为此寺沙门。今报为啖粪之鬼。果曰。昔何所名。今那著𢂿。答曰。名不足道。临出寺遇事还俗。果曰。为何罪过。而作此鬼。答曰。昔作直月。多请饭食。以酱酢乞人。法师道德。幽显同敬。请作功德。令离此身。果曰。当为礼诵。都有物不。答曰。昔有三千钱。埋东房前大柿树下。去时不得取。愿取为功德也。言讫不见。果告众掘得三千。为造法华经一部。馀物设会。会后一月馀日。梦见此鬼。自云。当得更生。故未能称大差于此也。果仁爱远被。为世津梁。皆类此也。春秋七十六。泰始六年卒(云云)。
僧果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卷第二
僧果。本姓赵名法祐。汲郡修武人也。宿殖诚信纯笃自然。在乳哺时不过中食。父母嘉异。及其成人心唯专到缘碍参差。年二十七方获出家。师事广陵慧聪尼。果戒行坚明禅观清白。每至入定辄移昏晓。绵神净境形若枯木。浅识之徒或生疑。及元嘉六年。有外国舶主难提。从师子国载比丘尼来。至宋都住景福寺。后少时问果曰。此国先来已曾有外国尼未。答曰。未有。又问。先诸尼受戒那得二僧。答但从大僧受。得本事者乃是发起受戒。人心令生殷重是方便耳。故如大爱道八敬得戒五百释女以爱道为和上。此其高例。果虽答然心有疑。具咨三藏。三藏同其解也。又咨曰。重受得不。答曰。戒定慧品从微至著。更受益佳。到十年舶主难提。复将师子国铁萨罗等十一尼。至先达诸尼已通宋语。请僧伽跋摩于南林寺坛界。次第重受三百馀人。十八年年三十四矣。时宴坐经日。维那故触。谓言已死。惊告寺官寺官共视。见果身冷肉强。唯气息微转。始欲舁徙。便自开眼语笑寻常。于是愚者骇服。不知所终也。
僧璩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生朱氏。吴人也。少为沙门。师事僧业。尤明十诵。工文章。涉猎书传。始居虎丘山。宋孝武闻其名。诏至京师为僧正。止中兴寺。时有沙门僧定。自称得不还果。璩集众详断。令现神足。定曰恐犯戒。故不现。璩曰。按律文有四因缘。得现神足。一断疑网。二破邪见。三除憍慢。四成功德。定不能然。遂摈之。乃著戒众论。以示来叶。少帝准从受五戒。豫章王子尚宗为法友。殁寿五十八。注胜鬘经。撰僧尼要事。行于世。释道俨者。雄丘小黄人。善毗尼。精研四部。融会众家。又覈梵汉异音旨归作决正四部毗尼论。大弘律教。游彭城没。寿七十五。
高僧传·卷第十一 明律
释僧璩。姓来。吴国人。出家为僧业弟子。总锐众经尤明十诵。兼善史籍颇制文藻。始住吴虎丘山。宋孝武钦其风闻。敕出京师为僧正悦众。止于中兴寺。时有沙门僧定。自称得不还果。璩集僧详断令现神足。定云。恐犯戒故不现。璩案律文有四因缘得现神足。一断疑网。二破邪见。三除憍慢。四成功德。定既虚诳事暴即日明摈璩仍著诫众论以示来业。璩既学兼内外又律行无疵。道俗归依车轨相接。少帝准从受五戒。豫章王子尚崇为法友。袁粲张敷并一遇倾盖。后移止庄严。卒于所住。春秋五十有八。述胜鬘文旨。并撰僧尼要事两卷。今行于世。时又有道表律师。率真有高行。宋明帝敕晋熙王爽从请戒焉。
妄语果报
【三藏法数】
谓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是名妄语果报。
两舌果报
【三藏法数】
谓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是名两舌果报。
恶口果报
【三藏法数】
谓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是名恶口果报。
绮语果报
【三藏法数】
谓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信,二者语不明了,是名绮语果报。
贪欲果报
【三藏法数】
谓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是名贪欲果报。
瞋恚果报
【三藏法数】
谓瞋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常被于他之所恼害,是名瞋恚果报。
邪见果报
【三藏法数】
谓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是名邪见果报。
行业果无明
【三藏法数】
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二果向
【三藏法数】
二果,即斯陀含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二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
三果向
【三藏法数】
三果即阿那含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三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