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
词典
1
分类词汇
5
佛典
6
分类词汇
阿罗汉
斯陀含
四双八辈
瑜伽师地论
八百罗汉
《國語辭典》:
阿罗汉(阿羅漢)
拼音:
ā luó hàn
佛教的果位。为梵语arahan的音译。意为杀贼、应供、不生。在早期佛教,阿罗汉是究竟的解境界,与佛果无别,但大乘佛教兴起后,将阿罗汉贬低,视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还有菩萨和佛陀的果位。《阿育王传》卷五:「说法已竟,便得阿罗汉。」也称为「罗汉」。
分類:
阿罗汉
梵语
译音
小乘
佛教
理想
果位
《国语辞典》:
斯陀含
拼音:
sī tuó hán
佛教修行者入圣道果位之一。为声闻乘的第二果。證到此果位者,只需再来此世间一次,便可證得解脱。斯陀含可分为斯陀含向和斯陀含果。斯陀含向是已證初果正趋向斯陀含果的境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分类:
斯陀含
佛教
修行
行者
入圣
圣道
果位
声闻乘
《国语辞典》:
四双八辈(四双八辈)
拼音:
sì shuāng bā bèi
佛教修行者的八种果位。即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向是指还在过程的阶段,果是已證得的阶位,合一向一果是一双,故称为「四双八辈」。《
长阿含经
》卷二:「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四双八辈是谓如来贤圣之众。」也称为「八贤圣」、「四向四得」、「四向四果」。
分类:
佛教
修行
行者
八种
果位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罗汉
阿罗汉果
《国语辞典》: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
拼音:
yú jiā shī dì lùn
佛教典籍。无著者。唐代玄奘译,百卷。内容总述唯识理论及瑜伽行者修行的经验历程、成就的果位。是瑜伽行派的根本论典。本论在玄奘之前已有部分的汉译,如北凉昙无谶译的《
菩萨地持经
》十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的《菩萨戒经》九卷、南朝陈真谛译的《
决定藏论
》三卷皆是。也称为「十七地论」。
分类: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著者
玄奘
唯识
理论
论及
行者
修行
经验
历程
成就
果位
《国语辞典》:
八百罗汉(八百罗汉)
拼音:
bā bǎi luó hàn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参见「阿罗汉」条。八百罗汉指佛教四圣果中最高果位。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二。书五百罗汉名记后》:「按佛书,诺俱那与其徒八百众居震旦国──五百居天台,三百居雁宕──故梁克家三山志怀安大中寺有八百罗汉像。」
分类:
罗汉
阿罗汉
佛教
果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