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醉白
(1).指 唐 朝诗人 李白 。旧唐书本传载其“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终日沉醉”,故称。 宋 赵与仁 《西江月》词:“量减难追醉 白 ,恨长莫尽题红。”
(2).堂名。在 河南 安阳 。 宋 苏轼 《醉白堂记》:“故 魏国 忠献 韩公 ,作堂於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 乐天 《池上》之诗,以为 醉白堂 之歌,意若有羡於 乐天 而不及者。”
(3).池名。在 上海市 松江县 , 清 顺治 年间诗人兼画家 顾大申 所建。 宋 韩琦 曾因爱慕 唐 诗人 白居易 而建醉白堂, 顾大申 亦慕 白居易 而以“醉白”为池名。
《国语辞典》:泖湖  拼音:mǎo hú
湖泊名。在江苏省松江县西,由上泖、中泖、下泖汇集而成。
《漢語大詞典》:成荫
(1917-1984)电影导演。原名蕴保,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1938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鲁艺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后历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影片有《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与汤晓丹合作)、《停战以后》《西安事变》等。其中《钢铁战士》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西安事变》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国语辞典》:陆绩(陆绩)  拼音:lù jī
人名。(西元187~219)字公纪,三国吴郡华亭(今江苏省松江县)人。年六岁,见袁术,术赐以橘,怀橘遗母,时称其孝,为《二十四孝》中所述孝子之一。孙权统事,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为官清廉,罢归时两袖清风,行装极轻,所乘船轻不能越海,取石压船,始得顺利航行。人称其廉,号该石为「郁林石」。博学多识,尝作《浑天图》、《注易释玄》。
《漢語大詞典》:忠骨
忠烈者的遗骨。 清 梁章钜 楹联丛话·庙祀下引 松江 徐 氏女题 岳 坟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漢語大詞典》:四腮鲈(四腮鱸)
鲈鱼的一种, 松江 名产,本名松江鲈。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有四腮,故称。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 宋 陆游 《记梦》诗:“团脐霜蟹四腮鱸,樽俎芳鲜十载无。” 汪洋 《白露黄粱熟和静仁先生》诗:“升沉都一笑,归钓四腮鱸。”
《漢語大詞典》:瑁湖
湖名。在 华亭县 (今 上海 松江 )西,相传是 三国 吴 陆瑁 的养鱼池。 宋 梅尧臣 《陆瑁养鱼池》诗:“来观 瑁湖 水,乃是 陆生 居。”
《漢語大詞典》:淞江鲈(淞江鱸)
即 松江 鲈鱼。产于我国沿海等地的一种名贵食用鱼类。 清 姚鼐 《为王琴德昶题〈泖湖渔舍图〉即送旋里》诗:“日斜掛席风吹晚,晓来网得 淞江 鱸。”
《漢語大詞典》:云间诗派(雲間詩派)
指 明 末 松江 (古称 云间 )著名诗人 陈子龙 、 夏完淳 等人形成的诗歌流派。其诗抒陈爱国抱负,慷慨悲壮。 柳亚子 《论诗五绝答鹓雏》:“太息云间诗派尽, 湘真 憔悴 玉樊 愁。”按, 陈子龙 有《湘真阁诸稿》, 夏完淳 有《玉樊堂集》
《漢語大詞典》:松水之鱼(松水之魚)
指 吴 地 松江 鲈鱼。又称四鳃鲈,素以名产称。据晋书·张翰传载, 张翰 在 洛 为官,因思故乡 吴 地的莼羹、鲈脍,便弃官归田。此鲈即指 松江 鲈鱼,后因以“松水之鱼”暗寓弃官归隐之情。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中丞训子》:“每念 华亭 之鹤,恒思 松水 之鱼。以此偷閒林下,以终餘年。”
分類:松江鲈鱼
《漢語大詞典》:松江鲈鱼(松江鱸魚)
松江 所产的鲈鱼。以四鳃著名,也称四鳃鲈。肉嫩味美。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操 从容顾众宾客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太平御览卷九三七引 唐 杜宝 《大业拾遗录》:“六年, 吴郡 献 松江 鱸鱼乾膾,鱸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鱠,东南之佳味也。”亦省称“ 松江鱸 ”、“ 松鱸 ”。 金 党怀英 《黄弥守画吴江新霁图》诗:“中流水肥鱼逆上,受网应有 松 鱸鲜。” 清 王士禛 《午食得鲈》诗:“蜃虀鴈醢百不爱,缕鱠爱斫 松江 鱸。”
《国语辞典》:陈继儒(陈继儒)  拼音:chén jì rú
人名。(西元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明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工诗文小品,与董其昌齐名,能书画,书法苏、米,著有《眉公全集》。
《国语辞典》:辞不意逮(辞不意逮)  拼音:cí bù yì dài
所用的言词无法确切表达心意。宋。刘学箕〈松江哨遍。木叶尽凋词。序〉:「至欲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慨叹。」也作「词不达意」、「辞不达意」。
《國語辭典》:华亭鹤唳(華亭鶴唳)  拼音:huà tíng hè lì
晋陆机在河桥打了败仗,被人谗陷而判死刑,行刑前叹息再也听不到故乡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的鹤鸣声。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后以此比喻留恋往事故物或官场受挫之懊悔心情。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也作「鹤唳华亭」、「华亭唳鹤」。
《漢語大詞典》:沪书(滬書)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上海市 松江 、 奉贤 、 南汇 等地,有近百年历史。一人演出,有说有唱,以竹筷敲击钹子伴奏,故又称“鈸子书”。传统剧目有《金枪传》《天宝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