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2,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杨虞仲(字 少逸 号 不欺子、老圃 )
杨楫(字 通老 号 悦堂 )
杨子谟(字 伯昌 号 浩斋 )
杨宏中(字 充甫 号 六君子 )
杨炳(字 若晦 号 鯈溪居士 )
杨士训( 仕训、嗣训 字 尹叔 号 盘庵 )
杨应龙(字 汝济 号 性斋 )
杨泰之(字 叔正 号 克斋 )
杨长孺(字 伯大、诗之、伯子 号 东山、东山潜夫、农圃老人 文惠 寿仁 )
杨奂(名 知章 字 焕然 号 紫阳 文宪 世称 关西夫子 )
杨伯岩(字 彦思、彦瞻 号 泳斋 )
杨果(字 正卿 号 西庵 文献 )
杨缵(字 继翁 号 守斋、紫霞翁 )
杨大异(号 愚斋 )
其它辞典(续上)
杨师鲁(号 退庵 )杨虞仲(字 少逸 号 不欺子、老圃 )
杨楫(字 通老 号 悦堂 )
杨子谟(字 伯昌 号 浩斋 )
杨宏中(字 充甫 号 六君子 )
杨炳(字 若晦 号 鯈溪居士 )
杨士训( 仕训、嗣训 字 尹叔 号 盘庵 )
杨应龙(字 汝济 号 性斋 )
杨泰之(字 叔正 号 克斋 )
杨长孺(字 伯大、诗之、伯子 号 东山、东山潜夫、农圃老人 文惠 寿仁 )
杨奂(名 知章 字 焕然 号 紫阳 文宪 世称 关西夫子 )
杨伯岩(字 彦思、彦瞻 号 泳斋 )
杨果(字 正卿 号 西庵 文献 )
杨缵(字 继翁 号 守斋、紫霞翁 )
杨大异(号 愚斋 )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三九三
杨师鲁,号退庵,淳熙时为绵竹县学教谕。见道光《绵竹县志》卷三七。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3—1226 【介绍】: 宋潼川人,字伯昌,号浩斋。杨知章子。孝宗淳熙八年进士。累官通判成都府。宁宗朝因入对论事遭忌,自请补外,为成都提刑,兼知嘉定府,皆有善政。寻奉祠,讲学于云山书院,与诸生敷陈《四书》大义。有《浩斋退稿》。全宋文·卷六五六三
杨子谟(一一五三——一二二六),字伯昌,号浩斋,潼川府(治今四川三台)人。淳熙八年进士,历绵州广安军教授,通判成都府。召赴行在,除尚书吏部郎中,迁军器监。除大理少卿,主管右治狱。累请补外,除直华文阁、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提举常平等事,兼知嘉定府,皆有善政。寻奉祠,讲学云山书院。除秘阁修撰致仕。宝庆二年卒,年七十四。著有《浩斋退稿》四十卷。见魏了翁《中大夫秘阁修撰致仕杨公墓志铭》(《鹤山集》卷七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字充甫。弱冠补国子生。宁宗立,韩侂胄专权,贬赵汝愚永州,宏中与诸生林仲麟等五人上书极论其非,被送太平州编官,天下号为六君子。嘉泰中赦还。开禧元年第进士。历官太学正,出为潭州通判。卒年五十三。全宋文·卷六九七七
杨宏中,字充甫,福州(今福建福州)人。弱冠补国子生。庆元元年,韩侂胄专权,排黜右相赵汝愚等,宏中与诸生林仲麟等六人上书谏诤,六人皆编置,宏中送太平州编管,天下号为「六君子」。后移福州听读。开禧元年登进士第,教授南剑州,历太学正、武学博士,通判潭州,请祠,差知武冈军,未受,卒,年五十三。《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若晦,号鯈溪居士。孝宗淳熙二年进士。累官左司谏,尝论治赃吏当自大吏始。太学生杨宏中等六人因指责朝政受罚,炳上书辨其冤,忤怒韩侂胄,被诬结党为奸,出知泉州。以宝谟阁直学士奉祠。卒年八十一。有《易说》、《礼记解》、《西掖稿》、《谏垣存稿》等。全宋诗
杨炳,字若晦,号鯈溪居士,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累迁左司谏。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以中书舍人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二年,权吏部尚书。三年,奉祠。卒年八十一。有《西掖稿》等,已佚。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四一有传。全宋文·卷六四四四
杨炳,字若晦,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淳熙二年及进士第,除国子监学录。嘉泰二年为秘书省校书郎,三年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开禧初为中书舍人。二年权吏部尚书。三年奉祠。卒,年八十一。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五之二六、职官六○之四○,《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三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嘉定人,字汝济,号性斋。宁宗时官武功大夫、两浙西路兵马钤辖。晚年请祠,主管建宁府冲祐观。尝著《进授册》五万余言,又有《知见录》、《性斋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9—1230 【介绍】: 宋眉州青神人,字叔正,号克斋。少苦学近十年。宁宗庆元元年类试,授泸州尉,迁严道县,历知普、果州,有异政。理宗时擢大理少卿,诏直宝谟阁、知重庆府。在朝屡发谠论。著作甚丰。有《克斋文集》及经史杂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字伯大,一字诗之,号东山。杨万里子。以荫入仕。宁宗嘉定四年守湖州,有治绩。擢经略广东,迁福建安抚使,以忤权贵去职。理宗绍定元年起判江西宪台,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谥文惠。全宋诗
杨长孺,原名寿仁,字伯子,号东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万里子。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以荫补永州零陵簿。宁宗嘉定间知湖州,寻改赣州(明嘉靖《赣州府志》卷八)。九年(一二一六),迁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六)。十三年,改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一)。理宗端平中以忤权贵致仕。卒年八十。有《东山集》,已佚。事见《诚斋集》卷二八《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注,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四有传。今录诗十九首。全宋文·卷六七六四
杨长孺,字伯子,晚号东山潜夫,又号农圃老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万里子。绍熙中,以荫补永州零陵县主簿。历宗正寺主簿、通判道州。嘉定中历知湖州、赣州、广州,改福建安抚使、知福州。忤权贵,劾去,以直华文阁奉祠。绍定中,加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谥文惠。著有《东山文集》、《知止》、《休官》等集。长孺在官以清廉称,弹压豪贵,牧养小民,政声赫然。尝言:「士大夫清廉,便是七分人矣。」湖州、广州民立祠祀之。见《宋史翼》卷二二,光绪《吉安府志》卷二七,《南宋制抚年表》卷下及本书所收长孺诸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6—1255 【介绍】: 金元间乾州奉天人,又名知章,字焕然,号紫阳。金末举进士不中,教授乡里。金亡,北渡寓冠氏。元太宗诏试诸道进士,奂两中赋论第一,荐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在官十年,请老归。卒谥文宪。奂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家贫而喜周人之急。有《还山遗稿》。元诗选
奂字焕然,又名知章,乾州奉天人。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奂生。甫胜衣,尝信口唱歌,有紫阳阁之句,问其故,则不能答也。未冠,梦游紫阳阁,景趣甚异,自悟以前为紫阳宫道士,后因以自号。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岁癸巳,汴京降,奂微服北渡,依冠氏帅赵寿之。戊戌,太宗诏宣德课税使刘用之试诸道进士,奂试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耶律楚材,荐授河南路徵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壬子,世祖在潜邸,驿召奂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秦中学者称为关西夫子。乙卯疾笃,引觞大笑而卒,年七十,赐谥文宪。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行世。遗山先生元好问撰墓碑曰:「紫阳博览强记,作文刬刮尘烂,创为裁制,以盗袭剽窃为耻,其持论亦然。秦中百年以来,号称多士。较其声问赫奕,耸动一世,盖未有出其右者。」江汉先生赵复曰:「紫阳其志其学,粹然一出于正,其言精约粹莹,而条理肤敏,名教中南宫云台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 【介绍】: 宋代郡人,居临安,字彦思,号泳斋。理宗淳祐中以工部郎守衢州。有《六帖补》、《九经补韵》等。全宋诗
杨伯岩,字彦瞻,号泳斋,居临安(今属浙江)。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通判衢州(明弘治《衢州府志》卷八)。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七六八三
杨伯岩(?——一二五四),字彦瞻,号泳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杨沂诸孙。嘉熙三年知临江军。淳祐中以工部侍郎守衢州,宝祐二年卒。著有《九经补韵》一卷(存),《六帖补》二十卷(存),《近思录衍注》十四卷(存),《臆乘》一卷(存)。见《宋诗纪事》卷六六,《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四,《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5—1269 【介绍】: 金元间祁州蒲阴人,字正卿,号西庵。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历知偃师、蒲城、陕县,以治最称。入元,起为经历,随史天泽经略河南,为参议。随宜赞画,民赖以安。累拜参知政事,出为怀孟路总管。致仕卒,谥文献。性聪敏,工文章,尤长于乐府。有《西庵集》。元诗选
果字正卿,祈州蒲阴人。金正大初登进士第,元初为河南课税及经略司幕官。中统元年,拜北京宣抚使。明年,入拜参知政事。至元六年,出为怀孟路总官。其年薨,年七十三,谥文献。正卿美风姿,善谐谑,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工为文章,诗尤长于乐府。所著有《西庵集》。其自洛阳起宣抚辽西也,既至莅事,戏为喻云:回妇越商,相为室家。言说不能通,画地为图,令以意求之,十才得其一二。每夕,回妇焚香祝天,雪泣而言,越商不知也。邻有晓回语者,潜听译之云:注禄神官,独不能远以从近也邪!传至庙堂,诸公笑之,数日齿冷,其明年遂入大参。姚燧《牧庵文集》所记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继翁,号守斋,又号紫霞翁。杨次山孙。以女为度宗淑妃,官列卿。好古博雅,能画墨竹,尤精琴律,能依调制曲。有《紫霞洞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醴陵人,字同伯,号愚斋。从胡宏受《春秋》。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授衡阳主簿,调龙泉尉,皆有惠政。迁四川制置司参议官。元兵入成都,大异从制置使丁黼巷战,身披数创昏死,次晨苏醒,免于难。迁大理寺丞,平反冤狱七。以召对极言时政得失,出知澧州。历提点广东、广西刑狱,所至奸吏屏息,凡可以为民兴利除害者,必奏行之。以秘阁修撰奉祠归。卒年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