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2,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辕条
插条
黄条
隔条
革条
瓜条
丹条
鸣凤条
梨条
缕条
柳条箱
嵌条
签条
假条
口条
《漢語大詞典》:辕条(轅條)
车前的横木。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八:“ 燕 姬翠袖颜如玉,自按辕条驾骆驼。”自注:“辕条,车前横木,按之则轻重前后适均。” 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
分類:车前横木
《国语辞典》:插条(插条)  拼音:chā tiáo
将植物的枝条斜切,插入水中或土壤中,使其生根成长的繁殖方式,称为「插条」。也称为「插枝」。
《漢語大詞典》:黄条(黄條)
(1).长有新叶的枝条。新叶多呈鹅黄色,故称。 三国 魏 繁钦 《赠梅公明》诗:“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
(2).条状黄烟丝。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查旱烟、水烟、皮丝、净丝、黄条、青条。各种岁销数十万箱,亦可谓巨矣!”
《高级汉语词典》:隔条  拼音:gé tiáo
使两块镶板或几块玻璃连接或排成一行的构件或非构件
《漢語大詞典》:革条(革條)
即革带。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健啖》:“某不幸抱飢疾,小官俸薄,终岁未尝得一饱,未免以革带束之腹间。昨蒙宴赐,不觉果然,革条为之迸絶,故有声耳。”参见“ 革带 ”。
分類:革带
《漢語大詞典》:革带(革帶)
皮做的束衣带。礼记·玉藻:“肩革带,博二寸。” 郑玄 注:“凡佩繫於革带。”晋书·舆服志:“革带,古之鞶带也,谓之鞶革,文武众官牧守丞令下及騶寺皆服之。共有囊綬,则以缀於革带。”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京师穷市上,有古铁条,垂三尺许,阔二寸有奇。形若革带之半,中虚而外锈澁。”参见“ 鞶带 ”。
分類:革带衣带
《漢語大詞典》:瓜条(瓜條)
把冬瓜瓜肉切成条状,用糖腌制而成的食品。
《骈字类编》:丹条(丹条)
宋 钱惟演 禁中庭树 紫闼分阴地,丹条擢秀时。
《漢語大詞典》:鸣凤条(鳴鳳條)
指梧桐。相传凤凰非梧桐不栖。《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假翼鸣凤条,濯足升龙渊。” 吕向 注:“凤鸣於梧,龙升於渊。然龙、凤皆喻东宫也。”
《漢語大詞典》:梨条(梨條)
用梨子所做的条状果脯。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又有托小盘卖乾菓子,乃旋炒银杏……梨条、梨乾、梨肉。”
《骈字类编》:缕条(缕条)
庾信七夕赋见针鼻下。
《漢語大詞典》:柳条箱(柳條箱)
以去皮的柳树枝条编成的箱子。也称柳条包。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你查罢!’那青年立刻从床底下拖出自己的柳条箱来。”
《漢語大詞典》:嵌条
分开圆形线脚或角形线脚的平坦线脚
在两表面之间夹角处的凹曲的狭条材料
边梃与门心板之间的窄条,用以分划门心板
在作装饰用的窗中,通过窗扇间竖框并安装在窗框边框上以固定铅条玻璃的压条
与印刷铅条相似的金属条,通常等于或大于六点
《漢語大詞典》:签条(簽條)
(1).贴在卷轴及书籍封面上的字条。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吾为题《革命军》签条。”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序文我想还是请 建功兄 写一写。签条则请 兼士 。” 巴金 《家》十一:“祖父方才给我的一本线装书,我看了封面上白纸签条的题名《刘芷唐先生教考戒淫浅训》就觉得头痛。”
(2).写有文字、贴在封套正中的纸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我便过去,见已套好了一大叠帖子,签条也粘好了,旁边一本簿子,开列了人名,我便照写了。”
(3).由主管人批注意见的纸片。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六:“他拿起茶几上的一支粗大的红蓝铅笔准备要在签条上写,‘一万五千块钱,可够吧?唵?’”
《漢語大詞典》:假条(假條)
写明给假或请假的理由和期限的纸条子。《人民日报》1982.8.8:“医院给她开了假条,她往口袋里一塞,又上班了。”
《國語辭典》:口条(口條)  拼音:kǒu tiáo
制成食品的猪舌或牛舌。
分類: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