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8,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束身
装束
无拘束
峡束
检束
窘束
束脩
束湿
束素
束笋
钤束
束缊
束高阁
束马
束修
《國語辭典》:束身  拼音:shù shēn
1.裹身。唐。裴铏《昆崙奴》:「请深青绢两匹,为郎君制束身之衣。」《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黄罗抹额,污骖皂罗袍光,袖绣团花,黄金甲束身。」
2.自缚其身,表示顺从、归降。《淮南子。人间》:「然卫君以为吴可以归骇骨也,故束身以受命。」《梁书。卷三一。列传。袁昂》:「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问也。」
3.约束自身,不使踰越。宋。王禹偁 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诸郡守长,于苍黄中侵取官财,用以封植,后皆自败,并伏其辜;惟公束身而归,毫釐无取。」
《國語辭典》:装束(裝束)  拼音:zhuāng shù
1.整理行装。《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再三叹息,仍旧装束好了,主仆取程前行。」
2.穿著打扮。《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面颜也尽标致,只是装束气质,带些武气,却是雄纠纠的。」《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
《高级汉语词典》:无拘束  拼音:wú jū shù
没有顾忌或限制的
分类:无拘束
《骈字类编》:峡束(峡束)
周必大题跋欧阳修谓苏子美喜行狎草书今玉山汪季路所藏颇备此体其间峡束岩排之诗既用杜工部句而又录漫兴惜花二绝其爱杜至矣俱字子美得非相如慕蔺之意乎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诗峡束沧江起岩排石树圆峡陆游将离江陵诗地险多崎岖束 少平旷
《國語辭典》:检束(檢束)  拼音:jiǎn shù
1.检点约束。唐。韩愈感春〉诗四首之二:「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西游记》第二回:「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
2.一种施于军官的惩罚。除作战训练及差勤外,不得外出;其时间为一日以上、三十日以下。
《漢語大詞典》:窘束
约束;拘谨。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诗:“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宋 梅尧臣 《咏宋道中宅棕榈》:“是能去窘束,始得物理亲。” 金 王若虚 《文辨一》:“视他人拘拘窘束,一步武不敢外者,胆智甚薄也。” 明 文徵明 《跋家存赵魏公〈二体千文〉》:“入朝后乃自成家,不区区泥古,而无一毫窘束之意,此帖正少时书也。”
分類:约束拘谨
《國語辭典》:束脩  拼音:shù xiū
1.古人以肉脯十条扎成一束,作为拜见老师最起码的礼物。语出《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今用以称老师的酬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当下开了拜匣,称出束脩银伍钱,做个封筒,封了。」《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至于束脩多寡,并不计较。」也作「束修」。
2.约束修整。《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晋书。卷九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带造于别榻。」也作「束修」。
《漢語大詞典》:束湿
亦作“ 束湿 ”。
1.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汉书·酷吏传·宁成:“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 颜师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 唐 颜真卿 《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公正色谓之曰:‘僕从祖父司刑卿, 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今子孙犹困於 襄陵 ,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 宋 苏轼 《刚说》:“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溼,不復以礼遇士大夫。” 明 宋濂 《薛府君墓志铭》:“ 项氏 性恪严,驭府君如束湿,髮虽颁白,不能免谴訶。”
2.谓严饬。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 杨公 日飞檄,束溼诸将,以为距贼不宜太远。”
3.形容生活的蹙迫困厄。 清 郑燮 《赠潘桐冈》诗:“天公曲意来缚縶,困倒 扬州 如束湿。”
4.指蹙迫困厄之境。 清 王夫之 诗广传·大雅四六:“ 有周 之弓,天下之至调者也, 厉王 蹶而张之,筋蹙漆解,不絶者无几, 宣王 起,以柔道承之,庶几释天下於束溼乎!”
《國語辭典》:束素  拼音:shù sù
一束绢帛。用以形容美人腰肢的苗条。《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漢語大詞典》:束笋(束筍)
(1).成捆的竹笋。多以形容诗文稿卷积累之多。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 崔侯 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深藏篋笥时一发,戢戢已多如束笋。”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 孟词 ﹞尝欲取 宋 章如愚 《山堂考索》、 王伯厚 玉海删益之为书,曰《山海精良》,未成稿如束笋。”
(2).竹笋。形容细尖之物。 宋 晁补之 《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诗:“ 齐 紈如雪 吴 刀裁,小毫束笋縑囊开。” 清 心清 《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天足》:“三寸尖尖如束笋,一钩入握要魂消。”
《國語辭典》:钤束(鈐束)  拼音:qián shù
管束、约束。宋。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二。王俊首岳侯状》:「恐兵乱后不可不弹压,我游奕一军,钤束得整齐,必不到得生事。」《红楼梦》第一三回:「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分類:管束约束
《漢語大詞典》:束缊(束緼)
亦作“束薀”。
(1).捆扎乱麻为火把。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王师五千列阵而出,于时束藴居后,约战酣而燎。” 宋 刘克庄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词:“束緼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2).见“ 束緼请火 ”。
《國語辭典》:束缊请火(束縕請火)  拼音:shù yùn qǐng huǒ
缊,乱麻。束缊请火指将乱麻搓成引火绳,向别人讨火。语出《汉书。卷四五。蒯通传》:「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汝矣。』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后比喻为人排解纷争或求助于人。也作「束蕴请火」。
《漢語大詞典》:束高阁(束高閣)
见“ 束之高阁 ”。
《國語辭典》:束之高阁(束之高閣)  拼音:shù zhī gāo gé
把东西捆起来,放置于高楼上。比喻弃置不用。《晋书。卷七三。庾亮传》:「京兆杜乂、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也作「置之高阁」。
《漢語大詞典》:束马(束馬)
(1).拴住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庆氏 之马善惊,士皆释甲束马而饮酒。” 杜预 注:“束,绊之也。”
(2).驾御马。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 山戎 、 孤竹 ,束马景从伐罪弔民,一匡靖乱。” 北齐 魏收 《后园宴乐》诗:“束马轻 燕 外,猎雉陋 秦 中。” 唐 薛逢 《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龙山城并锡赉两州刺史及部落酋长等》诗:“束马凌苍壁,捫萝上碧岑。”
(3).包裹马足,以防滑跌。形容山路险隘难行。 唐 骆宾王 《畴昔篇》:“ 蜀 路何悠悠, 岷 峰阻且脩……长途看束马,平水见沉牛。”新唐书·高适传:“ 平戎 以西数城,皆穷山之颠,蹊隧险絶,运粮束马之路,坐甲无人之乡。” 宋 陈亮 《酌古论·邓艾》:“使 瞻 能拒束马之险,则 艾 将不战而自沮。” 清 汤右曾 《辰龙关》诗:“束马悬厓险,关门鬱不开。”参见“ 束马悬车 ”。
《國語辭典》:束马悬车(束馬懸車)  拼音:shù mǎ xuán chē
裹缠马脚,绑牢车子,以防走在颠簸路时散落滑倒。形容山路险隘难行。《管子。封襌》:「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晋书。卷三四。羊祜传》:「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國語辭典》:束修  拼音:shù xiū
1.老师的酬金。参见「束脩」条。《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东家包我个月,有几两银子束修。」《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访请一位名师,每年束修一百二十两,自此济川就在家里读书。」
2.约束修整。《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且大将军之事,岂得圭璧其行,束修其心而已哉?」也作「束脩」。
《國語辭典》:束脩  拼音:shù xiū
1.古人以肉脯十条扎成一束,作为拜见老师最起码的礼物。语出《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今用以称老师的酬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当下开了拜匣,称出束脩银伍钱,做个封筒,封了。」《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至于束脩多寡,并不计较。」也作「束修」。
2.约束修整。《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晋书。卷九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带造于别榻。」也作「束修」。